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风雨路 未来更可期
——在华夏诗联书画院汉川分院十周庆典暨年会上的讲话
胡采云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来宾代表们!
首先,我代表华夏诗联书画院汉川分院向大家拜个早年!祝愿大家虎年吉祥、文气十足、佳作频出、好运连连!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怀揣初心,不辱使命 ,为助推文旅强市显身手。
“回首十年风雨路,开启壮心正其时。抓住契机定好位,再创新高圆祝辞!”
汉川分院成立于2011年,原名汉川工作站,站长由退休教师李凯文担任。后由于人员增加,于2012年3月20日由北京总院批复升格为汉川分院,李凯文先生由站长晋升为汉川分院院长。
2014年春,藉由成都远东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望发先生、湖北凯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雄先生、汉川市刘洋彩砖厂董事长刘才雄先生的大力资助,汉川分院在汉川体育馆、火猴山公园等地成功举办诗联书画展;并以此展为主题,在总院支持下,创办了《汉川文采》首刊(即2014年春刊)。北京诗联书画院院长王庆新亲笔为本刊题写刊名“汉川文采”并贺诗一首:“汉学文章千载新,川流不息育来人;文华焕世兴荆楚,采润艺坛锦绣春。”《汉川文采》为此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文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14年11月,由汉川分院与汉川市老年作家协会联袂,在中共汉川市委宣传部的领导、组织和支持下,由李凯文先生立出提纲及采编方案,后由韩端发同志将草案合拢、申报;出品了《魅力汉川》一书;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长王庆新,于4月16日冒雨来到汉川,会见了分院主要领导,并应邀为“魅” 书题写了贺联;汉川籍著名书法家胡文昌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原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李家洪将军为本书的出版寄来了贺词。这些名家的扶持,为本书的正式出版发行和汉川分院在社会上扩大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4年秋,由湖北汉川东西汊湖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琼林先生、湖北上色湖有限公司董事长傅祥先生资助,编辑出版了笫2期《汉川文采》(秋刊),当年李凯文先生送刊并参加总院十周年庆典,受到王庆新院长好评。
2015年6月,汉川分院院长、《汉川文采》主编李凯文先生不幸去世,《魅力汉川》主编韩端发先生接任。并在总院领导关怀下,在分院同仁荐举下担任分院院长兼《汉川文采》主编职务。
韩端发同志任职后,迅速调整了分院领导班子,使其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盟友十余人。根据时事形势,相继编辑出版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主题,报道了93岁革命老战士朱泽久参加革命的英雄事迹。
5期文采以讴歌汉川老一辈文化人为主题,报道了中国“九·三” 阅兵之汉川女兵曾诗怡的事迹后,用较大篇幅向人们介绍了汉川老一辈文化人王老黑、王惠民、王远翔、吴至祥等献身汉川文化事业的事迹,对他们难能可贵的功绩给予了肯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19年汉川分院协助马口镇举办了湖北马口关公文化书画展,全国13省市,80余位作者投稿,加印《金马雄风》刊参加总院成立15周年大庆,把汉川文化推介给了全国。时年夏民安同志病逝,分院在其子洪惠敏的资助下出了一本缅怀专辑;为汉川老年文化人树了榜样。
汉川分院是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的分支机构,《汉川文采》是经总院授权,并具中国诗联书画出版社批复专门国际刊号(ISBN978一988一12524一8一7)的正式刊物(现改刊名为:沧浪文学),总院于今年10月颁给新的刊号。所出版的杂志发行本皆为赠送品。
汉川分院是全国四大分院(河北、重庆、鲁北、汉川)唯一县市级分院机构。
王庆新院长曾亲临汉川,为魅力汉川题联,为数人题字,为数家作序,第二期文采中以诗联歌赋书画形式祝贺总院成立十周年的专辑为总院喝彩,《金马雄风》专辑为总院成立十五周年增色,“湖北关公文化书画展”广泛征得十三省市、八十余位作者投稿撰文,让汉川之名再次响遍全国,全国四个分院七千盟友有韩端发同志的发言,王院长还专门赞言汉川分院,九三阅兵曾诗怡闪靓军界,《缅怀夏民安专辑》为千万老人树立了榜样。《味美汉川》《魅力汉川》《文旅汉川》三部书也让汉川走向全国,作为汉川“华夏人”要珍惜荣誉,保护荣誉,要把弘扬汉川文化当成一项宏伟事业来办,要为之增砖添瓦,要发扬光大。2021年6月,汉川分院及杂志领导班子进行了人事调整,马兰等一批精兵良将走上领导岗位,这无疑将会给分院和《沧浪文学》杂志带来新的生机和新的活力。2022年3月是汉川分院成立10周年,从2021年下半年起已逐级筹备,并开展了“华夏杯”纪念、文学沙龙、现场书画等活动。
我们汉川分院,有像陈茂林、杨志雄、李泽芳等一批老华夏会员,对分院无私的奉献与倾心,这是对汉川文化的一种坚守与执着!
像熊木全、陈艳斌、胡少兵等一批企业家对院刊的支助与义举,这是对汉川文化的一种崇尚与情怀!
像李凯文、韩端发两位前任院长为分院的发展、为院刊的倾情与付出,这是对汉川文化的一种坚守与热忱!
像张剑林、马兰、黄恒华、胡欣等人,对分院、对杂志十多年以来殚精竭虑与全心投入,这是对汉川文化的一种赤诚与守望!
像熊攀、吴雷、张剑程、向新国等编辑部一班人、他们为《沧浪文学》的创刊号,历时两个多月的业余时间,确实是“台灯邀月读长夜,纸笔书春启壮心!”他们的舍心与胸襟,这是对汉川文化的一种笃信与忠诚!
2021年,汉川分院的一班人与盟友,一路走来,他(她)们中,走出了五位取得国字号级别的会员,出了两位省级作协会员,三位孝感作协会员,八位《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作家理事会理事,三位省级书协、美协会员;同时,汉川分院也受到“北京华夏诗联书画总院”的好评与表彰,获得了总院无偿提供的期刊号;由于分院一班人“先做事,后说话。”为此,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及文旅局、市文联的关注与关怀。今后我们的院刊,每出一期,文旅局就拨付五千元印刷费。并把我们的院刊列入主管、主办范围,使官方刊《汉江文艺》与民营刊《沧浪文学》激活“鲶鱼效应”,并驾齐驱唱响汉川主旋律!这无疑是给了我们汉川分院《沧浪文学》杂志极大的鼓舞与支持。
今后,我们的杂志办刊方向是——踩着时代的鼓点,唱响主旋律;内容与栏目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刷新空白,力求精品。”按照市文旅局、市文联的要求,紧扣“宣扬大美汉川”的主题,树立文化自信,继续坚持走“文企联合”办刊之路,以汉川文旅这面大鼓擂鼓助阵,为刷新汉川文化这张名片,为文旅强市、为推进“振兴乡村”的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以一首“庆曲抒怀”奉送给大家——
钟声惊起一轮旭,沐在朝阳暖意融。
多少神思添羽翼,兴衰事势过夹丛。
神州疆土春常驻,景色瑰丽中气宏。
后浪逐推前浪去,今朝花木更葱茏。
谢谢大家!
二〇二二年元月十六日













胡采云(些微),六零后,湖北汉川籍。从八十年代至今,偶有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散见于各级报刊杂志。过往的虚名较多,其实真功夫甚少。末学愿意持之以恒、终身学习、努力提高;尽管名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学员,中华新文学联盟、《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汉川市分会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华夏诗联书画院汉川市分院院长、院刊《沧浪文学》杂志社社长;但是终觉名不副实,平生均在崇尚精神层面的滋养及文化自信,喜欢把平平淡淡的生活细节过成诗情画意的模式。常常忙不迭地,竟然也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