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有三说巧者为妙
文俊发 (甘肃)

很早以前的秦朝末年,由于朝政暴敛,天下苦疫,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人们背井离乡,四散逃命。
话有、三说、巧者和为妙四人因生计所迫,给一财主家拉长工,起早贪黑,极其辛苦,黑心的东家对下苦人十分苛刻,农忙时节,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但东家为了让长工们多干活少休息,每天两顿饭给他们送饭到田间地头。
盛夏的天气火辣辣的炎热,他们四人在田间锄谷子,汗流浃背,口渴难耐,饥饿难忍,好不容易等到掌柜的送来了馒头和一罐罐豆豆米汤,正好不远处有东家祖宗的老坟,坟茔里有几棵松柏树,大家为了在树荫下乘凉歇息,就拿着锄头提上饭菜到树下吃饭。临坐时都把湿透了的汗衫顶在锄把上让太阳晒着,还未坐稳,一阵风吹来,把顶在锄把上晾晒的衣服吹倒,惊吓到一个蜇伏在坟墓草丛里的野兔,兔子受惊,荒不择路,猛然一窜,冲倒了罐罐中的豆豆米汤,逃之夭夭了。大家面面相觑,十分无奈,小米无法拣起,只好拣起豆豆用口吹吹勉强下咽,话有食豆时不慎将一小柴禾卡在喉咙无法上下,幸亏巧者发现罐中还有少许米汤,让话有端罐喝的冲下了肚中,解了话有之危。
由于四人长期给财主拉长工,患难共苦,相互照应,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临别时大家滳血为盟,他乡结义,天地为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山盟海誓:苟富贵 勿相忘,依照年龄话有为长兄,三说为二兄,巧者为三弟,为妙为四弟。洒泪惜别,各谋生路。
十余年后的一个春夏之交,三说,巧者和为妙三兄弟依然穷困潦倒,赶麦场时偶然歇在一个旅店,弟兄相见,格外亲热,倾心交谈,聊着聊着,想起了话有大哥多年末见,十分想念,听说大哥现在大富大贵,出门坐着八抬大轿,进户丫环伺侯,出人头地,十分气派,不如咱三兄弟去找大哥,看大哥能否念其昔日结义之情,给咱弟兄谋个小差事,混口饭吃,也好助大哥一臂之力。于是赶罢麦场,三弟兄结伴同行,一路乞讨,风餐露宿去找话有大哥,到了大哥之地一看,大哥的庄园果然气派豪华了得,光岗哨就里三层外三层,见面何其容易?兄弟三人先让家丁给大哥传话进去,就说大哥的三个结拜兄弟登门拜访他来了,话传到大哥的管家,他出门一看原来是三个乞丐,便吩咐家丁拿些冷馍打发走人,于是三人急忙给管家说:我们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亲自面见大哥,你别误了大哥大事,管家不知三人底细,既怕引贼入宅造成后患,又恐误了东家大事,眨眼计上心头,随口答应只许进去一人和大哥见面,其余二人先在门外歇着等侯,于是把三说领进偏房试探来意,说大东家今天不在,有啥事你说,我是你大哥的心腹管家,于是三说心情一激动,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把昔日弟兄四人给财主拉长工吃糠咽菜,坟园大哥柴禾卡咽喉前拉后扯,胡言乱语,乱七八糟的叙说了一通,管家一听这不但是乞丐,还是个疯子,就让家丁们撵出了门外,巧者和为妙见二兄长哭哭啼啼出来了,一问缘由,三说兄长气得浑身打颤,大哥现在今非昔比,连咱的面都不见,忘恩负义了,两位兄弟听完才知三说兄长话说的不投机,被当疯子逐出门外,于是巧者对一个家丁说:你让你大东家速来亲自迎接我们,就说当年并马创业的三兄弟登门拜访,事关东家身家性命,若传不到,你的岁命难保,家丁一听是东家并马创业的大人物,不敢怠慢,连跌带跑如实禀报东家,大哥一听是自己的三位结拜兄弟来了,赶忙出门迎见,接进府上,给三个义弟换上新衣,洗漱一新,吩咐手下杀猪宰羊大宴三日,为三个义弟接风洗尘,议事厅堂,三个兄弟坐在话有兄长左右两侧,所有家人欢聚一堂,掌声欢迎,巧者站起致辞:想当年我兄弟四人并马创业,在谷州斩草寇驻扎坟州,风展凤凰大旗吓跑兔元帅,冲破罐瓯,逃走了米小贼,抓住了豆将军,柴寇挡住了咽塞,幸亏余汤助力,鏖战告捷,大获全胜!昔日患难结义,今日有幸团聚,我兄弟当携手并肩,再振雄风,有弟兄相助,必宏图大展,宏业腾飞!话音一落,掌声不绝,从此弟兄四人同心协力,如虎添翼,家声远振……

话有三说巧者为妙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文俊发,男,汉族,甘肃正宁人,年己花甲,乡土文学作者,以农村文学见长,经常为农民呐喊,作品贴近生活,很有底气,深得读者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