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上善若水是基层党员干部应具备的修养。
作者/张友
上善若水,这句成语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阐述和歌颂水的性格, 但我们今天悟出他深刻的寓意是做人立世之道所应具备的品格修养和道德操守。那么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如何达到“上善若水”这样的风格和至高的境界呢?我认为, 首先应该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基层党员干部直接接触群众, 面对群众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 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信赖。

水无常形,能屈能伸, 百折不挠。水装到什么容器里就变成了什么容器的形状。尽管千变万化, 水仍然不改本质和初衷! 我们常说, 党员干部是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就是说, 党员干部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和召唤, 无论安排在哪个“容器”里, 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任什么职务,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都应该无条件地接受和执行, 并能适应环境。
水能上能下, 上化为云, 下化为雨, 高入云端, 低入大海。所以, 基层党员干部就应做颗锣丝钉, 牢牢地钉在党安排的工作岗位上。
在基层工作, 有时会受到群众的误解和打击, 会受到委屈。 但要坚定信念, 理解包容, 心胸豁达, 任劳任怨。
冰生于水, 却比水坚硬百倍, 基层党员干部, 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磨炼出自己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坚定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打造战胜逆境的坚毅筋骨。锻炼自己“滴水石穿”的韧力。无论何时何地, 对党的忠心不变, 做人民公仆的宗旨不变, 党员的本色不变。

其次, “水利万物而不争”。 基层党员干部的“上善若水”就是“利百姓“、“利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为公, 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而不是为自己争利或组成小圈子, 为少数人谋私利。“无欲则刚”, 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 无怨无悔。遵守党纪国法, 反腐倡廉。积极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转变党风和机关工作作风, 宣传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方针和政策。“言善信”、“政善治”, 做到善政、德政、勤政。
再次, “守柔”、“居弱”, 做事要像水一样透明, 言语像水一样真诚。困难冲在前, 重担肩上挑。善于团结广大人民群众, 带领自己的团队, 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把党的温暖传递给广大的人民群众,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让人民群众爱党, 不忘党恩, 拥护党的领导, 团结一心奔小康社会, 守法享太平盛世, 这就是基层党员干部的“上善”。也是应该具备的行为准则和应该达到思想修养的境界。



作者简介:
张友(曾用名:菅弘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人,原县司法局干部、律师。1993年赴日本发展,在日本多家中文媒体共发表各种体裁文学作品193篇。2018年2月转向国内网络和纸刊投稿。现已在44家平台媒体发表文学作品388篇。作品入书或发表在纸刊、报纸41次,在18家平台媒体和市、县作协征文、比投中获大小奖21次。并获多种荣誉称号。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佳木斯作协、桦南县作协会员,桦南县诗协会员。分别是16个平台的签约作家或诗人。

主播及音频合成:
晚风,退休教师。喜爱诵读,喜马拉雅优质主播,滨州头条金牌主播,鸿雁文学等多个平台的金牌主播,以声音交朋友,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