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西双版纳过年
银川 邢学智
2019年元月,女儿电话说,今年要换个方式旅游过年,不能蒙在家里整天吃喝,出去转转。我们也就接受女儿的邀请,到云南西双版纳过年。
女婿事先预定了公寓,位于万达国际度假区。女儿一家三代4人从北京出发,我们在银川乘机,一下飞机就感觉热气扑人。房东在机场接我们到房间,两家汇齐到公寓已是凌晨,算是家庭成员全部到齐。在西双版纳的7天,其实也是旅游了7天,过了一个旅游年。

西双版纳的历史地理与文化西双版纳傣(dai)族自治州,主体民族是傣族。傣泰是个民族概念,泰国、老挝及东南亚的泰族和我国的傣族都属于傣泰民族,在我国称为傣族,语言、文字与泰国、老挝大体相同,可以看到不少地方还标有傣文。傣泰民族发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后逐步南迁,多数到了中南半岛。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西双”是十二,版纳是一千亩地,是说该地是十二个土司版纳。在西双版纳历史上曾有过傣王,这是世袭的地方政权,类似蒙古王爷,始于元朝,受朝廷封分,傣族王爷贵族一般都姓“刀”。西双版纳以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来此游玩,不少人冬季来此定居,推动房价与昆明比肩。特有的节日“泼水节”于每年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西双版纳位于北纬22度,北回归线以南,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

勐泐大佛寺与告庄景区
元月31日下午,女婿租的七座车来送车,女婿、女儿用手机导航,开车拉着我们一行开始了西双版纳的旅游。我们穿过了澜沧江大桥,看到江面宽阔,江水很清,水量很大。城南主干道勐泐(le)大道顶端的南联山上的勐泐大佛寺,老远就看到山上金光耀眼的大佛,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在西双版纳,很多地名都有个“勐”字,这是傣语平坝的意思,用作地名。傣族人信奉南传佛教,是从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盛行于东南亚的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的佛教派系,不同于国内汉地的汉传佛教和藏蒙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风格也不一样,寺庙屋顶坡度很大,悬山式样,崇拜物龙、象和孔雀,用于装饰,佛塔一般为尖顶的圆锥式,底部很大,象一个倒扣的钟,颜色金黄,常覆以金箔。大佛寺是傣王朝的皇家总寺院,是东南亚最大的南传佛教寺院,也是西双版纳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代,2007年重建,来朝拜和游览的人很多,香火旺盛。我们拾级而上,登到了大佛脚下,仰望金碧辉煌的大佛,蔚为壮观,满山青翠,空气清新,我们为傣族人民的虔诚所感动,为大佛寺的建造艺术而惊叹。

我们来到告庄西双景景区,已经天黑,告庄是西双版纳的门户,也是近几年建设的最繁华的街区,地处澜沧江边,有许多东南亚风格的高大建筑,灯火辉煌,就像是来到了东南亚。告庄西双景为傣语“九塔十二寨”,可以看出西双版纳是要利用大金三湄公河流域的傣泰文化,建设面向东南亚的开放城市。来到告庄西双景首先看到高大雄伟的大佛寺,是一个高塔,塔上四面都有露天的大佛,周围还有多座佛塔,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神秘,寺庙中传来阵阵诵经之声。塔下不远处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灯光夜市,如同白昼,称为“湄公河六国风情夜市,”有大量的商贩、小吃摊在贩卖货物和食物,也有演出。夜市上人山人海,我们也看到有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的商贩和货物。澜沧江边有一条岔河,河里有很多卖东西的船,号称“湄公河六国水上夜市”,环顾四周,佛塔林立,人群熙熙攘攘,江水汹涌流动,高楼大厦灯火灿烂,倒映在江水中,真是一幅美丽的东南亚风格的灯火夜景,让人流连忘返。

野象谷和曼听公园
2月1日。我们来到了野象谷游览。西双版纳的特色动物是大象,野象谷是观赏野象的景区,公园内有河流、水塘,人们都是到此找大象。我们坐缆车来到了景区内,山势陡峭,原始森林在缆车下掠过,我们在观象通道上看到了成群出没的野象家族群,在小河里戏水,特别是小象可爱,总是依偎在象妈妈身旁。我们又来到了大象学校,观看大象表演,大象看起来高大笨拙,其实也很灵活,特别是象鼻,就像是人的手一样灵活。外孙”小亢同学“也和很多人一起去喂大象,大象还给人行礼。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曼听公园,也是过去傣王的御花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被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灵魂,因而得名”魂园“。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此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使得曼听公园中外闻名。在公园的入口处,建有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的全身铜像,铜像左边是泰王国公主种下的两株象征中泰友谊的菩提树。园内到处藤攀葛绕、奇花异木、繁花似锦、争奇斗艳,还有王宫、佛寺、傣式建筑、廊桥等等傣式建筑琳琅满目。

中科院热带植物园
2月2日,我们驱车来到了中科院热带植物园,位于勐腊县勐仑镇,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风景名胜区。有各种植物12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还保存有原始热带雨林。植物园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是万种园,从世界各地引进4000种左右的热带植物,东区是绿石林和热带雨林区。来热带植物园旅游的人很多,面积很大,仔细看可能得几天,我们只能走马观花的浏览,有正在开花的大树,鲜艳的花红似火焰,叫火焰树。我们来到榕树园、奇花异卉园、棕榈园、热带百果园、水生植物园、兰花园等专业园,见到了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奇花异木,上面都有铭牌介绍。特别是棕榈园,在一个湖泊旁,风景倒映在湖里,风景特别美,这是热带植物园的风景名片。

我们特别到百果园游览,见到了菠萝蜜、榴莲、杨桃、芒果、山竹、木瓜、莲雾等等许多热带果树。我们又乘电瓶车来到了东区绿石林和热带雨林区,绿石林人称上有森林,下有石林。有许多参天大树,叫望天树;瀑布树根攀附在岩石上象瀑布一般;奇特的大板根,根宽几米;绞杀榕,很多藤条象蛇一样绞在大榕树上,称为植物的绞杀现象;一箭封喉树,最毒的树等,树名多的目不暇接。我们沿途观赏石林和雨林,真是让人开了眼,忘记了腿疼腰疼。

边境口岸打洛和傣族村寨
2月3日,我们又驱车130公里,来到了勐海县打洛镇,沿途山上到处是成片的香蕉树和茶树,香蕉已经有指头粗细,看农民正在收拾稻田准备插秧,勐海县是有名的普洱茶乡,沿路有很多茶厂。打洛口岸是云南二类公路口岸,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勐拉县相通,当年远征军入缅作战由此进入缅甸,打洛从此出名。镇上买玉石、翡翠的特多,我们在此买了玛瑙手把件和琥珀挂件,价格都不贵,赌石很多,但我们都不懂。联系旅行社每人办了一个出关游览证,可以在两国边境中间地带游览。
我们在边界218界桩和分界线处及同源桥照相,看到了缅甸的佛教寺院金塔和边境哨所,边境上做买卖的缅甸人都说的汉语。边境对面的掸邦,过去曾是中国领土,这些地方都保留着中国的文化习俗。清澈的打洛江从村寨西侧流过,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国境线,江的对岸就是缅甸,勐景来傣族村寨坐落于此,寨中立有225界碑,村里有一座佛寺,村口的塔林、神树、神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人称为中缅第一寨。我们在村里游览用餐,卖的香蕉特别便宜,8元钱可买十几斤,土法轧制的甘蔗红糖、芒果干都很便宜。

2月4日,年三十,我们又来到了西双版纳傣族园,这里是西双版纳出名的傣族游览区,这里很多地名都带有一个“曼”字,曼是傣语“村寨”。景区内有保存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傣族园是西双版纳之魂,这里幢幢精巧别致的傣家竹楼和佛寺古塔掩映在绿树丛中,透着一种自然、纯朴、宁静,竹楼周围栽种着香蕉、芒果、荔枝、木奶果、蕃木瓜等热带水果,还有高大挺拔的椰子树、贝叶棕树和亭亭玉立的槟榔树,把傣家竹楼打扮得格外妖娆,展示着傣族人民的民俗生活。
有一座曼春满佛寺,规模很大,金碧辉煌,特别是大殿和金塔,建筑艺术令人称奇,该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传说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修建的第一座佛寺。我们参观傣族民居竹楼,受到热情接待,每家面积都很大,底层敞开,会客、厨房,放杂物、农具,上层住人,很多家都在烤香蕉干和芒果干,便于存贮,看到织锦、手抄贝叶经等非遗项目操作。泼水广场中心有大佛,向大佛泼水称浴佛,在这里天天都有傣族歌舞演出,还有大象表演。

在西双版纳过年
2月4日年三十下午,女儿女婿在饭店里订了外卖的烧菜,有一条大鱼和烧肉,辣味十足,并送来了餐具,大家在公寓里又做了一桌菜,不少还是从家带来的,买了红酒和水饺,算是丰盛的年夜饭,全家在一起干杯祝酒,告别狗年迎接猪年。晚餐后,接着看春节联欢晚会,吃着糖果,听着楼外不断响起的鞭炮声,全家人在一起其乐洋洋,直至深夜,不一乐乎者矣。就是房费很高,年三十这天,房费由每天的600元,翻了两番,成了2400元,据说这是惯例。
2月5日大年初一,告别了西双版纳到了昆明,在昆明又玩了3天,2月8日晚分别回到了银川和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