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游韩城:
浓浓的年味(之八)
炸酿面
作者:王安德
今天是小年,小年要炸酿面,买糖瓜子,祭拜灶王爷,祭拜的时候,粘糊灶王爷的嘴,让他给玉皇大帝禀报的时候,只说好话,不说坏话。这就是"撒米撒面实事错,别到天上实实说"。
对于炸酿面,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渐渐远去。为了追寻酿面的来历和炸制的过程,我费尽周折,驾车三十多公里,走进薛峰川一农户家,亲历炸酿面的过程。亲口尝一尝刚出锅的酿面的味道。
走进这户人家,俩位热心的中青年主妇笑哈哈地从冰雪里将我迎进小屋,瞬间,一股暖流冲刷着我身上的寒气,屁股还没有落橙,我就瞅见了案桌上的酿面馅和合好的面团团。
"就等着你的到来",亚萍快言快语,在她的手上沾满了馅子泥和面面,我开着玩笑"你就是那位抖音里的90后守山女孩",一句话,她有点害羞,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从她后来的言谈中,我看到了她家今年的大丰收,看到了她对未来充满着幢憬和信心。
"这都是乡村振兴的好政策",一位深居大山的农家女孩,竞然知道和理解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在旁边帮忙炸酿面的一位困难户说"亚萍是我们小迷米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亚萍似乎擦试着眼角的泪水,她深情地说"没有王静书记的鼓励和支持,我家也不会有今年的大丰收"。
此时,女主人闪亮登场了。从外表看,她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农村女人。提起酿面,她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昨天晚上,我就开始挑拣最好的红豆子,拣去内边的小沙子,洗净沾上的沙土,开始在凉水中浸泡着,过着一个多小时以后,我就用慢火煮着红豆子,一直将豆子煮烂。随后用勺在锅里搅拌,将其搅拌成豆泥状,为捏酿面做好准备。
今天早上,是小年,女主人早早起来,和好面,弄成圆状,用青油抹在面团的外表,放在案板上备用。此时,她们又在馅泥里加入适量的白糖(冰糖最合适),然后开始捏酿面。
俩个女人,一台戏一边捏着,一边谝着,话题又转到守山女孩亚萍的创业上。亚萍说"要想生活过的好,就得先下苦"。就这样,亚萍叙说着她艰苦创业的艰辛故事。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猴山脚下,有着美丽的大山和自然的风景,水泉沟又有着溪流的河水,我就凭借这两大优势,乘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说着容易,做起难,好在有一位乡村振兴的驻村王书记,鼓励和支持我,让我一步步走了下来。
"你现在主要发展什么农村产业?",亚萍神气地说"一是养二是种",她说,养牛养羊养猪加养鸡是我家的最大产业,又发展蜜蜂的养殖,大大地增加了我们农民的收入。在种殖上,我家栽上了大红袍花椒,种上了满年玉米,轻轻松松也有十多万元的收入。
当我悄悄地问她,今年总收入有多少时,亚萍告诉我,这是秘密,我只告诉我心中的王书记。
一个多小时过去,捏下的酿面摆满了案桌,一排排,黄灿灿的,十分耀眼。女主人对我说:下一步就是炸酿面!
搭油锅,添好油。女主人在炉膛里加把火,让油温慢慢升起,随后将放置于案板上的酿面一个个收拾在盘子里,逐个下锅,炸!炸至金黄色,酿面就炸熟了,用罩篱捞出来,放置于篦子上,渗去多余的油汁,就可以品尝了。
酿面炸好了,摆在小盘里,我对亚萍说,晚上祭灶王爷的时候,你和王军一定要心诚,对灶王爷说最好听的话,祈求灶王爷禀报玉皇大帝的时候,给你多多美言几句,祝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发财!
大山里的大雪渐渐地融化,我知道那是心暖。
白雪皑皑的大山,像是一位忠实的老人一直守护着山区里的勤劳善良人们。
亚萍笑了,一个守山女孩笑了,笑的是那样的灿烂可爱!
(编辑张志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