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古.小年乐

文/李周省

今天腊月二十三,
张燈结彩迎新年。
祭祀灶神小康来,
腊梅花艳家团圆。

辛丑腊月二十三作于中山市

年味

文/何俊锋

人间至味里,有一种味道,是腊八粥的味道。腊八粥,是熬制出来的,不能快了,得小火慢熬。一个小字,一个慢字,便有了诸多学问在里面。只要熬得住,便好。若是人生有了些沧桑以后,方懂得这熬,应是老、是禅;是慈悲的心意,是经年的等待。惟有像母亲那样岁月里熬成的美人,方能熬制出腊八粥独具的风味与甜美。说到底,这熬,亦是无言,是欢喜,是懂得。腊八到了,冬意已阑珊。白发苍苍的母亲又开始忙碌起来,颤巍巍地出去配好食材,用清水浸泡好,再用小火煨上,一趟趟打听着火候,硬是用她那满是青筋的笨拙的手,为我们端出一碗有滋有味的腊八粥来。喝着粥,听着母亲的唠叨,屋子里热气升腾着,氤氲着。无论过去多少年,依旧云烟缭绕般,在心头挥之不去。

腊八粥是普通的,它只是用几种简单的食材熬制出来的一碗粥而已。喝粥,是寻常人家再简朴不过的一道饭了。一碗粥,一日子,一人生。这种不事张扬的清淡与素简,才使人间的烟火日子过得更有滋味,更有念想。一窗四季,细数流年。岁月里,也惟有母亲,能陪我们阅尽世事的沧桑,看遍人生的风景。岁月催人老,红颜已迟暮。母亲始终不嗔不怨,淡然从容。隐在时光深处,慢慢地熬着,寂然地望着,柔韧地坚持着。为了这份熬,宁愿站成一棵老树,守在故乡的路口,即便已弯了身躯,在呜咽着乡愁的笛声里,也让一朵朵花开圆满春天,一片片叶子静美大地,熬成人生的醇厚与甜美。

佛陀说,每个人都是一粒佛的种子。被撒在人世间接受磨难,不断修炼,才能拂去心上的微尘,还内心以清明。就如这腊八粥的味道,各种食材混杂在一起,用心轻熬慢煮,便熬出含蕴着爱与暖的温软的粥来。这熬,便是一种沧桑的岁月,一种平淡的清欢。

七绝-祭灶

文/张培兰

浴罢芊手下厨房,和面烙馍闻麦香。
家宴小年忙祭灶,谢天谢地想爹娘。

今日喜庆过小年

文/李根乾

丑年腊月二十三,
北方又称过小年。
今年小年不一般,
数九寒天雪雨连。
气温降至零下三,
外加疫情人心乱。
多亏社会制度好,
物资丰富迎寅到。

作于 2022.1.25扶风

吟小年

文/杨烈焰

清扫除尘净厨间,
祭送灶君回宫天。
贡果灶干鲜香美,
汤浓肉酥面长宽。
西安解封心喜欢,
国泰民安迎新年。
战疫稳扎常态化,
征帆烈烈虎峰巅。

2022-01-25作于于扶风

小年喜乐

文/王鹏云

当时光的潮水漫过我们的华年,将我们推向岁月深处,世事凉薄浸染,高处不胜寒。一颗柔软的心,也在漫漫光阴中结了厚茧,有了伤痕;眉眼鬓边,也在世事沧桑中染了风霜,添了愁怨。 诗中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如今终于识得了什么叫愁绪万端,什么是挣扎郁闷,却欲语还休,将一腔心事交付冬的严寒。

不知谁说过:“人生就是一个历劫的过程。”总是有一重重的磨难,一层层的忧伤包裹着你,就像一颗洋葱,慢慢剥开它,总有一层刺激得你泪流满面。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唯愿你历经沧桑,依然温暖如初。

天有阴晴时,月有圆缺时。经历了人生的变故,生死离别,才让我们对所拥有的有了更多的珍惜,对生命有了更多的领悟。虽然也曾有过无奈和心酸,也曾有过迷茫和追问,但生命的弹性和韧性,给了我们足够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渐渐明白:人生就是在这一场场迎接,一次次告别中,日渐走向成熟,走向圆满。要在这一个过程中,把阳光播撒,把善良传递,把温暖传达。

网上说:“这是一个七嘴八舌的时代,希望你的内心足够强大。”生活中总有些惊风乱飐,细雨斜侵,伤得我们体无完肤,心灵流血,但是我们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相信冬天已至,春天还会远吗? 正因为我们曾经受过这样的痛楚,更让我们从心底尊崇真诚,敬重善良。我们不会为了名利,再去给他人设障;不会眼红他人取得的成绩,而去诋毁中伤。而是心怀善意,给他人以温暖,不让他人再经历这一切!

人生如戏台,上演着啼笑皆非的大戏,变幻多端的背景,复杂难测的人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挣扎郁闷、彷徨不安,让我们感叹道路坎坷,人生多艰。 既然无处可逃,就坦然面对吧!不经山重水复,哪得柳暗花明;不经寒凉彻骨,哪得扑鼻梅香。只要保持我们的本性,终会守得云开月明;只要相信美好、热爱生活,生活终会呈现出你想要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