曾几何时,村支部书记成了基层中婚丧嫁娶红白事务的总管,也就是乡亲们所说的“大办”,即当家人。谁家过事,东家提前把物资采购完毕,过事当天,自己当甩手掌柜,不再操心千丝万缕的细节问题了,几乎是坐等“劳动果实”了。

农村的红白事中,红白理事会这个组织往往是村两委牵头,由村支部书记或主管副职挂帅作为总管,然后,由两个副总管组成。接下来的架构组织有库房(负责接收礼金登记造册、发放过事的物资,等事务的人员),其他分工更加明确到位,比如招待人员有负责人,具体到男女招待人员,其实农村这个“大办”真的不好当,一个村支部书记一个月1000多元,每月开会,需要私车公用费用,还要放大你的社交圈的应酬费用,而且是不放大也不行,村里乡里乡亲的,你要地毯式的挨门去为过事人员捧场帮忙,作为普通群众,你的社交圈有本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就足够了,但村干部不行,你需要人人团结,家家和谐,村里每逢过红白事儿,特别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礼尚往来的文化传承所影响,其他群众会坐在家里翻出自己的账本,仔细查阅曾经给自己礼尚往来的人员以及数额,然后,作为依据回敬对方。但村干部却不能这样做,没当村干部之前,可以搞你来我往式的礼尚往来,当了,人家虽然没来过你家,但他家有红白事了,你还必须得给他个面子,当村干部家里有红白事的时候,人家回不回礼是人家的事儿。但是,你的礼数,作为村干部是不能缺少的。

但是,作为基层党政“一把手”的村支部书记,就更不一样了,你需要大海一样的胸怀和蓝天一样的气度,不看账本,哪怕是苦笑,也要和村里群众打成一片,团结一致,搞好关系,含笑面对一切。因为村里的有钱人一抓一大把,再大再小的村里,村支部书记就一个,其他干部也没几个,每逢红白事,群众会在第一时间看村支部书记来了没有?其他干部来了没有?来了就是给面子了,不来,等于不给面子,以后在工作中就会给村干部使绊子,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使村支部书记和其他干部成为村里红白事的常客和坚守者。
其实,村里的红白事,不是简简单单的结婚、埋人。它包含男孩子结婚、女孩子出嫁、亡故人员过三年、房子打顶、小孩满月、乔迁、开业、甚至二婚的也屡见不鲜等,可能有人会说,不是结婚埋人的事村干部不去不就行了?但是,涉及到这样的事情就会有集体聚餐,集体聚餐就会存在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等风险问题,你不去管不行,去了怎么可以空着手去呢,偶尔遇到一场村支部书记不用去的事宜,主家还会亲自打电话邀请你,让你不去也不行,即使真的去不了,红包还是少不了的。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正亲民干事的村干部,都会被无情的岁月和现实摧残得身心疲惫,苦不堪言,生活难以为继。

一个村庄,多的有几万口人,小村也有几百口人,数千人口的中等村比比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算一算,村干部每年需要随的礼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还有周边村应酬,上级部门回避不了的应酬,自己本人七大姑八大姨圈、朋友圈,这些常年的应酬名目繁多,压力巨大,苦不堪言。因为每年的礼金都是一笔不菲的数字,特别是每年的农历11、12月,这两个月是红白事的频发期,对于村干部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普通的村民外出务工,每个月赚六七千元的大有人在,但是他们都天天喊着钱不够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村干部每月领1000多元的工资,天长日久就会负债累累,对于村支部书记来说,开支就会更大,部分村支部书记会被逼得借债高利贷,应付生活和工作中的开支。

但是,村干部以上这些付出的艰辛还不算,更让人委屈和气愤的是,遇到好人了还可以理解村干部的无奈无助与不易,遇到那些尖酸刻薄、多吃多占无理取闹的人,还会到处胡说,村干部的红白事应酬费用会报销的,干部自己不会贴钱。他们永远不知道有一多半以上的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仅有的经费不够卫生费、电费、办公耗材等这些刚性开支。作为村干部,遇到这种人,又不能与其辩解和争吵,只有苦笑一声罢了。真正遇到谁家过红白事了,村干部还要一马当先冲在前面,要对流动餐厅的掌厨人员进行登记,要对食材安全进行采样留存,一旦发生集体聚餐中毒事件,那可不是小事情,轻者问责,重者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还有疫情防控期间,群众过红白事,上级政府是有严格规定的,很多地方都要求红事缓办,白事简办,遇到白事,相对来说比较好管控些,遇到红事时也是村干部最操心的时刻,上级部门严令,不得超过50人扎堆聚餐,村里干部组织少摆桌子,轮番多待,用防止人员扎堆的方式将红事简单过完。这些年,村里每逢过红白事,村干部都是提心吊胆,一怕聚餐食物中毒,二怕疫情病毒传播,每次战战兢兢地,圆圆满满地过完事儿,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

在基层,人情对于干部来说至关重要,要群众信任你,支持你,抬举你,选举你,你才能顺利通过层层的民主选举上位,一旦选举成功,才能够给你创造一个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平台和机会。所以面子很重要,在群众们眼里,你能有足够的面子,首先,你得给足群众们足够的面子,怎么给面子?除了平时办事公平和廉洁奉公之外,就是谁家有了红白喜事时随个礼,就有了人情,也就有了面子。其实,这个面子可是实打实地靠票子贴起来的啊!
当前,村干部干着繁琐的工作,领着微薄的工资,顶着难以被理解,常常被冷落的压力,还要冒着被上级领导追责问责的风险,也不知道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这个基层岗位上,面对红白诸事的“轮番轰炸”还能够坚持多久?
(作者:韦甫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