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意义
唐建武(甘肃)

下雪了,孩子们都在院子里玩,堆雪人,打雪仗,连那平时爱宅在家的也出来了,玩得不亦乐乎。自然界总有一神奇吸引人们去探寻,去行走。就说这雪,尤其神奇,小下叫地油子,古人叫它霰。大下叫雪,至大者叫鹅毛大雪。它的本质就是无色无嗅的水,只有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有三态,常态为水,加热叫温水,到了100℃叫开水或热水,古人叫汤,而"面汤"非煮了面条之"汤",而是洗脸用的热水罢了。遇骤冷天气,呈小球下下,谓之冰雹,大者如鸡卵大小,破坏庄稼及瓜田尤烈。至冬春下雪,落在窗玻璃,薄薄一层,人们始看到各种神奇的六角花,大自然之妙,在水这一节已显非凡之功。而又有"下雪不冷消雪冷"之谚,于是乎,孩子们出来了,去到院子里玩雪,去到古象森林公园里溜溜滑滑儿,被有心人李先生摄了下来,发到抖音里,不胫而走,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同学说,你们合水还有个森林公园,还美得很,哪一天我游来呀!我说,来么,这会儿就来吧。在雪花飞满天之时,吃个银座火锅,杠杠的!

在雪花的飞舞里,我不觉已从南头走到北头,百味心饺,韭菜鸡蛋馅的,能吃出自然的气息、通透的心怀、幸福的感觉。去旺和拿书,是新来的快递。这许多年,我一直在书中行走,过生活,遂忘记人间烟火、春秋四季,亦得许多欢欣与悲酸,真如大德之言,人之生竟是悲欣交集,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慰之。读来读去,唯雪芹可与吾心通,人生一场大梦,可度几番秋凉,唯珍之前而忘之往可也。
某年冬,携一子出外游历,去成都及周边,看动物园、园外大寺、宽窄巷子、熊猫基地、金沙博物馆、省博、蜀锦博、浣花溪、子美草堂、都江堰、青城山、川大,和三位工作在成都的学生晤面、食火锅,在学府影城看美剧,夜宿川大。雪下淹留,雪住回家,不亦快哉!
某年国庆,携二子坐汽车、坐火车去包头,逛大街、城中草原、北方兵器城,到马场骑马,品烧麦,食蒙餐,不亦快哉!
某年夏,携二子去兰州,两登白塔,两进书店,沉浸其中,天竟黑,食牛肉面,不亦快哉!
多次教育年会,都和二子或一子去,游历观景,多有识见,像泰安、新泰、曲阜、青岛、中山、洛阳、厦门、漳州、昆明等,登泰山,观"三孔",观翠亨村,观龙门石窟和白园,去厦大,观石林及溶洞,不亦快哉!

更有一个人出行,去宜昌看三峡大坝,到武汉登珞珈山,去重庆看三峡博物馆,去兰州看省博,去上海看上博,去库车及阿克苏品新疆美食、睹民族风情,不亦快哉!
其间所去不能计数,其间所经亦不可计数。书中游,天下游,写中复游,块垒既消,始悟伟人之语:丈夫何事足索怀,要将世界看稊米。这大抵是行走之意义吧。

唐建武,七零后,甘肃合水人,中学语文教师。喜好读书,业余写点文字,记录情感,记录生命历程。曾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作品。《孤寂怡人》是第一本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