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年纪还小的时候,总觉得那些风吹黑发的欢喜,都会变成雪满白头的圆满。
所以往往,接受不了情谊翻覆的悲凉,也承受不住乍然离场的痛楚。
直到步入社会,一路走来,见证过太多的邂逅,也亲历过太多的别离之后,才知晓:
成年人的世界里,多的是天各一方的离别和再也不见的遗憾。
毕竟,在人生的分叉路上,渐行渐远的,从来不止你我。
星爷演《武状元苏乞儿》,达叔就成了“人间理想”广州将军……
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他们的关系正如达叔在《十三邀》中说的那样:
“我们(以前)超有默契,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
“但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现在有一点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感觉。”
“或许是因为搬到另外一个地方,有另外一个环境,互相联系就越来越少,变得好像大家不知道怎么突破这个口了……”
你看,有些关系就是这么残忍,没有一点征兆就冷了,没有一丝提醒就散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没有交汇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一路走来,见过太多人,曾经形影不离,如今再也不见——
那些从前形影不离的朋友,走着走着,就没了,从此形同陌路;
那个曾经耳鬓厮磨的爱人,过着过着,就散了,至此再无瓜葛。
最后才明白:人与人之间,有些离散,并非有意,但却无解。
最近,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你已被对方删除好友。
一位网友@Allen晨讲述了自己被好友拉黑后的感受:
“我一直幼稚地认为,只要我真心对别人,别人就会真心对我。
所以,每当看到别人删除我的时候,我就非常难受,反复回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个心里没你的人,才会对你不闻不问、不管不理,任由你躺在好友列表里。
你的消息,不回复;你的电话,总敷衍。最后,在你毫无察觉的时候,一个按钮把你删去。
而当那些曾经约好“一生一起走”的好友散得越多,就越懂得:
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敌不过时移世变,更无法抗衡匆匆岁月。
所以,有些关系,淡了就淡了吧,不必在意;有些感情,断了就断了吧,不必伤心。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遇到2920万人,但两个人相识的概率只有0.000049,而两个人相守到最后的概率不到千万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一生,我们至少会与1428人渐行渐远。
还未步入社会的时候,总幻想着与身边的那个人天长地久,永无分期。
后来,年纪越长,越明白:人生,就是一场场盛大的邂逅与别离。
“第一批朋友散在毕业,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距离和时间慢慢摊薄了感情;
第二批朋友散在工作,彼此未来的规划南辕北辙,除了将过去反复咀嚼,勉强维持着些许情分,似乎也无话可说;
第三批朋友散在婚姻,成家立业后,柴米油盐、日常琐碎、人情往来,生活的一地鸡毛已经占据了全部的时间,根本无暇问候那些仿佛远在古老故事里的故友。”

多少人,先猝不及防闯入我们的生活,又从我们的生命中销声匿迹;
他们不明白,再亲密的关系也会因距离疏远,再深厚的情谊也会被时间冲淡。
“有人主动退出你的朋友圈,有人逼你退出她的朋友圈。
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把我放在心上的朋友,淡了就断了吧。”
闲暇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的一位好友也在这座城市打拼,于是便想约她出来吃顿饭。
她很开心,拿出手机就打开对话框,飞快输入几个俏皮的大字:“你的大胃女友已到!还不速来约饭?”
却不想,才按下发送,一个鲜红的感叹号就出现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
“就这样吧,还是要感谢从前的陪伴,毕竟相识一场。”
是啊,人生在世,离别是常态,如果执念太深,只会自己囚住自己。
与其忘不掉、放不下、输不起,不如任往事随风,爱恨清零。
要知道,放下了过往,才会遇见更美好的未来;学会了释然,方能不惧任何人的离开。
“我们要感谢出现在生命中的每个过客,因为是他们让人生的旅途变得不那么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