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 动 场 上
(微小说)
作者:周晓宇
学院选定今天开第二届田径运动会是再好不过了。因为今天是星期天,天晴,太阳又不暴晒,更可喜的是无风,真可谓是气象台给精心预约的好天气。
提起开运动会,我才恍然大悟,难怪近一个多月来,运动场上每天早晨都有这么多人积极锻炼。不管刮风下雨,天晴天阴,在晨曦里或浓雾中总有那么一大群师生跑啊,跳啊,那么卖力,那么认真。尤其是那帮“胡子”大学生们,有的打太极拳,有的跳老年迪斯科,那姿态神韵很是逗人。我虽然早晨起来也跑跑步,活动一下筋骨,但那是出于对“生命在于运动”说教的信仰,是想多活几天,并无要当体育健儿的奢望。然而我却特别喜欢观看体育竞赛,并且非常敬重体育健儿们。这习惯由来已久,原因也不太分明。曾记得我小时候读过一本《斯巴达克斯》的书,此后,心中便渐渐树起了一种形象,把那些体育健儿当作了生命和力量的化身。所以向来我都是一名体育运动会场上的热忱观众。这次更与以往不同,我虽未参加体育项目,但毕竟是在我的母校,参加运动会的都是我的同学我的老师。

上午八点,运动会正式开幕。仪仗队员身着红色运动服,高擎彩旗,踏着进行曲的节奏从大会主席台前经过。主席上台,院领导和各方来宾热烈鼓掌。广播里传出解说员热情洋溢的解说词。当各运动队员身着不同的运动服从主席台前经过时,解说员播出的一首首恰到好处的赞美诗,不仅鼓舞了运动员的士气,而且给整个会场带来了热烈的气氛。这时我回忆起以往曾参加过的大小不同场面的运动会,规模庞大,场面壮观的虽不少,但我从未像今天这样激动过。我仿佛预感到将会有什么喜事发生似的。沉思中我竟未发觉比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左右两边同学们的大声欢呼和热烈鼓掌才把我从冥想中拉回来。
我举目瞭望,男子百米预赛正激烈进行,第一名已经冲线。运动场上空回荡着解说员悠扬的声音——“像离铉的箭,像搏击的鹰,……”是啊,像鹰,折了翅膀的鹰。噫!怎么一下子又想到青年时代去了,这讨厌的记忆偏偏不肯让位于眼前的场景。

女子百米预赛开始了,运动员们作着临战准备。虽然由于“在体育方面,女不如男”的传统思想在干扰我的注意力,但是我的视线还是不停地审视着每个“参战”的女运动员,渴望从她们的风姿里得到一点新的启示。终于我被一名运动员的优美造形惊呆了。我看不清她的容貌,但我敢说,她那起跑前的英姿活像用汉白玉雕凿的维纳斯神像。那具有东方女性柔美的体态里充满无限的生命力。我只知道德才兼备者有之,尚不知力和美还能共聚一体。我毫不犹豫地确认,这是一门体育和美学的边缘学科。我没看清她是怎样跑完一百米的,反正她是第一名。从她的身材使我忽然想到:近一个多月来,那位每天早晨坚持长跑的姑娘不就是她吗?风雨无阻,天天如此。今天的好成绩是往日的刻苦锻炼得来的呀!
比赛项目一个接着一个进行。我和大家一样,不停的为运动员鼓掌,加油。手都麻了,干涸的嗓子都变了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拍呀!喊呀!不知从哪里来的这种力量,按我的身体素质早已超过负荷了。
解说员不时播放出好消息:男子百米以11.99秒的成绩破学院记录;女子百米破记录;跳高破记录,标枪破纪录……。

下一个项目是女子一千五百米决赛。一听这个项目我就猛然一惊。一千五百米,一公里半路啊,女子体力能承受得了吗?带着这份并非多余的担心,我注视着起跑线上。起跑后只半圈,运动员们就拉开了距离。啊!跑在前面的又是她,那位取得女子百米第一名的运动员。当她从我面前跑过时,我感到非常惊奇,她的长相太像我的一位女同学了。记忆又把我引回到二十五年前的夏天。
肖鹰,我高中时代的同学。她不仅爱唱歌跳舞,并且跑的很快,是我们班的种子选手。那年七月一日,市里举行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她报了一百米和一千五百米两个项目。百米取得亚军,一千五百米,那情形实在令人难以忘怀。当时我连鼓掌都忘了,张着大嘴,胳膊举在空中,拼命给她加油。她是跑在最前面的,与第二名相差五米之多。然而就在她要冲线的时候,在一千四百九十五米的地方她突然摔倒了。她住了一个多月医院,高考也没参加。当我们分别的时候,我向她索取留念品,她却把珍藏的运动员号码给了我——6371号,反面还用油彩画了一只小鹰。从此一别,命运再未安排我们再见的机会。当我领悟到其中含义后也只好把它永久珍藏了。

在一片欢呼声中,她跑完了全程,打破了学院一千五百米长跑记录。我也特别地在心中为她祝贺,我把她当作了肖鹰再现,当成肖鹰理想的实现。我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奇怪而又自然的念头,她会不会是肖鹰的女儿呢?她的身材,她的长相多像二十岁时的肖鹰啊!我再无心看下面的项目,只盼运动会快快结束。
闭幕式一完,我就急匆匆走到她跟前。很诚挚地表示:“祝贺您取得好成绩,您的耐力真不差。”“谢谢!”她回答非常简单。
“能问您的名字吗?”我端详着她的脸,试探地问。其实我真心想问的是她妈的名字,不过那样就太冒昧了。她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把我猜测了一阵以后,出乎意料地回答:“如果是报道的需要您就记住我的号码吧!——6371号。”说完她便摔下一串笑声跑走了。
她明明是8703号,怎么说成是6371号呢?我惊愕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的大声说:“您,您是——”
她停住了脚步,转过脸来。既不吃惊,又不迟疑地点了一下头。
原稿:1988年6月
修稿:2022年1月

【作者简介】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