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的年夜饭》
文 / 罗建荣
编辑制作朗诵/慧觉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春夏秋冬,四季年轮,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就到来了,岁月就像小溪流水,总是无声无息中流逝着,春天是寒冬腊月里最美好的憧憬,春风它吹来了春天的气息,春天给了人们无尽的期待与希望,随着春风轻拂面,民族传统节日农历春节即将到来,在新华字典里,团圆是一个美妙的词汇,它和幸福、欢聚紧密相连,形影相随。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回家的路上,老百姓常言说的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在天涯海角还是在外漂泊打工,一票再难求也要回家过年,妻儿老小陪着父母一起过大年,欢天喜地吃年夜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小年一过,年味越来越浓,丰盛的美餐年夜饭,离不开鸡鸭鱼肉,也许因为每家每户的每次团圆总离不开美食的陪伴,年夜饭理所当然地就成为国人一年中最难得的欢聚团圆时刻。

随着春节越来越近,过年的气氛也开始变得浓烈起来,超市中的糖果、瓜子,集市上的春联、挂历,处处充满着年味,千家万户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对中国人来说,过年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从腊月初八到小年,从除夕夜到正月十五,热闹非凡,文化美食传统代代相传。年前的日子,家里的主妇们都要办年货,做年糕,买年画。

除夕这天,男人们祭过先人,拜了神灵,贴起春联,接到财神后,象征团圆的年夜饭就该隆重登场了。年夜饭菜非常丰盛,合家团聚,围坐在桌子旁,共吃年夜饭,享受着满桌的佳肴盛宴,桌上有火锅、热炒、凉菜、点心,火锅象征着红红火火,鱼肉象征着年年有余。没过多时,桌上便摆上了鲜亮的蒜苔炒肉、金黄的干椒土豆丝、脆香酥膨的炸品、萝卜排骨汤、酱香鲈鱼、“全聚德”烤鸭、醋浇蒜泥牛肉、红烧肉、色泽鲜艳辣子鸡、金黄酥脆的年糕…… 还有一大盘象征吉祥如意、喜庆团圆,招财进宝的水饺。

丰盛的饭菜组成了一桌饕餮盛宴,一家人按长幼顺序围坐在一起,在看春晚、品尝佳肴的同时,长辈祝孩子们来年学习进步、工作顺利,晚辈给长辈拜年祝寿,斟满酒,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最温馨的时刻。过年就这样,丰满了记忆,苍老了容颜,迎来了春光,送走了冬寒。除夕万家灯火之时,在祥和的氛围中,人们准备吃年夜饭,看春晚。

吃年饭时,也少不了吉祥如意的水果,桂圆也叫“龙眼”,之所以过年家里摆桂圆,因为桂圆有“贵气圆满”的意思,所以大年初一家里摆上一小盘,寓意特别好,而且新鲜的桂圆香甜多汁,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全家人吃。另一种水果火龙果,像征着红红火火。火龙果色泽艳红,喜庆的红色特别适合过年过节的气氛,有着”红红火火“的美好的寓意,且火龙果富含粗纤维,在春节过年大鱼大肉吃得过多,吃点火龙果能帮助消化,解除油腻。

除夕这一天是十分重要的,除夕是指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

在除夕之夜,吃年夜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习俗,一家人团聚,到了傍晚时分,只见客厅里面灯火辉煌,到处挂满了红灯笼,一个个大红中国结,墨香飘逸的春联,好一份过年的喜气洋洋的气派。

年夜饭,是家庭和谐相处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这种品质促使一家人的关系更为紧密。新年新气象,新的里程起步,让我们荡起梦想的风帆,在新时光的页笺上,写下美好的心愿,向着新目标扬帆起航……随着新年钟声敲响,耳边又传来优美旋律的歌声,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祝愿祖国好,国泰民安,家庭和睦,幸福生活万年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