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文/加贝
二十八把面发是年俗的精确概括,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发上很多的面,用来做各种的馒头。这一天发的面越多,来年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那时候发面还没有酵母粉,所以要提前一晚上把发面糊和好,我们南阳话是发面渣头用温水泡一泡搀上面粉,面糊发了再和面。什么是面渣头呢?每次蒸馒头都留一块面儿,这块儿面,放到面箱里,干了以后叫渣头。面活好以后用棉被捂在灶台上,等到第二天蒸馒头的时候就可以用。

每到这一天,父亲都会很忙碌,因为母亲不太会做这些家务。常常是看到父亲围着围裙,在案板上和面,带着母亲做的兩個袖头。中途会抽上一支烟,喝上茶,喝一些茶叶水,然后继续忙活。母亲做的袖头和围裙,是父亲感到骄傲的。虽然他整天忙忙碌碌,做饭,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父亲,衣服弄得邋里邋遢的情况,也是得益于这两件宝贝。

父亲蒸的馒头也是母亲和我们感到骄傲的。面揉的光光的,做些花卷花馍,豆包之类的。蒸出来,又白又虚个个漂亮。厂院里人们也都会在这一天,发面蒸馍。所以接近傍晚馒头的香味儿又是飘溢院子里,蒸汽漂浮在空中,宛如仙境。孩子们大口大口的吃着白馍,幸福便溢上了脸,因为平时我们只吃一些杂粮白面混做的馒头。过年,才每天都有白馍馍吃,那叫一个得劲儿。

如今的孩子,赶上了最幸福的生活。天南地北的饭食,都可以在一个城市里吃到。馒头就更不必说了,喜欢什么直接买就行了。但是二十八把面发蒸馍馍这蕴含了蒸蒸日上,美好生活的民俗,我觉得还是需要让孩子们去传承下去的,身体力行的给他们示范,让他们学会亲手做一做。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更要把这承载美好愿望的民俗传承下去,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也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
審核/大玉兒
复审/沈新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