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二十六去割肉
文/加贝
诵/初心
腊月二十六,是老百姓到集市上割肉的传统习俗,是为过年做准备的最热闹,最繁忙的一天。

小时候家家户户人口都比较多,每年到这天,大人们总会带着孩子去赶集,那集市人多也热闹,摩肩接踵,挤拥不动。每年的这一天,母亲父亲总会在集市上买一个大大的猪头,一大块五花肉,一个猪后腿,还会买一个完整的牛胃,俗称牛肚,这样才算采购齐。
也就是在这一天,家里会炖上一大锅猪肉烩菜炖粉条,美美的吃一顿,一人一碗,拿着馒头,孩子们吃的口鼻喷香,满嘴油渍,父亲高兴,偶尔会喝一杯酒,也会让我们每个人尝一尝。父亲说吃香的喝辣的,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大锅菜里会放一些辣椒,吃起来辣酥酥的还可以接受,但小时候对酒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味道辣,还熏眼……但是为了证明自己勇敢,也会小小的呡一口,然后猛吞几口菜,吃上几块肉,那叫一个幸福,不像现在,满桌子的肉菜好酒,却再找不到小时候吃块肉,呡一小口酒,那种香美幸福和自豪了。
下午的时候,姊妹们跟着父母亲一起收拾这些肉和毛肚。厂院里食堂的张叔叔总是这一天回来帮忙。因为他剔猪后腿很有经验,就那么三下两下的,骨头和肉很轻易的就分开了,这让我们啧啧称奇,佩服的五体投地。拿上学时读过的文章来形容,这种手艺,和庖丁解牛没啥区别了,简直是太厉害了。

五花肉会直接切成方块儿,猪后腿切下来的碎肉,父亲会再切一切,准备做酥肉用。但是那个牛肚是很难收拾的,因为它上面会附着一层薄薄的黑膜,这个时候,父亲总是会弄一锅热水。把牛肚放进去,轻轻烫一下,赶快拿出来,因为牛肚烫久的话,他那层黑膜反倒搓不掉了;大家一块儿去搓,用小手揭,人多力量大,牛肚也会很快收拾的干干净净。现在想想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现在的孩子,在火锅店里可能会吃一些毛肚。但是这个收拾的过程,大概见都没见过吧。

如今国富民强,让我们现在的孩子有了优渥的生活,这是再幸福不过的。这让我常常心怀感恩,在朋友圈里发上感谢国泰民安,让我们有了如今幸福的生活,衣食无忧,天天像过年。也希望腊月二十六去割肉这个古老的习俗,让我们的孩子带着感恩,带着幸福,带着对传统的崇敬传承下去。
审核/林枫
复审/沈新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