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文鹏
其实这篇评论,是我自己对自己所写现代诗的评论,也可简称“自评”——因为我的本名叫郝文鹏,而超然是我的笔名。
之前我写过杂文《我爱写现代诗》,还有《谈谈我写诗的一些体会与做法》,曾发表在两三个网媒文学平台。其中不同程度地谈到自己所写的现代诗的艺术特征,但不够全面系统,概括性和说服力也不强。而这篇评论想弥补一下这两方面的缺憾与不足。

众所周知,1919年前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曾经改变了传统的文体模式——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代替了苦涩难懂的文言文,与此同时新体诗即现代诗自由诗也应运而生。不过,我在想,随着时过境迁,既然白话文都能代替文言文,那为什么现代诗就不能代替古体诗即格律诗或古体诗词呢?当然,这肯定与古体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关,也就是说,古体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或文化瑰宝,现代诗无法撼动她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她的存在和发展。
基于此,我又在想,那能否把古体诗词和现代诗在体例、格式、韵律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诗歌模式——我美其名曰“超然古风新韵现代诗”,这是一种把古体诗的风格与新体诗的韵律韵味融合在一起的现代诗。

“超然古风新韵现代诗”,应该具备的艺术特征有以下几个——
(1)字数句数无限制;
(2)句子可长可短,不拘一格;
(3)讲究节奏和韵律,但可突破“平仄”固定模式,只要注重用字用词、句子的韵脚及其排列组合即可;
(4)追求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5)形式服从内容,也就是说,为了表情达意而注重诗的意象、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则可不受以上特征即形式的制约。
我想,如果当代诗人能够按照“超然古风新韵现代诗”的艺术特征写新体诗即现代诗自由诗的话,就可让自己享受随意尽性、洒脱自如的创作实践,适应当代人的生活节奏,获得古今互鉴、守正创新的艺术效果。
写于2022.01.25



郝文鹏,笔名超然,男,生于1959年10月14日,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镇桐花沟村人。中文大专学历,从教36年——做过初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团总支书记以及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公王校报》主编近16年,后又从事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近20年。
从上学读书到教书育人再到退休闲居在家,一直以来爱好文学与写作近50年,其中真正进入创作状态的只有10多年,作品涉及诗词歌赋、散文、小说、评论,结集出版的著作是文学作品综合集《文苑撷趣》(2014年.西安出版社出版),其中有部分作品曾发表在纸刊《蓝田文学》《镐京文化》《陕西文学界》《延河》等。近几年又活跃在网络文学平台,创作并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约百万字。
现为“世界楹联中国诗人作家网”认证会员和文学理事、《中外经典文学艺术》签约作家、“华夏文学艺术网”文学顾问、“华夏精短文学学会”认证会员及其北京分会文学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摇篮》杂志签约作家。
曾有四首诗即《为新时代的领路人而歌》《巾帼才女堪礼赞》《悟道“阿富汗局势突变”》《但愿世界充满爱》依次荣获2021年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全球中华杯冠军”、“全球名家名人星光榜冠军”、“时光文学名家名人星光榜冠军”、“全球华语杯冠军”,散文《怀念母亲》荣获“全球中华诗圣杯杰出文学奖”;有一部中篇小说《舞出人生》在《西北.大秦文学》微刊分10多次连载,有两首歌词即《东方有一条龙》《这就是咱俩理想的爱恋》被音乐人制作成歌曲、在五大歌网发行。
最高荣誉称号有:被“世界楹联中国诗人作家网”授予“五大院士文化大使”,被《中外经典文学艺术》授予“新世纪20年最具影响力中华精英诗人”,被《中国燕京文艺》授予“2021年度文化艺术首席精英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