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诗歌散文上刊作者:那五、张维、涅槃、娴念月、段道记、 张平 萧郎 王庆忠 昱奇 黄站英、葛万寿 流星 宋玉环 海笑 韩文 余贵 卢进国 张旭 褚向平 华伯均 云淡风轻
散文上刊作者:素人、宋宝林
古诗上刊作者:
①乔拖惠、②姜光成、③发达杰、④黄站英、⑤陈上凤、⑥小草、⑦段福存、⑧王学志、⑨冰花、⑩王功传、⑪刘贵良、⑫昱奇、⑬鲁桂华、⑭王瑞、⑮卢进国、⑯刘忠、⑰海笑、⑱陈源、⑲马振兴、⑳王振江、㉑兴扬、㉒淡墨文竹、㉓张旭清、㉔张树金、㉕上善若水、㉖广结良缘、张旭清、段福存、葛万寿、罗小莲、姜志柱、张金生、严新炎、张平、韩其平、兴扬、杨天鹏、马建勋
词上刊作者:
①、荒江野老屋②潘景逸、③江南居士、④马国玺、⑤王先国、⑥施逢友、
现代诗歌

小年
文/那五
小鸟自由的在天空飞翔
它累了——
总有一段旅途被陶罐收藏

小年(原创)
文/张维(河南)
带上收获和激情
用笔画灶神的微笑
把他送给热爱生活的人
冬,把一抹蓝天白云的影子投映在冰面
羡慕,让鱼儿偷享恬静
霎那间,她把发卷曲
惊艳时令
多存些对乡音乡情的感激
顺便带上我的风格
燃烧枯草,灰烬融入春的信息
用真,搭建的小屋
飘出丝丝缕缕香
却爱上值班的环卫工
于是,丢掉懒惰
腾出一片心思
清扫
爱的供养,不分年龄与国度
鞭炮,喜迎小年
笑声打造传奇
期盼那个春天的故事

小年(原创)
文/涅槃(天津)
冷风一吹再吹,这布满阳光的尘世
被高山大河支撑,浩远苍缈
此时,所有人都停下来
折一树枯枝,把柔软捆扎成心形
如月光般的扫帚,清除
日子里三寸厚的灰土
连同旧日的鸟鸣
灶塘足够大,以满腔烈焰
燃烧陈年旧事。荒草,落叶,凋谢的云朵
在轮回的路上,一步一步
飞向天堂
上苍会有一个手捻胡须的长者
一边闻着人间烟火
一边收拢浮垢

小年的思念
文/娴念月
故乡的小年
是母亲用桨洗的双手
晒出一幅又一幅
白卡琪布被里
挂满院落的右边
故乡的小年
是父亲的永久牌
自行车
穿过一串又一串糖糊芦
少年吃着那酸溜溜的冰点
满眼的喜欢
故乡的小年
是母亲做出
一叠又一叠的淸水挂面
就像我儿时的刘海
齐刷刷挂满了院子
的左边
故乡的小年
是姐姐用灵巧的小手
剪出一窗又一窗
鲤鱼戏龙珠
哪吒闹海
手下流出多少
童年的乐与安
故乡的小年
那些结着清水挂面
的长发
那个映着窗花的少女
那位嘴角上扬的少年
在我故乡的梦里
一次又一次上演
岁月荡起了
永久的思念

小年(原创)
文/段道记•河南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
小时候唱着
二十三祭灶官的歌谣
急切巴望母亲
赶快把祭灶饼烙好
奶奶说
有糖馅儿的饼
老灶爷吃了
嘴巴甜
让他老人家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孩童们不管这些
只知道祭灶饼好吃
只知道
过了小年
大年的味儿
一天比一天
浓重
蜜甜

小年的回味(原创)
文/张平(内蒙古)
时光荏苒 转瞬一年
流金岁月 世事变迁
一晃又到了腊月二十三
往事不停的在眼前浮现
记得母亲健在的那些年
每逢腊月二十三
热闹非凡
做一桌好菜好饭
家人团聚 喜地欢天
快快乐乐过小年
吃麻糖 拜灶王 敬苍天
古老的辞灶习俗一直没变
家里灶台后边
供奉着灶君的香炉碗
辞灶 母亲为灶君上香
摆上一碗清茶和几块麻糖
口里不停的念叨着:
灶王老爷嘴最甜 麻糖葫芦粘一粘
上天言好事 下届保平安
孩子们也都围在锅台前
跟着母亲大喊着:
腊月二十三,麻糖葫芦粘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辞完灶
每个孩子都能分到几块麻糖
吃在嘴里 酥脆香甜

买鸡(原创)
文/萧兆钧(重庆)
现在的鸡都是催出来的
不纯,貌似壮硕、威武……
但它们,到死,都不一定会
公鸡打鸣——
过年了
我想买一只地地道道
中国国籍,开了叫,说
家乡话,并且能
大鸣大放的……
市场上转悠了老半天了
一笼一笼的鸡都不说话或唱歌
它们沉默,我也跟着
沉默——
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

我在小年的站口守望(原创)
文/王庆忠
我站在小年的站口守望
等待着冬去春来的专列
等待着桃花盛开鸟语花香
伴我一起守望的
远不止我一个
而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和谐大家
五千啊
五千年的传统节日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这一天的早晨
清脆的爆竹
划破了天空的宁静
那爆竹响成一片惊天动地
神洲大地便在这爆竹声中不断地图腾
太阳露出温和而又慈祥的笑脸
喷薄涌出万丈光芒
让祖国的大地
一片光明
袅袅的炊烟徐徐上升
那是早晨煮饺子的烟火
人们心里铭记着这样的古训
谁家的烟囱先冒烟
谁家的高粱先红尖儿
勤劳朴实的中国人
摩拳擦掌铆足了干劲
开启新一轮的伟大航行
夜幕降临
万家灯火
爆竹再一次响成一片
是人们在辞灶
人间的灶王归天
上天言好事
天上的神仙下凡
下界保平安
氤氲瑞气满乾坤
天佑中华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小年(原创)
文/昱奇(辽宁)
小年到了
你为迎新扫房
你为庆贺
在拥挤的人群中抢购
这个年代 物质并不匮乏
长在河边的玉米
在入秋的雨中倒伏
长在高寒的白桦 伟岸笔直
我回头看了看来路
在那本旧挂历上
翻开艰辛的日子
扫去浮尘
走向彼岸的烟火

小年情歌(原创)
文/黄站英(河北)
来吧
小年
箭在弦上
枪已上膛
序幕业已拉开
春之乐章已经奏响
看吧
虎啸龙潭
威震八方
一颗心在澎湃
即将跃出胸膛
别迟疑
莫彷徨
战鼓已敲响
请将奋斗之歌
昼唱……
夜唱……
将每一粒种子深埋土壤
让每一滴汗水沁透芬芳
让每一朵花开璀璨
让每一颗稻谷金黄
让每一张脸庞绽开微笑
让幸福之泉在心中流淌
听吧……
是谁在反弹一把琵琶
将一曲情歌浅吟低唱
选一个月华如水的晚上
把一坛女儿红深埋在地下
把满腔炙热的情感
暂时雪藏……
夸父追日
已是美谈一桩
夜深人静
他也曾悄悄追赶月亮

小年(原创)
文/涅槃(天津)
冷风一吹再吹,这布满阳光的尘世
被高山大河支撑,浩远苍缈
此时,所有人都停下来
折一树枯枝,把柔软捆扎成心形
如月光般的扫帚,清除
日子里三寸厚的灰土
连同旧日的鸟鸣
灶塘足够大,以满腔烈焰
燃烧陈年旧事。荒草,落叶,凋谢的云朵
在轮回的路上,一步一步
飞向天堂
上苍会有一个手捻胡须的长者
一边闻着人间烟火
一边收拢浮垢

祭灶(原创)
文/葛万寿(甘肃)
祭灶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的历史传统节日
每年腊月二十三
是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十三日是小年
过了腊月二十三
新春整七天的说法
在这四九刺骨的天里
在极致萧瑟的寒风里
便嗅到了锅里过油菜的味道
那响亮的一挂鞭炮就迎娶了屋顶上的炊烟
春联已经写好
新衣已经买好
几朵鲜艳的花儿
也已经买好
那首诗谣也正在眼前炫耀
新年到
女子戴花小子要
还有脚下温软的枯草
也等待风信子的一声吆喝
春天就到了
草就快绿了

小年北(原创)
文/流星
日落渐延长
黑夜渐修短
外出家人紧归家
诸神述职已归班
村村寨寨祭灶忙
杀猪宰羊迎灶神
麦芽糖已出锅
爆米花已粘成型
北年一过除夕近
雪花飘尽春花开
草木伏寒盼春来
又是一年大交替
孩童欢喜迎北年
大年喜气已渐浓
花街灯初展
行人喜近身
年关近
年味浓
零散鞭炮声
喜庆小北年
随笔于2022.01.24.10:00

小年(原创)
文/宋玉环(辽宁)
小年,是老人们
进入腊月里便开始的盘算
是顺着小寒大寒的节拍
一直走向新年的门槛
是父亲母亲开始的张罗
是家乡的亲人一季季
等待与盼望的袅袅炊烟
是远在他乡的游子
提前预购好的车票
是电话微信里的一声声宽慰
是放下所有的忙碌
背起行囊赶在回家路上的
匆匆脚步
是乡里乡亲互相帮衬
杀年猪灌血肠
是大锅炖肉大碗喝酒
热气腾腾的杀猪菜的滋味
是商场菜巿场购物的人群
是大街小巷迎风飘扬的彩饰
是高高挂起的红灯笼
是贴在门上玻璃窗上的
红对联红窗花
是火红的小鞭炸响的一串串
越来越浓越来越近的年味
小年,你是
民俗是乡约是传承
是流淌在我华夏大地上
几千年的一道独有的风景
如今平安中国福满乾坤
小年里祭拜灶神洒扫尘土
以感恩之心膜拜圣明
虎年吉庆好日子越来越红火
请双手合十口念祈福
为太平盛世的祖国
送上至真至纯的年的虔诚
2022.1.24

小 年 随 笔
文/海笑(山西)
天渐长,夜渐短,
眨眼腊月二十三。
诸神述职归仙班,
人间喜事一串串。
喜降雪,战流感,
可恨猖獗有新冠。
麻糖糊嘴甜言翻,
如实汇报忠诚胆。
民心齐,党领班,
封城宅家少出山。
天人合一战妖冠,
风调雨顺佑平安。
年味浓,临佳节,
年年过年也稀罕。
休看街道花灯展,
年丰人安唯祈盼。

小年自语(原创)
文/韩文(辽宁)
小年是
大年的亲弟弟
被锁在了大寒里面
锁就锁呗
锁到死
咱也是大年的亲戚
一奶同胞
一个生在寒天
一个落到了春季
季节就是个王母娘娘
把俺哥俩
划拨出了一个年轮
哎!拨开就拨开吧
不拨开也未必比现在
更加圆满

小年(原创)
文/余贵(云南)
母亲年纪大了
小年还没开始
她就开始整理屋后的草
房前的雨沟
我倒期望起雨来
和草的茂盛
这样
她就不会对着远方
凝望很久
然后开始叹气
小年(原创)
文/张维(河南)
带上收获和激情
用笔画灶神的微笑
把他送给热爱生活的人
冬,把一抹蓝天白云的影子投映在冰面
羡慕,让鱼儿偷享恬静
霎那间,她把发卷曲
惊艳时令
多存些对乡音乡情的感激
顺便带上我的风格
燃烧枯草,灰烬融入春的信息
用真,搭建的小屋
飘出丝丝缕缕香
却爱上值班的环卫工
于是,丢掉懒惰
腾出一片心思
清扫
爱的供养,不分年龄与国度
鞭炮,喜迎小年
笑声打造传奇
期盼那个春天的故事

迎新年(原创)
文/卢进国(湖北监利)
瑞雪纷飞
华灯璀璨
腊近年开
大红灯笼高高悬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
水乡,充满着喜庆和祥和
牛年已去
虎年来临
结彩张灯贺新年
新的一年
新的气象
回忆逝水流年
半生忙碌
艰辛历尽
空负凌云志
如今,爆竹声声
响彻天际
红联年画美庭院
家家团聚笑声甜

飞雪漫天念故乡
文/张旭(河南)
小心翼翼的数着年轮
有点不知所措
儿时记忆中的心灵仙气
神余言外的乡音韵律
早以落成泥碾印痕
晕开的总是无尽相思
依窗遥望
雪花漫天
暮霭如云烟
平添一份恬雅心境
唤起的丝丝故乡情怀
索绕于心
伴着清凉的微风
放飞自己思绪
仿佛望见了
家乡的吹烟袅袅升起
咀嚼着妈妈的味道
流金岁月

回家过年
文/褚向平(河北)
很安静一个晚上
幽幽星子轻轻划着光绪
汽笛在深邃夜里
响了又响
远山忽然觉得更远
近水忽然间
流出了暖意
我把今冬最洁白的
一场雪 准备留给北方
留在同你烟火一季的
异乡 整理好俗世躯体
打开久违欢喜
对着故乡的名字
反复 反复 自言自语
我说过借有弧度的柳枝
将往事掸净 这个时候
要高高举起
尽快让它吐出春絮
2022、1、23

新年(原创)
文/华伯均(四川)
新年的钟声翱翔在广袤的大地 灿烂的星空
一个巨人的双手托举钟声
欢呼吉祥 如意
迎新年 庆新年 血液在肌肤里奔流 沸腾
咆哮在祖国的万里山河
春之音 春之声
一个秀丽的春姑娘唱着优美的歌声
款款向我们走来
春天的嫩绿在深情的歌声中萌发
雀跃的歌声在新年中茂盛 开花
漫过江河
漫过千山
漫过万家
小年(原创)
文/云淡风轻(辽宁)
听一听秧歌的调调
看一看忙碌的脚步
品一品年糕的醇香
翻一翻日历是小年
斟一杯陈年的老窖
上一碗香糯的米饭
点一柱檀堂的高香
敬一敬灶王保平安

小年
——致灶神
文/老白杨
灶王爷
明天 您就要回天宫
向天帝汇报
我告诉您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
人家
瓦屋 土灶
一家人过着平常的生活
所吃的饭食
全是自己在土地上
种植的水稻 小麦
与高粱
菜肴 全是自家菜园
种的白菜与萝卜
猪 感染了非洲瘟疫
请您原谅
平时敬奉您的
只能是这些粗肴
您莫责怪
灶王爷
明天 您就要回天宫
向天帝汇报
我是一户勤劳节俭的人家
我不曾偷懒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平时的生活 从不奢侈
请您如实汇报
我虽已脱贫 但也没有
富裕
如果 天帝追问
您千万不要上交一些
虚假数据
我向您保证 在新的一年
我会安分守已地
活着

散文
写在小年(原创)
文/黄站英(河北)
小年将至。不管你是满怀期许,还是心怀忐忑,听——小年的脚步声近了,那就满怀祝福吧,满怀憧憬。
每个人在这个时候都难免回望,回望来时路,回望一年之中的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人生的每一步,都如同在生活的履历表中盖上的一个章,或浓或淡,或轻或重。有些人来了,有些人已经离开,那就看淡一些吧,有些事情,有些人,如同握在手里的一团沙,攥得越紧,失去的越快。有的人激扬奋进,有的人消沉失落,那就让努力的人更加努力,让消沉的人重新振奋。
时光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这是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一件事。那就让这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在我这里,在你那里都焕发出光芒,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我从不期许来生。即使有来世的话,相爱的人也未必重逢。我愿享受当下,做喜欢的事,爱喜欢的人,真诚的度过每一分钟。人生中踏出的每一步啊——真的都算数。我愿意自己踏出每一步,都更稳健一些,也更轻盈一些。人生不可能都如期许中那样圆满,但我想在无奈之中焕发出光彩,为别人,更为自己。
之前我写过,《人生从50岁开始》,父亲调侃说,“那我的人生从80岁开始啊……”,我笑的很开心,眼里涌出泪花来,记得当时我握紧了爸爸的手,“人生从啥时候开始都不晚”,这句话至今还在耳畔回响。
我热爱文字,但不擅长心灵鸡汤。我只想用心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歌颂者,或以眼泪,或以歌唱。人生如诗,愿我的人生里,写满了精美的诗行,愿我的文字犹如暗夜里的一道光,让孤单的人不再孤单, 也为伊人把前路照亮……
最后,借用段福存老师的一句话:各献萤光,辽西辉煌,共勉。

年的趣味
文 /宋宝林
一年一年又一年,
金牛摆尾辞旧岁
银虎生威迎福来
儿时的歌谣:“过年了过年了,姑娘要花,小子买炮……”耳熟能详的童谣渐渐的被人们淡忘了。
然而,正值大寒隆冬季节,迎来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从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开始准备置办“年货”了,从此也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二十三也是”灶王爷”上天宫汇报一年来的工作,人们烧香祈祷“灶王爷”要:上天言好事,人间降吉祥。
童年时期的我,每当过年赶年集时,便和伙伴们步行抄小路或者地里过,去赶“年集”,“年集”上人们选购着精心挑选着“年货",过去的“年集”市场上并不富裕,就拿红红的“对联”说来,没有现在集市上丰富样品繁多,单调的对联小摊廖廖无几,然而,为了图省个钱,就去往现写现卖的地方,人们围在一个桌子旁,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书法名人,挥舞着手中毛笔,写着一幅幅对联,你一幅他幅的把墨水未干的大红对联抢个精光。
"年集”大街的另一端,卖炮的炮桌子摆开了一字长蛇阵,比赛着自个的炮响,看谁的炮声响、脆。尤其是当时有名的段庄“段老劲”的鞭炮,是一挂接一挂点响,又一挂一挂的被抢买走了。“段老劲”用粗广沙哑的声音大喊着:走过的,路过的,看看段庄“段老劲"的鞭炮响不响,唉,买炮的过来了,点完了就等于卖完了等等和一些并不文明的喊声,招来了众多的买炮人及围观者,那真是里三层外三层。
过了小年后就剩下五、七、十的侯村集,集上人潮拥挤,姑娘、小伙、老头、老太太们选购着只有过年时才舍得买的新衣服,大街上小摊前,拥挤的人们和自行车铃声,小商贩的吆喝声响彻在集市上空,一声高过一声,年末岁尾了买年货的闲赶集凑热闹的,真是人山人海红红火火。
年,如期而至,家家户户也都在炖肉。过去,社会经济落后收入底,干了一年才分个二、三百块钱,而劳动力少出工率底的农户甚至还往生产队里交粮(注,当时称为拨钱),过年时只舍得割几斤肉,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炖炖,家家割得肉不算多但远远便飘来炖肉的香味。
邻居二娃家有二个孩子,大的叫门墩,老二叫门拴,不大不小也都十二、三岁了,但也能替家里大人干点现成活了。这天,二娃往集上买“年货”去了,二娃的媳妇一个人在家蒸馒头忙的是焦头烂额。这时二娃媳妇就让门墩、门拴一个去外面背柴火,一个管烧火蒸馒头,老大门墩一心想着干完活去找伙伴们玩,慌里慌张把揉好的馒头放到锅里去玩了,老二门拴就点着柴火就烧火。火烧到点了也就出去玩了,最后,二娃媳妇掀锅盖拾馒头时便傻了眼,滿满一锅白馒头烧成一锅黑馒头,两个孩子没往锅里添水,吃饭时二娃媳妇把二个孩子臭打一顿,一个说管背柴火,一个说管烧火,个个说的理直气壮蛮有理由,弄懂二娃媳哭笑不得。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提起二娃家过年蒸成黑馒的事,人们仍捧服大笑。

古诗

七绝·小年(新韵)
文/乔拖惠(山西)
年关将至盼团圆,众友亲朋互访谈。
叙旧嘘寒诸愿遂,迎新问暖百祥安。

小年 (古风)
文/姜光成(高山流水)
漫步柳岸盼鸟啼,玉蝶飞舞耀眼迷。
小年来时春不远,眺望归雁心有思。

七律.小年咏 (新韵)
文/发达杰 (湖南)
子夜难眠擘画精,绸缪团聚饭隆丰。
烧鸡腊肉如何配,海味山珍怎样烹。
饮料三瓶开胃口,茅台两碗醉长空。
钟鸣鼎沸皇王晏,渗入寻常百姓中。

小年随吟(古风)
文/黄站英(河北)
金牛岁尾话小年,屏息凝神谱佳篇。
雪舞银河映心曲,虎啸龙吟震山川。
小年牵大年
文/陈上凤(福建)
春梦如何好费猜,小年牵着大年来。
眼前还是寒冬景,三月桃花漾两腮。

七律·小年
文/小草(长春)
残腊梅红隼厉翔,春来瑞雪小年忙。
丑牛辞旧千家送。寅虎迎新万户香。
祈福麻糖甜灶主,除尘祭饺暖仙皇。
吉祥快乐朝朝顺,雨润风调岁岁强。
七绝:小年
文/段福存(山东)
喜地欢天过小年,梅花冒雪弄姿妍。
曾经岁月风和雨,乐借清香赋雅篇。

七律 .送灶爷(原创)
文/王学志(廣州)
火燎烟熏一正年,灶爷馭马返南天。
新醅斟满送君走,秀句何妨咏几篇。
丹桂醉魂容好处,糖瓜甜味美心田。
廷前对帝言佳事,普降吉祥佑万千。

七律.小岁邀霞唤瑞年
文/冰花
大寒赐玉吻秦川,小岁邀霞唤瑞年。
幸得龙王临社祀,故将垄野复脂胭。
钟楼鼎韵康民宅,雁塔烟凝绿福田。
渭水汤汤吟好运,长安沁沁待团圆。
2022.1.24

七律.祭灶
文/冰花
信仰无神祭灶君,小民大腹食祈殷。
三餐一枕谁人笑?泥碗金盆盛素荤。
诗圣可悲终饿逝,国王遗恨胀亡坟。
持循莫怠勤龛日,带病焚香祷宅欣。
2022.1.24

七绝. 辛丑冬 写在“小年”
文/王功传
和风总把韵携来,放在诗中仔细裁。
期与东君茶一盏,凡心拂去旧尘埃。

小年祭灶
文/刘贵良(山西)
岁逢腊月二十三,灶君述职把天还。
默祷送神言吉事,胶牙糖糕食为天。
盛世中华人心暖,振兴乡村谋发展。
苍天有慈家国旺,锦绣山河皆诗篇。

小年心愿(古风)
文/昱奇
煮酒焚香拜灶仙,皇朝殿上述真言。
新春莫把归期误,期待良方灭新冠。

小年(古风)
文/鲁桂华(北京)
拈笔酿诗逢小年,雪花漫舞缀满天
春回大地掩不住,佳节味香溢门边
2022年1月24日

七绝 恭祝小年
文/王瑞(山东)
今日农家是小年,满门喜气福盈天。
遥恭亲友皆安顺,煮酒烹茶夜未眠。

七绝.小年(中华新韵)
文/卢进国(湖北监利)
鞭炮声声年幕换,除尘敬灶洗陈颜。
虎来牛去知春早,福禄齐迎喜气连。

小年
文/刘忠
朔风吹灿梅蕊寒,祭灶蒸糕又小年。
烈酒燃鞭腊欲尽,春风怜悯唤蛰蝉。

小 年 随 笔
文/海笑(山西)
天渐长,夜渐短,眨眼腊月二十三。
诸神述职归仙班,人间喜事一串串。
喜降雪,战流感,可恨猖獗有新冠。
麻糖糊嘴甜言翻,如实汇报忠诚胆。
民心齐,党领班,封城宅家少出山。
天人合一战妖冠,风调雨顺佑平安。
年味浓,临佳节,年年过年也稀罕。
休看街道花灯展,年丰人安唯祈盼。

小年
文/陈源
酌酒烧香拜灶神,乞求玉帝尽皇恩。
风调雨顺民安乐,地利人和万事新。

七律•小年
文/马振兴(山居隐士)
星稀月缺待春阳,六出漂浮染素妆。
户户鸣鞭烧祭马,村村清道扫祠堂。
寒风有意催梅萎,瑞雪无缘啜麦香。
聊赖灶神言好事,天公莫吝送嘉祥。

七绝 • 小年即景
文/王振江(大连)
新梅瑞雪吐峥嵘,满处烟花喜气盈。
抖落尘埃辞旧岁,欣闻虎啸报春声。

七律.喜迎新年(新韵)
文/兴扬(贵州遵义)
年味浓浓洒翠微,红梅朵朵报春归。
花争福祉盈天映,柳竞吉祥满岸垂。
巧手剪出芳草笑,心灵引至紫蝶飞。
开门迎瑞情怀荡,祝酒言欢频举杯。

小年(古风)
文/淡墨文竹
岁寒奏请灶神王,瓜果芝麻皆麦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祭完先命小娃尝 。

七绝·灶君
文/张旭清
那位神仙比灶君,家家庇佑最辛勤。
可怜一个星期假,述职天宫万里云。

七律 .小年吟
文/张树金(辽宁)
好酒开坛慢品尝,大锅炖肉满天香。
家家院内驱尘土,户户门前祭灶王。
除旧应祈瘟疫退,布新还望彩灯扬。
小年暂且茗茶饮,午夜团圆再举觞。

小年(新韵)
文/上善若水(河北)
腊月小年冬岁尾,除尘敬灶果瓜鲜。
迎新鞭炮传祥瑞,剪纸窗花喜气添。
陆续回乡游子返,阖家团聚笑欢颜。
老牛解甲归田隐,寅虎携春锦绣山。

【七律】灶神
文/广结良缘
平生也算一神仙,四季惟今可禀天。
满面烟熏担给养,浑身油腻受熬煎。
尽期万句和颜话,谁舍半文封口钱?
看透人间铿吝色,抹糖至哑不能宣。

七绝·小年
文/张旭清
大雪诗情落九州,张家欢喜李家愁。
灶君今日天宫赶,客地人多问去留。

七绝:小年
段福存(山东)
牛离虎至雪清尘,辞灶家家焕奕新。
饮酒欢歌吟盛世,畅谈美景笑声频。

七律,祭 灶
文/葛万寿《甘肃》
祭灶厨房动玉鞭,敬香礼品入寥天。
一壶陈酒三分醉,思念乡愁两地牵。
咏句诗词听耳后,逐新宿愿秦庭前。
祝君时代沉吟久,开创云中望空烟。

小年祭灶
罗小连
今逢岁杪大除尘,供品齐全祭灶神。
祈愿来年交好运,平安顺利喜增薪。

投稿:
七律 小年感怀
姜志柱(呼伦贝尔市)
日月穿梭到小年,灶神述职送青天。
除尘扫垢消瘟疫,敬酒焚香祭祖先。
靓女商城频购货,贤翁陋室写春联。
金牛奋进悠然去,玉虎辛勤筑梦圆!
2022.01.25.

五绝·小年
张金生
北国已登台,南方隔日来。
同心中国节,风俗不同裁。

七律 过年(新韵)
文/严新炎
祥云邀月喜迎春,紫气升腾一色新。
共饮屠苏言百味,同尝肴馔说杂陈。
江南大地欢歌舞,塞北家园笑语频。
多彩烟花光璀璨,观屏守岁话温馨。

七律(平水韵.一先.平起首句押韵)
祭灶王(原创)
文/张平(内蒙古)
又逢腊月过新年,结彩张灯放礼鞭。
天上四时春作首,人间五祀祭为先。
燃香供果亲家主,煮酒除尘送灶仙。
跪拜回宫言好事,恭迎下界保安然。

投稿辽西
七律·过小年
文/韩其平
渐进新春舍院香,小年已至净厅堂。
翻腾水饺含情义,恭敬精神祭灶王。
雪片纷飞游子返,孩童嬉闹大人忙。
回宫复命传佳话,天地之间瑞气扬。

七律 小年 新韵
文/兴扬(贵州遵义)
冰消雪化岁华新,松立寒崖托彩云。
几树红梅迎旭日,满庭芳草洒缤纷。
烟花束束祥光罩,炮竹声声紫气临。
传统文明垂史画,除尘祭灶贺吉祯。

七绝 小年
杨天鹏
韶光临隐隐,启幕入新年。
灶祭丰穰岁,尘除晴朗天。
上言何必蜜,正意可同仙。
秉烛烹村酒,漫斟读圣贤。

投稿
七律•小年随笔
马建勋(河南安阳)
腊月将除祭灶王,祈年吉运得安康。
黄昏恭敬燃香烛,半夜虔诚摆果糖。
今日升天多报好,新元返里满携祥。
千家游子回家聚,但等春风共举觞。

词
浣溪沙.小年有记
文/荒江野老屋
腊月欣临二十三,除尘庭室洁神龛,鸡鱼足库酒千坛。
小子沽书沽响炮,女娃买纸买新衫。双双喜鹊印窗帘。

渔家傲. 剪 纸 (新韵)
文/潘景义
但见剪刀春画做,龙翔凤舞镂空落。艺秀民间方寸阔,高手火,传承百年花一朵。
红纸心裁福倒卧,去繁化简金鱼硕。谁道奇葩皆是错?请看我,冬窗已被蜂敲破!

西江月.日暮柳湾(柳永体)
文/江南居士
翠柳婆娑岩麓,扁舟摇曳河湾。双栖紫燕正甜言,水榭箫声笛管。
人老修身养性,体虚进补寻欢。时来此处度余年,足矣心愉神焕。

唐多令•小年(刘过体)
文/马国玺
白雪落乾坤,小年飘瑞云。吃糖瓜、祭灶除尘。岁岁年年都若此,求祥瑞、庇家门。
下界佑凡尘,上天把善陈。叹灶王、何苦何辛。雨顺风调民所愿,天作主、可由人?

鹧鸪天•小年畅想
文/ 王先国(安徽含山)
腊月黄天过小年,太阳高照吉祥延。
扫尘拖地除蛛网,祭灶恭神冀美言。
迎新岁,喜心田,神州画境展娇妍。
风光旖旎春波荡,玉虎登场震宇寰。
注:晏几道 词体。

卜算子•咏小年
文/施逢友(湖北)
小年灶神回,承俗崇夸绩,辛苦常年管吃喝,敬仰身躬必。
荣宅旺兆头,遵守规祥吉。天善人良家兴旺,共协齐心力。

【辽西大地】组织成员
主席:张平
社长:喀左梅子
副社长:岁月如歌
秘书长:素人
副秘书长:春韵
辽西大地文学社编辑部
主任:张平
编辑:张平、春韵、素人
审核:日月星辰
栏目顾问:雨中的吉他,鲁桂华
主编:昱奇
制作:昱奇
群规执行委员:张平、春韵、素人、陈杰
精英主播团队
团长:静远
副团长:沐达情怀
主播:静远,沐达情怀、虹、罗援鲜、心静、依旧、花开有声、心里的鱼、馨蕊、梦露、风云、徐静波、车行万里、一帆风顺_贺强、杰克
【辽西大地】投稿须知
一
所投作品须原创首发,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二
作品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三
所投作品经审核后七日内发表,作者要留好底稿。审核不合格的作品,七日内没有发表,不另行通知。作者自行处理
四
刊发在辽西大地公众号的作品:
作品发出七天,赞赏超过10元,按比例发给作者和朗诵报酬。
五
刊发在都市头条的作品
作品发出七天,赞赏超过20元,按比例发给作者和朗诵报酬。
六
合辑赞赏和作品发出七天后的赞赏,留作平台费用
七
投格律诗的的作者要符合格律要求。不符合格律要求的作品标为古风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