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浓(外二首)
文/秦刚余(山东)
鹅毛大雪刚歇场,
红绸灯笼挂满墙;
家家窗户贴窗花,
户户长廊变模样。
大街小巷喜气扬,
树上灯笼闪红光;
谁家娘子真漂亮,
手拿红椒搁树上。
远望四野白芒芒,
玉树琼枝着银装;
雪过天晴阳光照,
小鸟觅食在欢唱。
儿童雪地积雪人,
少年抓雪打雪仗;
想起少小过春节,
老妈巧换新衣裳。
时近中午烟袅袅,
烟雾弥漫年味香;
爸爸动手煮腊肉,
妈妈和面蒸干粮。
五谷丰登锅里蒸,
刺猬带福送鸡祥;
鱿鱼螃蟹一锅出,
鲜花伴着虎头亮。
老妈慈善手灵巧,
花样翻新真时尚;
喜迎虎年春天到,
如虎添翼精神爽。
2022年1月25日于老家
蒸馒头
文/秦刚余
今年疫情早放假,
提前回家陪爸妈;
农村过年讲究多,
老妈蒸馍是行家。
菜包肉包年年顺,
枣馍春卷月月发;
花糕敬神步步高,
大馍祈福处处佳。
老妈和面爸烧火,
爱人帮忙面团压;
晨起馒头锅连锅,
傍晚蒸品放不下。
按照往年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才把面发,到二十九日,户户才蒸馒头。
今年因为疫情防控,学校放假早,我和爱人回老家陪爸妈过年,爸妈决定蒸馒头的时间提前。这不腊月二十三,才到小年,爸妈就开始忙活蒸馒头了。
记得小时候,天还不亮时,爸妈就早早起床,提前做好蒸馒头的准备。
这一蒸,就要从早上开始,忙活到晚上。一蒸,就是一个整天。傍晚时,蒸的馒头都放不下了。
说是蒸馒头蒸,其实蒸的种类很多,有馒头、菜包、肉包、豆包、大馍、枣馍等。我老妈心灵手巧,还会做各种造型,如寿桃、小动物、五谷、海鲜、鲜花等等。
听老爸讲这里面还有诸多寓意。你比如“豆包”,有“都饱”的意思;“菜包”,有“财宝”之意。菜包里往往有豆腐、粉条和青菜等,寓意年年有财宝,天天都富裕,季季能风调雨顺。
中国人蒸馒头别有一番寓意在里头。俗话说不吃馒头争口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蒸馒头时热气腾腾,预示着来年的生活“蒸蒸”日上,会发财,要发家。
中国人过年特别讲究,从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生火“蒸”、“烙”、“炒”的,因为“蒸与争”,“炒与吵”,“烙与落”同音,古人认为这在过年期间是不吉利的事情。
为了避讳,就提前做好准备。今年情况特殊,爸妈就提前开始蒸馒头了。
2022年1月25日清晨于老家
年,就这样,隆重而来,将悄然而去。
一年又一年,丰满了记忆,苍老了容颜,迎来了春光,送走了冬寒。
一年又一年,期盼中载满祝福,愿望中满是平安。
一年又一年,我们从孩童走进中年,从中年又将走进老年。
一年又一年,不必感慨也不必抱怨,最好的皆是顺其自然。
腊月二十三,喜迎小年,送上开心,送上问候 ,送上平安! 送上我真心的祝福!祝:八方来财!健康吉祥,一切都好!
2022年1月25日清晨于老家
作者简介

秦刚余,山东郓城人, 文学硕士、高级教师、个人成长导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中语会会员、三“成”教育五“要”学法创始人、山东省第三届“齐鲁书香之家”获得者、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师德标兵、课改先进个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新闻稿件、文学作品等50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