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话“虎”
文/魏子昌
相传在远古时代,十二生肖中没有老虎的席位,只有狮子。由于狮子的性情刚烈,脾气凶残,把名声搞坏了,主管赐封属相的玉皇大帝想把狮子除名,但又为补充一个能够掌管山林的动物伤透了脑筋。“依我看呐,把殿前的虎卫士封个属相如何?”太上老君的提议得到了众仙班附和,从此雄霸山林、勇猛无敌的老虎就成了十二生肖之一。

人们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领域性很强的动物,典型的山头主义者。独居领地,享受着领地里的全部食物,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匆匆相聚,一番亲昵后马上分开。当它巡视领地时,会翘起尾巴,将带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洒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以此圈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占山为王,大权独揽,小权也不旁落。任何对手若有越界行径,就会遭到攻击。可谓一山不容二虎也。
很显然,老虎形象威猛,色彩斑斓,额头正中还有玉帝御刺的三横一竖“王”字图案,,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且具很强的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长期以来,人类自觉形成了对“虎文化”的崇拜和英雄情结,而且派生出与“老虎”有关联的成语、典故、寓言和谚语,如“虎狼之师”、“虎虎生威”、“卧虎藏龙”、“如虎添翼”,也有“为虎作伥”、“养虎自啮”、“饿虎扑羊”、“狐假虎威”等等。在古代,老虎不仅会吃牲畜,还会吃人,老百姓畏之恨之,那些能捉虎打虎的人,会受到人们敬畏和追捧,像卞庄刺虎、周处射虎、武松打虎,就是非常有名的例子。

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当真。可谁又敢在老虎嘴上拔毛呢?其实不然。虎年到了,沾沾虎气,驱邪避灾,加上好奇心使然,老虎的胡子还真有人买卖。网传某市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专门捡起老虎掉的胡子,明码标价出售,有人拿出几根长短粗细不一的虎须,说又粗又长的,约15公分,100元一根,稍短些的50元,最细的30元。虎须都这么值钱,虎皮、虎骨、虎鞭更是珍奇名贵,由于高额利润的诱惑,让许多不法分子挺而走险,利欲熏心,肆意掠杀老虎,但老虎(不论种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容猎杀!
最早将老虎与官员行政联系起来的是孔子。史载,孔子游学,路过泰山时,突然看到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的样子,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让子路前去问个究竟:“你这样哭,好像是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妇人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后来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颇感疑惑:“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仰天长叹:“苛政猛于虎也!”近年来,将老虎直接等同于“贪官”,大的称“大老虎”,小的称“小老虎”,再小的就是“苍蝇”了。目前,打虎、拍蝇、猎狐、布网,已成雷霆之势。

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很多珍稀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但是,越是关心越乱象横生。因为人们迫切地关注,迫切地希望能够发现并保护那些珍稀的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也闹出了很多荒唐的事情,还记得当年的“华南虎”周正龙案吗?它就是其中非常引人关注的典型事件之一。不过,华南虎在野外是不是还存在,会不会彻底灭绝,这有待于深入地觅踪追迹,但当今世界上的“假老虎”、“纸老虎”一定存在,我们必须擦亮眼睛,辨别真假,一旦发现就必须奋起而诛之。

【作者简介】魏子昌,网名鄡阳愚夫,江西都昌人,在武汉工作。喜欢旅游、摄影,爱好诗词、书法。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武汉诗词楹联学会和中国水利文学艺术体育协会等会员。出版《鄡阳愚夫诗词选》和《清心闲韵》两部诗集。并担任《北方诗词文苑》顾问,《长江诗苑》主审,《国风雅苑》编委,湖北省水利文协资深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