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稿
郭淑萍诗集《路过人间》荣获中国诗歌春晚2021年度全国十佳诗集奖
作者:释圣静
日前,陕西籍女诗人郭淑萍的第二部诗集《路过人间》被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授予“2021年度全国十佳诗集”称号,细细品读《路过人间》,深刻隽永,修辞迥异,,实至名归。
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著名诗人、辞赋家屈金星说,郭淑萍的《路过人间》是2021年度全国十佳诗集中唯一集爱情与禅学于一体的诗集。郭淑萍的诗整体旨向宏阔,构思天马行空,思想独树一帜。她的行文痛感强烈,布局奇特,禅意与红尘的携手,哲思与天分的匹配,可谓是黑白分明的框架,恰到好处的断层。犹如大街上一群人都在晾晒自己的幸福,遍体的雍容华贵,满口的物华天宝,而就在这个时候,郭淑萍双手捧着自己血淋淋的心,口念弥陀,身着红妆,出现在众人面前......因此,她的成功不可复制,她的格局独一无二。
诗人郭淑萍,笔名丛林小鹿,70年代生于陕西省咸阳市,自幼家境贫寒,惟靠自学和天分一路栉风沐雨,砥砺至今,刚一出道就惊艳诗坛。2018年出版第一部个人诗集《白狐》,引起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和強烈反响,可谓是一举成名。成名后的她为人低调,谦和,不结党营私,不人云亦云,唯醉心于诗歌创作。郭淑萍现任中国自贸区大秦文学院副院长,未央区程海文学书画院秘书长兼副院长,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常务副总编,多家纸刊及网刊顾问。作品入选《诗刊》《人民日报》《延河》《陕西日报》《世界日报》《海华都市报》《台湾时报》《东北亚新闻报》《洛城诗刊》《中国当代诗歌精选精译》《世界诗坛》《新大陆诗刊》《当代诗歌地理精品年选》《中国日报》等一百多种国内外知名杂志报刊。著有诗集《白狐》《路过人间》。
《路过人间》由著名作家、陕军东征五虎将之一的程海老师做序;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老师做评;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书中择录了郭淑萍近两年来以诗叙写的心路历程、红尘摆渡以及灵魂感悟。全书共分三辑,第一辑《路过人间》,作者以一个红尘浪子的身份,游曳于尘世的大染缸中之我思,我见,我闻,生旦净丑,黑白分明,无掩无藏,和盘托出。第二辑《槛外红莲》,此辑主要是禅诗,是一个身在红尘心怀信仰的凡夫俗子对世俗世事的觉察,感悟,参破,和大胆的自我剖析,自度度人,自觉觉他。第三辑《大化合和》有亲情的润泽,爱情的浅唱,亦有乡情的铺设,更有灵魂的顿悟,精神的张驰。《路过人间》是从作者两年间600多首诗中优选出的180首精粹,作品均以小见大,捕捉瞬间灵感,爆发寸寸心声,勾勒亦真亦幻的诗境诗情。并以此为藤,开花结果,呈现一个红尘浪子在人间的喜怒哀乐,恩怨情愁。在经历了千百次的打磨后,终于付梓问世,以此回报大家长期以来的厚爱和鼓励。
著名作家、陕军东征五虎将之一的程海先生在《路过人间》序言中写道:“郭淑萍其人,高挑个儿,红颜峻目,若江湖女侠。酷爱写诗,如李贺贾岛,潜于诗,醉于诗,呕心沥血,却甘之如饴。但独立独行,泛泛的聚会,不去;平庸的饭局,不去;暧昧的相约,不去;芜杂的采风,不去。她真是误入人间,只爱写诗,自吟自乐,自歌自醺,却厌虚名。一个人的江湖,竟玩得风生水起,龙蛇夭矫。
她是天生的诗人,她是上天以躯体的形式降生人间的诗灵。她的诗如她的人,孤独,倔强,如独峰,如绝壁,如断鸿,如瀑布,飞流直下,卓尔不群。别人写诗模仿名家,她只需模仿自己心灵就行了。
读郭淑萍的诗,你会很快陷于一种诗意的微醺之中。是春风,是鲜花,是清泉,也是烈酒。你会回归人性的本初,回归童稚的无邪,回归故乡,回归爱恋,回归酣梦,回归微笑,回归旷达,甚至你还会回归对假恶丑的愤怒,对真善美的礼赞和膜拜!
诗是沐浴灵魂的净水,晶莹,温润,无尘。
郭淑萍说她:‘沉默,多刺,有毒。’又说:‘我是红尘乞讨的浪子,谁遇见,都是个错。’还在诗中说自己:‘在七彩的虹下,迎面一个魔鬼般的独行天使!’别的诗人,总是极力地粉饰自己,美化自己,而她却是不顾一切的,大尺度地贬低自己,丑化自己。她撕毁了一切面具和伪饰,常常以恶和魔的姿态面对读者,但这反倒证实了她的赤诚,她的坦荡,也证实了她的独特和她的别开生面......”
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先生在写给郭淑萍诗集《路过人间》的评论中说:“郭淑萍是陕西乃至中国诗坛一颗耀眼的星辰。她的诗与众不同,有骨感,有硬度,有情义,有正常人的欲望,有苦难感。但她的苦难,被一种宗教的东西深深地隐藏着。对于写作,人生,文学,宗教具有终极高度的意义。她不像一般的写作者,将自己层层包裹,用另一副面孔,面对大众。她是将自己内心的世界,彻底的打开,有真情,有真义,有赤诚的思想怀抱。她的诗,给人一种女性的妩媚,又有一种野性的狂放。她的诗作里面,人格里面,有剑侠的坚硬和凛然,有以卵击石的勇猛与节烈,有灵魂撕裂的疼痛与果敢。冲击、碰撞、像电光石火一般,直击人的灵魂。理性与感性的冲突,灵与肉的冲突,地狱与人间的冲撞,水与火的交融。她的诗意象宏大、生猛、热烈、缠绵、冷艳,有迸溅般的热情。有坚定的生命感,守人神之间,猛士与修女之间,那种对立,那种冲击力,浩瀚而尖锐......
诗集《路过人间》让我重新思考关于诗的意义与价值:它不是诗人的经历和世事的复制和还原,也不是对自己的失意和不幸、痛苦的叙说;更不是将要讲的长句缩短,以隐匿自己不堪的人生真相;它是人生漫长瞬间一个又一个的心灵感悟,是流动的情感的艰难赋形,是庸常生活意义的追寻和提炼,是放射迸溅的心灵之花,是燃烧着的生命之光,是人对肉身生活的突围,是对凡庸生活的抗争,是在世俗人生中对于非世俗意义的寻找和迷茫......郭淑萍的诗极尽了一个身子已经被社会和人生安顿了位置,但灵魂之火却难以熄灭的中年女性的生命状态:从她的诗中还可以看出:理智判断和情感判断在打斗,在纠结。正是在这放弃和抗争,日常和奇迹,希望和失望之中,敏感着生命如花般的美丽,如花般的开放与凋谢。在黑暗与痛苦中寻找着哪怕点滴的绿色与光亮。”
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后,郭淑萍说:“非常感谢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对我诗歌的高度肯定和认可,感恩你们的鼓励。写作虽然辛苦,但也让我自豪,觉得自己不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感谢这一路陪伴我支持我的所有文友、老师,亲人,是你们的不离不弃成就了我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诗歌是一种突发,而不是一场预谋,它是瞬间灵感的爆发与捕捉,是思想的触动与躯体的书写,而不是简单的分行,平铺直叙的营造。往后余生,我将持之以恒的投身创作,让自己的生命在文学的天地火花飞溅,魅力四射。”
中国诗歌春晚创办于2015年春节前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备案,中国诗歌春晚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朗诵艺术团等联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圆点直播等媒体直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新闻社等数百家主流媒体曾进行过报道,累计辐射数亿人次。中国诗歌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界的一个品牌。每届中国诗歌春晚都推出年度诗歌、诗词、辞赋等各种奖项,备受诗歌界关注。
2022.1.22于山西太原崇善寺
作者简介:
释圣静,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心理咨询师。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西部散文选刊》顾问。【月印无心】文化总编。美国华诗会主办的《诗殿堂》诗刊(汉英双语)头条主编,《中国文学》副主编。中诗论坛微诗版副主任编辑。湖南《三湘文学》杂志社总编辑。山东《黄河文艺》副总编辑。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
诗词精选
六字诗
文/邹中海
人生难得有梦,半世风雨浮华。
怎奈性情难改,常常仗剑天涯。
昨夜和哥几个,相聚老宅人家。
谈起文坛轶事,内心明鉴如花。
一一写于2022年1月24日
作者为《三湘文学》杂志社创建者。
赴万青松邀聚后书此
万龙生
阳台上搭建玻璃钢雨篷
篷顶上爬满柔韧的藤蔓
我们在篷下悠闲地品茗
把万氏久远的历史畅谈
已到了一年最冷的四九
可这方天地却春意浓浓
永世不改的亲情在心头
迎春的鞭炮已震响长空
主人不愧是咱家的青松
迎春的雅聚才春意浓浓
2022.1.24凌晨
[沪上冬春游028]
阅读,遇见上海
沈 学 印
来过1925
这次又来1925
1925原是商务印书馆的虹口分店
老旧址就是这幢楼房
保留至今使用至今
挂牌虽是个商务印书馆
可实际都是个网红打卡地名声远播海外
一个陈云曾在这里领导武装起义
罢工运动把虹口搅动的风起云涌
我在这里遇见陈云
更为有缘的是不曾遇见的上海
比如上海老味道 上海老唱腔 上海老字号
比如上海广度 上海深度 上海宽度
比如上海文学地图 上海里弄地图 上海建筑地图
比如上海师傅 上海闺秀 上海表情
上海四十年的故事 上海永不拓宽的马路 上海的里弄楼藏风云
在闲话上海中发现新上海
在走进上海里阅读老上海
上海海派融汇贯通
上海海纳洋为中用
传承基因家国情怀
碰撞交融雨化春风
感悟红色红动申城
立足百年只征朝夕
启步路上不忘初衷
永立潮头圆梦复兴
我在1925忘情浏览
也在这个书馆做3签到报名
我是1925的读者
也是1925的未来作者
我是1925的粉丝
也是1925的编外员工
我对书馆产生浓浓的情感
我对书屋产生深深的信赖
来过一次就情迷于此
这次重来又缘结上海
如果下次还来
我会情定终身别恋上海
一往情深深几许
浦江夕照照心泓
无论我是回到故园还是留在海上
无论我是匆匆过客还是未来的海派
都会成为书屋的一块红砖
或书海中的一朵小花
眷恋在这幢红色印迹的记忆里心怀暖意铭记始终
(2022年1月21日早7点/07分于上海市金山区石化金山世纪城2335弄24号502室金山大道与蒙山路口交叉处近城市沙滩及金山嘴渔村公交石梅线站点处)
无锡
文/钱智伟
有没有锡不重要
王翦王莽的事
锡山还在,山顶的龙光塔也没说
哪位在吟“风声雨声读书声”?
阿福阿喜都戴上口罩
穿城而过的运河水悠悠
阿炳的二胡曲也悠悠
我和两个老叟喝茶、赏梅
聊聊“家事国事天下事”
流逝
文/钱智伟
他不识五谷,与少正卯争徒弟
“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
自那个焚书坑儒的老板给他起了个“衍圣公”的绰号起
就坐在了云端,不用再到处投简历
不用再跑人才市场,不用再厚着脸皮学毛遂
直到后来白山黑水来的董事长都拜他为“大成至圣先师”呢
我说:先生,你一直坐着,也累了吧
他说他没坐呀,一直跟着你们走,都走了两千五百多年了
小雪人
文/钱智伟
江南的雪不多见
看到这题想到《中诗简牍》
想到《诗歌与生活》
想到那首《题小雪人在小巷图》
“大写意枯笔刷来的老墙
墨尽处一段留白
他年烟雨时分
谁会在这里
遇见
洇出的人形”
发电
文/侯培云
若是憋尿能发电就好了
太多人忙于挣钱顾不上方便
体内建一座微型发电站
让身体真正成为革命的本钱
若是脉搏、呼吸能发电则甚好
快慢三月
文/侯培云
当我们的孩子跟母亲断开了脐带
他就一直在时间的暗河里漂
常常会有脚不着地的感觉
当他想要表达三月
问他是哪个三月
他支吾半天,就过得快的吧好像
再问他的三月有没有桃花
不知道。没想过
人体更成了摇钱树
眨眼,说话,流汗,做梦
咀嚼,胃肠蠕动……
仅能发弱电?那也中!
看水
文/侯培云
看它激灵奔跑,情不能禁
看它贪心照影,却无意成像
看它释放清凉扛过烈日
看它积寒成冰,看它运凌为汛
看细波粼粼,看白浪滔天
看它群山万壑,看它百舸争流
看它呼啸着占领所有低地
继而包围山头,拿下高点
有时涨成猛兽,有时缩作虫蚁
硬到与锤头换位,软得微风起了皱
岁月里的水软硬兼之
上善是它,善下是它
看它至清无鱼,看它犯浑多货
看它吟风弄月,看它表静流深
看千湖瑟瑟万江红
还看潮与汐
喜欢看它悠扬,为云为霓
更爱它平躺着,酣然入梦的样子
凑近了,触摸它
隐约的心跳与呼吸
讲台
文/吕宋云
站在育人台阶
沉迷于唐诗宋词的璀璨
舌绽芬芳,听楞了花朵
一二句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三五步古今中外,文字激扬
七八字丽句华章,鞭辟入里
心里燃着爱憎分明情火
痛斥秦桧等佞臣祸国殃民
闲步方台,满腔春暖花开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渡己渡人渡后生
演绎智者风范
一雨一画一心情
文/吕宋云
雨喧心静
坐看檐外花草共情
雨帘梳风景
把师生友谊酿出深情
与导师栉风沐雨,倾听高远
感受生命的跃动和纯净
一半烟雨,一半诗意
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是少见雨?抑或是喜欢雨
还是想卸下疲惫,寄一份闲情
打捞雨珠里的闪亮与美好
做个清凉中慢慢盛放的人
漫步幽静小路,放开寸寸思绪
抛却烦恼,捡拾友情
一场雨,一幅画,一种心情
抬眼处满眸温柔
(2020年10月15日傍晚,晚餐后,言未尽,冒雨丝,随导师,于新文,谈天地,论高远,受于心,作此文,谢恩师。)
【作者简介】吕宋云,湖南邵阳人,网名果味人生,又名书香人生,中学高级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被评为湖南省最美普法先进工作者,邵阳市最美德育工作者。作品散见于《三湘文学》《西南诗社》等网络平台及国内报刊杂志。
古桥如画,乡音绵长(改后投稿三湘文学)
文/肖祥凤
你是家乡的脊梁
是我心头抹不掉的念想
冬去春来,朝朝暮暮
承载无尽思念与期盼
托起深情嘱托和希望
每块石头都精心打造
每根柱梁总反复考量
青石如练,护栏如墙
川流不息,人来车往
古桥乡韵,悠悠绵长
你牵着牛,我赶着羊
你挑着担,我背着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两岸风景如画
稻禾青葱,炊烟飘荡
巍巍雪峰,林海莽莽
那棵檀香树高耸云天
枝繁叶茂,群鸟欢唱
它们相依相偎,合成
游子梦寐的远方
这是一道绚丽的彩虹
这是我日思夜想的地方
月光入梦来,乡桥横月中
不管走到哪里
你都横跨在我的心房

散文杂谈
寻亲男孩“刘学州”
作者:释圣静
看见你寻亲的视频,看见了亲情的冷残,你的辛酸挣扎与无奈,本人也曾经也体验过……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的世态炎凉,都品尝过,认为我可以承担,每个人,包括每个小孩都可以承担,都可以承担,无穷无尽心理压力,就像圣洁的良心,应该无止无限的宽容和许可丑恶与残酷无情的伤害……
社会本无情,亲人原不亲,本此一过客,终离浑浊中!我很想哭一哭,也很想写一首诗,挽留你!回头不忍直视,惨淡人生,孩子走吧!找一个,比冬天更暖和的地方,不管有没有父母兄长,弟弟妹妹,只有有爱的地方,你就长期留下,千万别回人间!人间不仁,地狱模样!
一路走好!孩子别怨这世界,正因为社会悲哀,从此你离苦得乐,不再来此受罪,其生不幸,缘尽而去,便以永生!
我不想说了!!
我的评论被和谐了!那些喷子的话,像罪恶一样,被丑恶的世界保存了下来!
202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