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的糟肉
作者/孙爱芳
腊八一到就是年了,各种年菜也要开始准备啦。自小兰州长大的我,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就会想起妈妈做糟肉的情景。这是我们一家非常喜欢吃的美味佳肴啊。
兰州糟肉是一道汉族传统名菜,肥而不腻。精肉艳红如火,透着喜庆,夹一片吃到嘴里,越嚼越香,越嚼越鲜美,引人开胃,增加食欲。咱兰州人过年都喜欢做糟肉,因为糟肉软糯鲜香,酱汁浓郁,可以说是家家户户过年不可或缺的美食。它代表着老兰州的年,兰州人过年别的可以不讲究,但若没有一碗糟肉,这个年就感觉没过好。
所以,每到春节,不管是老兰州人,还是移民来的新兰州人,糟肉已成为大家对于年的情怀。不管是身在兰州的人,还是世界各地的兰州游子,糟肉就是大家对年的共同记忆。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过年我们家能够吃上一碗糟肉那是非常奢侈的事。妈妈为了让我们兄弟姐妹吃上一次盼望已久的糟肉,平日里节衣缩食,到年前很舍得地买上一小条五花肉,做成糟肉让我们解解馋。如何将这巴掌大的猪肉多做几碗呢,妈妈要反来复去比划半天。
她先将猪肉的皮在烧败的柴火上烤,烤到焦黄后,放在温水里洗刷干净,在大锅里放一定的佐料煮到八成熟的时候捞出来,肉冷却到不烫手了,切成2到3毫米左右的薄片。将提前备好的豆腐了、土豆了也切成猪肉形状的薄片备用。再把加好盐、花椒粉和白糖的红豆腐乳汁和以上食材搅拌均匀,再一片肉片,一片豆腐片,一片土豆片,整齐归一地码在碗中。全部码好以后,每个碗中加半个八角、一个红干辣椒、再放上一片生姜、两节葱段和两节蒜苗段,放到蒸锅中开蒸一小时左右。妈妈制作出的这一碗一碗肉少,土豆、豆腐多的糟肉,在我们看来,也是人间美味了。
当一碗碗糟肉摆放在祭祀先人的供桌上时,惹得烧香点蜡的人口水直流。当一碗碗糟肉摆放在炕桌上,我们姊妹狼吞虎咽、连抢带夺,觉得还没有吃够,没有细品味道,怎么就碗底朝天了,最后就连碗中剩余的汤汁都舔的干干净净。那佳肴美味儿至今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后来等我长大成人了,每到年头节下,也学着妈妈教我制作糟肉的方法,亲手做几碗色香味俱全的糟肉,供家人或馈赠亲朋好友品尝。唯一不同的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是纯五花肉,不再参合土豆和豆腐了。使用的调味品比那时候的品种更齐全, 可是,总感觉做不出,也吃不出妈妈当年做的糟肉味儿。
我想,这可能不是我手艺不行,是思念妈妈的情结吧。更是怀念妈妈做的糟肉,伴随着我度过了童年饥肠辘辘的快乐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