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青岛子衿诗社带领大家一起赏析《诗经·秦风蒹葭》。

《诗经·秦风蒹葭》原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解】①蒹葭:jiānjiā,水边的芦苇等植物;②伊人:那个人(恋人);③溯洄: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④晞:xī,干;⑤湄:mi,水边;⑥跻:jī,升高,向高处登;⑦坻:ch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⑧涘:s ,水边;⑨右:引申为曲折;⑩沚:zhǐ ,水中的小洲。
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伊人究竟是什么人,没有具体所指,飘忽不定,似近而远;再加上宛字的妙用,使诗词的意境显得空灵朦胧,引人遐想。

请各位思考几个问题?
阅读练习一: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012年安顺市中考语文试题)
答案参考:
1、 这首诗词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3、 全诗词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练习二
1、这首诗词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词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词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案参考:
1、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阅读练习三: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
2、本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词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答: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3、诗词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
答:“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