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
文/王宏斌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新年临近,大家忙着赶集,置卖过年的所需。如菜、调料,招待亲人的烟茶等东西。
腊月二十三左右,人们忙于大扫家庭卫生,除旧貌,换新颜,改善环境卫生,让年过的更加新颖。
闲暇之余人们三五成堆。交流各自所知的闲情趣事。 还有打牌、下棋、掀花花之类的娱乐活动。
宰猪宰羊,已是缺吃少穿时期的回忆,过去只有春节才见到肉味,在当今的生活中已不再稀奇。
墨香春联,人人爱,古老文化,永不忘。 人增寿,春满园,还有中华大团圆,贴门联,添喜庆,健康顺意奔新年。
爱美的女人,结伴同行,进出于美容店,把自已打扮的漂漂亮亮,如花似玉。
年是收入的聚集消费,美味佳肴的精美呈现。是斟满酒的碰撞……
碎娃们在一起疯跑,你追我赶,嘻嘻嘻哈哈,快乐无边。
小时候,过了腊月二十四五,母亲白天忙着蒸馍、炖肉。晚上赶着给我们准备新衣,忙忙碌碌不得清闲。
现在吃穿住行,样样不愁,广场舞,出门旅游蔚然成风。
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亲心切,急盼回家与家人团圆。乡邻见面时敬一支香烟,一声问候,拉近了彼此间感情的距离,浓了乡谊。
大龄青年的婚配,成了父母亲的心病,春节也成了父母为儿女婚事忙碌的最佳时段。
进庙堂, 烧香拜佛,祈福平安,祭拜祖先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敬天敬地拜菩萨,不如回家孝父母。父母为我们操劳一生,清贫度日,新年临近,盼望打工在外的儿女回家团聚。
耳顺之年的我认为最浓的年味没过于孝敬辛苦一生的父母,陪伴在老人膝下,陪他们说说话,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和好心情,让二老双亲安度晚年,这是为人子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年是生活的新起点,是对 美好生活的期盼。父母的笑容,是最美的年味。
2022年元月25日

作者简介
王宏斌,网名光明,高中文化,喜爱读书,热爱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