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1964、7)
文/天山
清晨,一阵急促的哨声吹响,勘测队员们才从梦乡归来。大家穿好衣服,开始捆扎行装,拆除帐篷,三十匹骆驼已经卧在草地上,准备接受重负后转移到新的宿营地去。
吃过早餐,大队人马将要启程,指导员突然把我叫住:
“小叶,队部决定今天把传送资料的任务交给你来完成”
“好吧!”我爽快地回答。
他把一本测量记录递到我手里说:
“你把这本记录送到我们昨天宿营的地方,地形组同志们在那里等你,之后再返回并且追赶我们的大队到新的营地!可以完成吗?”
“请指导员放心,一定完成任务”我虽然这样回答着,心里却在盘算,从现在的地点回到昨天的营地,来回要花六个小时,再赶到新营地又要三四个小时,如果顺利也要到了黄昏时分,万一走错了路,岂不是又要深夜归宿了吗?
心里这样想着,行动却不敢迟缓,带好干粮,背起马枪就出发了。
昨天走过的路还记忆犹新,骆驼们踩倒的草木还没有立直,盐碱地上还留有清晰的蹄印。一阵高原冷风吹过,仍有些寒意,我把老羊皮大衣裹紧,打着那匹高大的骆驼奔跑起来。太阳快到头顶时,骆驼的步子慢了下来,我知道它的脚下已经是沼泽地了,不由得心情喜悦,因为巴音郭勒河营地就要到了,这时我掏出了那个青稞面大馒头和酱牛肉吃起了骆驼背上的午餐,水足饭饱之后便到达了地形组。
“哈!今天是你来啦!”地形组长站在帐篷前向我招呼
“是呀!”我说“没有误了你们出工吧?”
“没有!到帐篷里来坐一会吧!”组长一边掀起门帘。
“不啦!我还得赶回去!”
我们只简短地寒暄了几句,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返程的路。
温暖的阳光晒的人有些倦意,骆驼一摇一摆迈着大步,我就像婴儿坐在摇篮里,便朦朦胧胧地似睡非睡起来,一觉醒来,它又把我带回了早晨出发的地方。可是,那里已是人去楼空,除了一堆已经熄灭的炊火,什么都没有了,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一阵凄楚涌上心头,是留恋?是恐惧?自己也说不清楚。
看看天色还好,早晨骆驼队走过的路印还非常明显,便紧打着坐骑朝着托素湖的方向前进。盐碱地里寂静无声,不见飞鸟,也不见走兽,只听到唰唰的脚步声。时间没有凝固,我的身影却被渐渐拉长,太阳的面孔变成桔红的时候,引路的蹄印把我带进了山区。山坡上的草木稀少了,从裸露的岩石上已分辨不出哪里是早晨大队人马走过的足迹,只好凭着感觉在山腰间迂回前进,也不知道绕过了几条沟谷,更不知道走了多远的路,天就黑了下来。山是那么大,沟又那么深,那么静,静的叫人毛骨悚然,好像每个角落里都隐藏着野兽和鬼魅。尽管那骆驼高大健壮,今天也不敢自己走路,万般无奈,我只好落地,牵着它壹步步地跋涉。
那时候,我浑身的毛发都僵直地竖起来,头顶冒着大汗,眼睛变得格外明亮,拼命注视着每一个黑暗的角落。紧紧握着七九步枪的手,扣住扳机,准备在不管受到什么威胁时就和他拼个你死我活。风不停地刮着,我不停地走着......。
夜已经深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感到两腿有些乏力,便在一块大石前坐下。抬头看看,一轮明月高悬在头顶,遥望山下,是一片黑暗,就在这黑暗中,有一条亮带闪闪发光,像条银色的蛇横卧在山脚下。噢!那不是素林郭勒河吗?是她!她弯弯曲曲的身躯和地图上绘制的何等相像!月光照耀在她身上,竟如同一条美丽的银制项链镶嵌在黑色的天鹅绒毯上。我知道,我们的新营地就快到了,于是,再鼓足勇气朝山下走去。
“手里拿把郞喽!开山斧喽!不怕虎豹郞郞柴!哐柴!和豺狼喽!郞喽!”一阵清脆又带有倦意的歌声从河边传来,那歌声好熟悉,是我们的队员常常哼唱的山歌,一定是我们的伙伴在唱歌。激动中,我举起双手,围住嘴巴朝河边高喊:
“喂!是谁在唱歌呀!我是小叶!”
“喂!我是老王!”
“你也没找到家吗?”
“是呀!但是我们看到家了!你下山来吧!”
一时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将要归队,于是,便兴高采烈地牵起骆驼跑下山和老王汇合。原来他和老李在一起,他们俩每人背了一个大地质包,包里装满了土样、水样,看样子比我还要疲备,他挽着裤腿,步履瞒珊地向我这里走过来。
“你们也迷路了吗?”我问道。
“是呀!都是这些土样闹的,没有追上大队”
“你们的裤腿怎么湿成了这个样子?”
“嗨!别提了,天黑后看不清路,这半夜我们竟淌河了,一共过了九次,哈哈!”老王打趣地说。
“哪儿有那么多河?”我说“恐怕是过了九次河湾吧!”
“其实我们也知道只有一条素林郭勒河,可是如果顺着岸边走,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过夜呢!”
“我们离营地还远吗?”我问
“不远了,你回头看,那山脚下烧着篝火的地方应该就是我们的营地”
我回头看时,果然在远处的山脚下正燃烧着几堆篝火,那红色的火焰跳跃着,很旺,也很亮。三个人肩并肩地望着它,一阵冲动,不约而同地高喊:
“到家喽!我们就要到家啦!”
经过一整夜的奔波,我们三个夜归人,在这山野里结成了患难与共的伙伴,再一次唱起了那首山歌“太阳出来喽嘿!喜洋洋喽!郞喽!挑起扁担郞郞柴,哐柴,上山岗喽!郞喽!.........”。
大家疾步走着,唱着,把歌声和足迹留在了那漆黑漆黑的大山里。
作者:天山:1939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建筑系,就业于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和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曾参与青藏铁路,兰新铁路的选线,勘测和全国沿海港口普查及多个港口的水域勘测工作。
主播简介:北秋,来自北京,是一名退休机关干部,喜欢唱歌、朗诵,用心吐字,用爱发声,愿用声音结识好友,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