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5日,来宾市召开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获悉,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2021年来宾市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缺煤、缺电、限产、压减能耗等多种考验,紧盯目标精准施策,坚持打好“七场硬仗”,奋力巩固经济向好发展成果,国民经济持续加快恢复发展,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来宾全市生产总值83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5.61亿元,比上年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38.85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98.42亿元,增长15.2%。
2021年,在低基数效应及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的推动下,来宾市经济高位开局,全年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5%,超年度总体经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高于全区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排全区第2位,再创近十年来最好排位,自2020年后继续保持在全区第一方阵,增速排位与前三季度持平,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进2位和1位。
主要宏观指标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2%,排全区第1位,高于预期目标3.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排全区第6位,高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排全区第6位,高于预期目标0.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20.4%,排全区第2位,高于预期目标12.4个百分点。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3%。工业较快增长,电力行业、冶炼业等传统产业支撑有力,碳酸钙、木材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特色产业增势强劲,特别是木材加工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1.2%,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服务业贡献突出,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重点行业较快增长,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2%,领跑全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8.4%,接近70%,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
全年全市“四上”企业达820家,突破800家,其中全年新增“四上”企业180家,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1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新业态新产业较快发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实现零的突破,成倍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据了解,财政对民生支持较大,全年全市民生支出184.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8.8%。就业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4%,控制在4.1%目标以内。基本消费品产销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4.0%,饮料类零售额增长9.3%,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2%。民生投入继续加大,卫生、居民服务业、教育投资分别增长98.4%、59.3%、13.2%。
总的来看,2021年来宾市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趋快、好于预期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持续加快恢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梁波 平茹雨)
内容来源于消费聚焦
消费聚焦——消费日报社经济聚焦办公室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