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吊水壶瀑布冬景》
高维东(东丰)
幻化还看吊水壶,冰雕玉色落新珠。
一帘幽梦惊来客,笑问神仙何去无。
七律 过古寺
雨载鹰
寺钟空旷散余音,缭绕香炉宝殿深。
去伴青灯修净业,归听妙偈悟禅心。
佛来苦海谁曾渡,僧定劫波吾已忱。
但饮遭逢杯尽酒,随缘只恐步难寻。
感慨官员恶意返乡说
于卫东(宁夏)
给妻添羽装,成袋买香糖。
出省拼三季,打工游四方。
团圆陪子女,孝敬看亲娘。
不料飘无所,回乡恶梦长。
七律 消寒诗
雨载鹰
时来检点岁知残,落地梧桐蝶叶寒。
古寺钟沉同磬响,中天月好与谁看。
围炉斗酒何言美,对座工茶尽说难。
已倦身心应问醉,吾期梦里忆华安。
七律•网上贺新春
李永华
鞭炮齐鸣辞旧岁,友朋同贺庆新春。
迎来黑虎财源广,送走黄牛礼义真。
网络聊天谈世事,键盘敲字赞乡民。
相逢吉日千层意,收获丰年万两银。
七律•冻雨绵绵迎年关
王省南/浙江
冻雨绵绵带冱寒,昏冥潮湿晾衣难。
乌云翻墨遮穹昊,浓雾迷缠挡玉峦。
已近年关穷腊尽,又临新岁丽春看。
千家忙碌逢佳节,曼舞轻歌万户欢。
清平乐 . 山乡春早
樊忠义(汝州)
山乡春早,桃杏枝簪俏。紫燕剪阳低空闹,蝶抖彩裙舞蹈。 犁刃劈浪奔跑,喷灌淅沥润苗。游客踏青摄景,牧童骑树吹箫。
迎春曲
樊忠义(汝州)
雪兆丰年沁土香,春回大地送荣昌。
风摇杨柳增诗意,日暖山川递瑞祥。
十万铁牛田里疾,百千靓女画中忙。
何人椽笔摹奇景,情寄神州彩卷长。
咏月季
王淑琴(深圳)
风清霜重四时红,秀露噙枝涉碧丛。
不与洛阳争国色,肯随元皓近莲蓬。
天香雪压馀芳媚,月影烟笼冶蕊同。
险处依稀开美境,娴贞情动一生衷。
注:元皓,周敦颐又名。
野草应制湖北地名诗试笔
汉川
周永红(武汉)
九道白波望岭峰,一湾云树碧千重。
麻河酥月呈诗客,线偶前茶泡晚钟。
又见莲船干地起,原为故艺异乡逢。
知人或有归田处,首占灵山作要冲。
洧河冬游
靳录(郑州)
寒冬雪舞洧河茫,览胜人流柳岸长。
谁见湖中游暖鸭,鹧鸪曲里赋梅香。
生日有感
祝天艳(湖北赤壁)
我的生辰在小年,母亲四秩梦怀圆。
读完中学回村寨,当了民师是职员。
理化授交勤政史,散文常写续诗篇。
终身奋斗无私念,风雨兼程艳每天。
雪塔
靳录(郑州)
今人不见宋时塔,今塔曾逢宋代人。
唯有雪花飘古朴,轻歌曼舞到河滨。
暖风辛丑撰联集锦
周永红(湖北武汉)
(一)黄鹤楹联周刊随录一联:
季节盘冬雪总把童谣还岁月
微澜濯夏莲奈何绿梦满天涯
(二)黄鹤楹联周刊对春风出联:
心胸开阔能知无字理放怀于尘世外
视野雄浑兴起闷声雷翻卷在九天中
(三)黄鹤诗苑中秋、国庆有奖征联:
01.中秋联:
对玉盘,生两翼,度上下天空。瀛间哪似人间好
趁良夜,转番轮,看阴晴月相,彼岸堪如此岸圆
02.国庆联:
一百年日月弥新,赴刀丛,蹈水火。披肝沥胆。民族独立自由解放
几千里风烟散尽,平內患,抗夷辱。荜露蓝蒌。祖国繁荣昌盛富强
(四)樱花诗社壬寅春节武汉、中山和澳门三地联动征联(两幅)
01,
三江共远,龙骧凤翥桃花水
两地同春,海晏天青中国年
(横批:花团锦簇)
02.
雪灼英铧欣心逐梦
梅团福虎阔步迎春
(横批:山河锦绣)
(五)黄鹤诗苑壬寅春节武汉、中山和澳门三地联动征联:
初心笃定,新时代平波束浪迎嘉虎
国梦忻圆,再百年逐日争芳纳吉祥
横批:颀欣向荣
(六)全国"永子"围棋征联(两幅)
01.永子棋院
风云谈五色 胸中万象张王气
黑白入长风 掌上千秋结帝心
02.乾隆赐宝
再引神柯 平湖泪血千秋弈
传尊玄目 锦绣江山一卷书
(七)吊唁老同学聂府老母亲仙逝挽联:
地北天南皆作奔驰人间春山别慈驾
河清岳峨难舍思缕瑶台琼阁侍姥君
老战友对饮
吴世干(湖北)
一壶老酒俩知心,边饮边聊慢慢斟。
尚武崇文三部曲,天南海北半天云。
十分投入干还满,几个来回记不真。
岂是贪杯无节制,稀龄战友感情深。
松花
靳录(郑州)
三枝怒放洧河洼,六角也开松树花。
剔透晶莹谁凿璧,光辉灿烂汝明霞。
步韵熊遨东先生《迎春放歌》
王少华
昨夜虎风吹梦醒,晓看青帝布春行。
寒梅吐蕊先传信,喜雨敲窗更听声。
唯恨恶魔添祸乱,犹怜黎庶盼康平。
中华倡导共同体,势领环球破浪生。
七律•长安雪
孙德力(内蒙古)
琼妃寅夜入长安,故阁新城云客盘。
蝶舞凌空秦汉越,风旋历岁地天宽。
飘飖台榭铺三径,邂逅松篁著一冠。
上苑花明钟鼓静,迎春送腊虎盐弹。
诉衷情
青衫无痕
关山万里路迢迢
回首故乡遥
依稀梦绕魂断
门外旧石桥
多少意 悲寂寥 最难消
半生零落 纵有归心
浊酒平浇
辛丑岁末闲题
樊南词客
红梅报春日,稚子盼年时。
偶遇逍遥客,常寻霜雪姿。
成天忙喝酒,半月未吟诗。
问汝何能尔,心闲无所思。
汉川市(通韵)
王明松(武汉奓山)
邑处楚天中部星,紧邻武汉共安宁。
民族宗教闻名踞,魚米乡村瑞气腾。
交汇河湖优景色,贯穿江韵富铙凝。
峥嵘岁月鲜花绽,赓续輝煌方向明。
翰墨香·第一次写自己的诗赠友
靳录(郑州)
昨夜三杯飘瑞雪,今朝百福是阳光。
心花怒放清词阕,快乐人生翰墨香。
厚街王泽良:
七绝《一枝春艳冲寒笑》十二首(咏梅第八组)
辉叔(许日辉)
(一)
临崖怒放显精神,
雪意冰情岁月新。
媚韵芳姿香骨气,
独迎寒九苦争春。
(二)
沁香浮动掩春回,
傲雪清奇次第开。
万木凋零她独笑,
志存高远是花魁。
(三)
寂寞谁怜雪里愁?
冷香疏影醉情柔。
一枝春艳冲寒笑,
媚动清芳雅韵幽。
(四)
仙姿韵味赋成章,
暗有春风一面妆。
不畏眼前冰与雪,
独凭幽雅沁清香。
(五)
冲寒破雪笑冬霜,
冷蕊胭脂味更香。
腊尽迎春她最早,
冰肌玉面秀清芳。
(六)
暗影香风裹世尘,
芳魂傲骨瘦嶙峋。
乾坤洒满存高洁,
俏貌仙姿只报春。
(七)
岂因寒九作文章,
愿守清高傲雪霜。
不与春花争美色,
总将心意化成香。
(八)
寂守冰霜雪客魂,
清香傲骨满乾坤。
约同松竹流芳远,
又把丹青赋墨痕。
(九)
暗雪藏香绽满枝,
凌寒傲⻣展芳姿。
冰霜透蕊梅无泪,
且待春归烂漫时
(十)
甘心自苦守破荒,
只为迎春斗雪霜。
笑对严寒高品格,
今生不吝敬人香。
(十一)
占尽寒亭艳魄魂,
冰天雪地守黄昏。
清诗冷落无人寄,
香满春风月一痕。
(十二)
入骨清奇雅韵芳,
寄寒疏影秀时妆。
虽然无雪几分白,
但有争春那段香。
汉川市之田水湾
杨淑琴(陕西)
花逐春风将客迎,鱼衔虹气感升平。
金壶篝火寒消尽,罗袖果园香结成。
人近芳洲迷粉蝶,鸟啼高树见黄莺。
最怜日暮溪边走,倒影双摇姊妹情。
汉川
冯明胜(武汉黄陂)
鱼米之乡是汉川,北周建制上千年。
江湖惠养龙鳞舞,岁月神明虎气颠。
拜佛灵台求万象,焚香曲水问群仙。
众多民族情同手,美好家园布满天。
伤春
朱桂樵 武汉
寒潮侵几日,阴雨冻人寰。
老朽心衰竭,星垂气短蛮。
暖家施惠爱,逸韵纵潺湲。
钓月堤边柳,吟诗解病颜。
占春芳·春信
靳录(郑州)
冬雪舞,春梅信,几度梦华长。柳岸三枝疏影,郑风一苑幽香。
昨夜泪花扬。寄芳笺、思念萧郎。洧河明白伊人意,兰艇新航。
七绝 三峡人家
孙斌(湖北荆州)
又来三峡看人家,六口茶香唱过涯。
竹翠水清船自如,浣溪少女一枝花。
汉川市赞
林明金(武汉)
荆楚明珠汉水牵,河湖交织碧连天。
丛花草绿犹漂发,群鹭歌声似舞旋。
地域千年无际迹,山川九转自流泉。
精灵人杰鱼乡富,美景风光喜空前。
年近望乡
王继权
早起临窗望碧空,心随远景向朦胧。
乡愁就像车提速,搭上行云到鄂东。
七律·今说汉川
黄成平(武汉)
在武汉周边流行一民间调侃段子“又奸又狡是汉川”,吾反其意而用之。非人“又奸又狡”,而是笠“又尖又绞”。
又尖又绞显聪明,挡雨遮阳美事成。
各族风情随意展,多宗信仰自由评。
青山绿水花鲜艳,黑土黄泥稻阜盈。
融入江城为一体,华中崛起再扬名。
小心愿
靳录(郑州)
今天几盏捧飞鸿,每日一诗*才毕功。
篆写香山三百幅,弘扬郑国两河风。
*一生只做一件事。余在人生经历中,逐步确立了写作立身的观念,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倾注在写作上。同时,又在写作过程中,逐步理清了思路,提出了“一日一诗,一岁一书”的小目标,截止目前,一日一诗已经基本完成,一岁一书也正在实施之中。尽管质量不是很高,题材、体裁都有点庞杂,但是,自己毕竟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又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心愿,也有点小成就感。
汉川市吟
潘炳武
田湖景致韵颇悠,糯酒迎宾远客投。
既赏桃花还品蜜,先寻竹笋再骑牛。
龙门故址人文汇,仙女英灵气脉稠。
璀璨明珠彰本色,纷呈精彩望中收。
迎春年味
赵晓山
荧屏自是家家夜,巷陌枝头满处灯。
掌有三杯雕鬓角,龙抬二月剃头僧。
同梅雪放诗心敛,与虎山盟酒胆增。
各宴嘉宾厅火火,五环毓秀日蒸蒸。
屠苏香诱频烦至,爆竹光鲜次第升。
月剪窗花钩半画,签求寺庙俎丰承。
祥符庇户灶爷喜,玉斗回春福禄恒。
喜雀归巢浮瑞气,凭栏待破一城冰。
春节放歌
郭艾英(武汉)
金牛奋蹄,砥砺前行, 同圆百年梦;
玉虎添翼, 宏图大展, 共绘五彩春。
虎岁抒怀
游金红(武汉)
斗转星移气象更,虎哥雄踞震山林。
威风凛凛三方靖,正气昂昂百兽钦。
守域静观防害物,扬头怒吼发强音。
中华崛起堪相比,民族同心抵外侵。
壬寅新春放歌
毛声芝
醉美罗浮虎啸醒,欣然又步紫荆行。
长安街现流苏景,中国结呼惊艳声。
更赏雪原歌健将,尤吟橄榄示和平。
心仪人类共同体,华夏世林龙凤生。
迎春曲
靳录(郑州)
似见潸然慈母泪,依稀呼唤故乡乌。
寄书送腊雪三尺,除夕迎春酒一壶。
翠袖翩翩明月曲,红妆冉冉彩云图。
嫦娥笑语谁陶醉,织女欢歌众放鸪。
迎春曲(新韵)
萧显仁(武汉)
吉虎呈祥拂惠风,丑牛辞岁送隆冬。
红灯高挂迎新岁,瑞雪纷飞壮昊穹。
翠柏葱茏神气爽,红梅灼烁暗香浓。
天开胜景宏图展,舜地尧天万代红。
三梦君
靳录(郑州)
临风晨起谁惆怅,湓水通川断有闻。
忆我不知何等事,三回昨夜梦中君。
七绝 虎岁新年寄语(新韵)
张守旺(山东)
金牛逝去虎年临,开岁迎来万象新。
抗疫莫因节日忘,行居防范靠全民。
春节放歌
祝天艳(湖北赤壁)
昔时春节拜新年,今日团欢电信联。
吃喝佳肴千样有,亲朋共贺艳阳天。
长相思•过大年(白居易体)
魏春彩(湖北)
好时光,好时光。春节时光暖小庞。黄梅室外芳。
好时光,好时光。火热时光温故乡。麦田原野香。
线上文艺会演欢度春节
张连玉(湖北)
数九严寒暖气融,群朋线上会如虹。
诗刊喜庆新年近,联墨刚柔古韵通。
玉撒珠抛歌盛世,龙翔凤翥傲苍穹。
无人但见银屏聚,恰适全民抗疫中。
注:20220122,23连续两日分别主持江渎诗社,并参与湖北省女工委楹联学会线上见面会与文艺会演新年会。
岁杪感怀
张四海(合肥)
回首经时奈几何,从商战疫感怀多。
欣看建党百年颂,喜见江山万里波。
奔月嫦娥天上乐,荡舟玉女水中歌。
泱泱华夏如神岳,日出东方照海河。
迎春曲
靳录(郑州)
瑞雪缤纷辞旧岁,红梅烂漫报新春。
伊人鼓瑟鹧鸪曲,暖鸭畅游溱洧津。
元旦日盼春有怀(新韵)
姚争杰(武汉)
朝曦冬日暖,元旦万千新。
人道时光快,欣闻秀色茵。
山河披锦绣,大地有流金。
三月拂杨柳,同游好踏春。
归来
靳录(郑州)
晨练湖前漫步来,不知登上望乡台。
濒临春节相思远,快马加鞭故里回。
七言 雨夜
木溪
窗外潇潇夜雨飞,珠花几点落春衣。
灯前一卷晴溪集,读尽唯余一字悲。
注:老父诗集:《晴溪集》
七律 消寒诗
雨载鹰
九后冬寒无所荐,诗翁秉烛温唐卷。
铜壶煮雪沸茶香,玉案攻书销蜡线。
缓步窗前夜已深。徐吟月下人何倦。
北风过巷五更趋,暖屋时知春拂面。
七绝《辛丑小年感怀偶得》十二首
辉叔(许日辉)
(一)
国强家富大乾元,
雪映红梅腊酒浑,
福报人间兴社稷,
小年春历又新翻。
(二)
腊岁欢腾过小年,
千家万户扫尘烟。
灶王归府言良事,
捷报携来百福圆。
(三)
新春序幕渐拉开,
美酒佳肴祭灶台。
扫帚一除污垢去,
梅香破腊小年来。
(四)
春风渐送破寒烟,
腊酒香飘醉小年。
虎纳丰粮衣食足,
牛耕福泽好桑田。
(五)
小年今到瑞临门,
习俗随缘祭灶魂。
向善人心功德懿,
崇诚众望满乾坤。
(六)
日近新春破腊回,
小年今到扫尘埃。
灶官遵命传民意,
秉报分明恶定栽。
(七)
千古流传祭灶王,
扫尘除旧纳春阳。
小年烟火祈诚拜,
玉虎来临瑞吉祥。
(八)
莫道小年春又回,
绕樑家燕待相随。
东风欲盼成新客,
寒余破腊路虎开。
(九)
二十三来腊小年,
福寿安康岁月添。
一生休作亏心事,
祭灶何须贿嘴甜。
(十)
春风渐破腊余寒,
今日小年冬又残。
回府灶王言好事,
祈神下界佑平安。
(十一)
小年今谢灶王恩,
尽向天官美好言。
福泽春风滋沃野,
祥和瑞气满乡园。
(十二)
房厨扫旧满庭新,
二十三来送灶神。
好事报多忧报少,
辞牛破腊虎迎春。
淡黄柳•冬之歌
李亚非
风霜折损,吹过飕飕紧。树上冰凌如利刃,莫道冬天郁闷,欣看梅枝雪相吻,品香韵。
喳喳鹊儿问。春到否?蕊馨嫩。慰心欢、绿萼兼红粉。惹动游人,爱之情切,何顾寒凉兴尽。
街头又见袖章红
窦建中
大雪纷飞薄雾朦,街头隐约袖章红。
彩排冬奥值班者,何惧严寒吼朔风。
辛丑岁末闲题
樊南词客
红梅报春日,稚子盼年时。
偶遇逍遥客,常寻霜雪姿。
成天忙喝酒,半月未吟诗。
问汝何能尔,心闲无所思。
参加淮阴区诗协年会
王兴伦
相邀论古或谈今,欢聚恰逢佳节临。
诗接满屏歌盛世,龄差廾载结知音。
良师有惯躬身揖,好句无需刻意寻。
醒目骄人文化史,韩侯道畔说淮阴。
江哥雨夜来淮
王兴伦
体倦途长一路颠,冷风细雨任缠绵。
江哥独往因明约,陈妹争邀论古贤。
顿挫辛劳清酒里,翻飞感慨白云边。
沾光我喜诗神接,寒舍今宵抵足眠。
七律 虎符驱年
冀 林(杭州)
白额扬骁勇汩徂,虓雄逸势魅虚逋。
乘时禀火燃牛鼎,启圣求神赐虎符。
洗荡魔邪千派濯,行持智法万形苏。
灵威燀赫降年兽,瑞木开荣媚景图。
迎小年
嫣然
爆竹声中迎小年,红灯高挂福门前。
家人团聚同斟酒,共贺今宵绮梦圆。
新春放歌
窦建中
丑牛满载心花放,寅虎高歌奥运迎。
结彩悬灯新岁贺,飞龙舞凤五环兴。
八方勠力除瘟疫,四海图强捍太平。
璀璨华章吟盛世,扬帆廿大再登程。

中国楹联野草诗社
社 长:
李殿仁
顾 问:
叶嘉莹 乔 羽 周道炯
徐 保 孙之贵 何承阳
孙本胜 赵仁珪 钱金泉
胡春奎 李豆罗 朱佳木
萧 鸣 岳宣义 贺茂之
杨冬权
名 誉 社 长 :
林 岫 蒋有泉 李文朝
苏士澍 范迪安 李培隽
桑福金
常务副社长:
徐洪章 王 渭 何小平
副 社 长:
杨小凯 吴纪学 郝一匡
唐云来 朱超范
秘 书 长
何小平(兼)
(以上排序均以年庚为序)
中国楹联野草诗社第五研修院
院 长:
张兆嵩
名誉院长:
徐守祥 田幸云 蒋城关
彭凤霞 陈亚萍
执行院长:
张连玉
常务副院长:
郭艾英 魏春彩 谭中银
副院长:
毛声芝 蔡江平 蒋云祥
姚绍丽 康怀信 边朝晖
秘书长:
徐娅玲
副秘书长:
孟庆燕 张 弘 刘清云
李 颖 宋莉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