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试玉》嘉宾楚家冲点评辑
(2021年)
楚家冲点评:此绝轻灵,晨中所见,深冬雪后静穆,蕭疏。唯枝头喜鹊不畏寒冷。在深冬的晨风中高唱。既示鸟儿对生活的热爱。这一曲高歌打破了冬深的沈寂,顿感生机。面与点的合理安排,静萧疏与秀高声的反差,有画面,有氛围,可感可品。写环卫工人,正能量,不仅指题材,而是指诗人对人物的塑造;环卫工人对工作的认真,不虚程;对生活的热爱,那不离口的歌声;和乐观的心态,那春风四季的心胸。这样有生活,有态度,有温度的诗一定要赞!
此律写出了作客时的惬意与东家的热情好客。起联着眼于大景,写旧戚府的风貌,水绕城山村,村飞细雨,既秀丽又悠闲。承联落笔于近景,调动视觉与听觉,见来客之心境。
转两联生动。有细节,见主人之热情,场面真似亲历,如见如感。颇见功力。结联另出新景,既觉主人待客之殷勤,又感客恋恋不意归去。好味,乐而忘蜀矣。
这首诗的写法,则与上首《秋》诗完全不同。首句突空而起,直抒胸臆,有着强烈的主观抒发。为全诗奠定基调。爱什么?爱雪来时的晶莹洁白,也爱随风而去的洁白依旧。来也洁白,去也洁白,生亦洁白,死亦洁白。质本洁来还洁去,生死颜色两不亏。全诗紧扣雪的洁白特征,从生与死的两端,突显雪的高尚。在描写与议论中完成其追求高洁,追求完美的旨趣。
这首读看似通俗,浅易,细品却颇见经营与手段。
小诗的流转就像一场京剧的开场。首句宣告立冬的到来,则是大戏开场前的报幕;承句北风呼呼而来,则是大幕拉开后锣鼓齐响,龙套出场;第三句江山,则是随着大幕的拉开整过戏台的色彩与氛围都出现在读者的眼前。结句才是真正的主角出场,谁能使江山一统,当然是雪。此处无雪字,主角却巍然屹立,风姿飒爽,形象丰满。
小诗通俗中见手段,平近中有经营。自然而不刻意。我以为值得细品。
这首诗想像瑰丽而颇含生活意趣。
起承两句稳当,也仅稳当而已。飘飘的为何不是黄叶,单单是红叶呢?作者显然在关联下句的钱喻,且是百无大钞。
转结出彩而得趣。只是付兄也太小家子气了,满山红叶想来是亿万现钞,偏偏只取三千?三千也就买一瓶茅台而已,能醉么?一笑!结句活脱脱一酒鬼的形象。
小诗写来很有章法。起句大景,承句近景,渲染秋的萧瑟。第三句则特写肩头一叶。结句是在铺垫的基础上抒情。
诗味主要来自转结两句,从肩头一叶,看到了花红时芽叶鹅黄,花落后的满山碧绿,此刻飘落时的衰败。物理人事,沧桑变幻,都在这片秋叶承载的旧时光里。
转结其实是新诗的语言语法,新诗的笔法。但与起承两句语感相融,浑然一体。使之在轻灵中见沧桑,灵动中见厚重。
另外,诗人在写景时也很注意变化,首句动态,调动听觉体验;承句静态,描写视觉画面。前三句写实,结句写虚。轻轻一生发,诗味全出。
首联在文字上可再炼。比如,半晓霜,可否调成晓半霜?供参考。此首我欣赏作者关注民生,有悲悯情怀。起句深秋之境,落半城,似与人事关联,物事萧瑟。承句拉近,唯见摊棚的灯光在秋风中摇曵孤明。尽见市场之萧条。转结两句进一步渲染,强化萧条效果,也是作者抒发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情怀。作者善于渲染,寓情于景,情境和谐。气氛动人,情怀感人。
合江楼,惠州的名楼。位于东江和西枝江的合流处。苏东坡抵惠后,前后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一个多月,写下了《寓居合江楼》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曹公此作写登江合楼的所见所感,怀古伤今,感慨深沉。
首联点出登楼的地点和时间,所见所感,夕阳半山红,实际给了感情抒发感情一个大的背景。古今诗人似乎都喜欢在夕阳中登高。李商登古城,抒发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之将至的感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看到的是江山依旧,朝代替变,英雄不再的叹息。唯叶帅在夕阳下能有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况达。而曹公在半山红的夕阳下又是什么感受呢。颔联出句怀古,对句伤己。翩翩用在此时的苏子身上似不妥。旷代文豪安在哉?而登临怀古的我也老了。此句是因半山红的夕阳引起的感慨。颈联拉回到所见,江心冷月流照,树上秋风悲鸣,如此渲染,衬托诗人此时心绪的低沉和感伤。结句写景,也是昭物理,感人事,浩浩双江水,无语只东流。浪花淘尽英雄。这既是伤怀,同时也是无奈的自慰。只是情绪一直低沉到底,缺了点情感的起伏与人生的亮色。
此诗的结构安排特别,首联之后,不承写景,直接抒情,颈联再转入写景,结联又抒情。一唱三叹,整体效果很好,情景融合,情绪愈走愈低沉。结联富有哲思,虽未出新,亦有余味。
李育林,网名诗酒当歌,退休高工,律诗老到,语言奇丽。造诣尤深,然从不炒作,坫擅之隐者也。亦如此律之风格。我读过的疫情诗,此作印像最深。市井小民之态,市井小民之愿,亲切,平和,不做高调,真切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善的好诗。
首联道疫情来了。锦里的居民经过流调后,隔离在家。严霜下的芙蓉没有了往日的风彩,而红尘中的小民盼望的只是疫情过去。重归安宁。不管是养性的文君酒,还是风流的文君酒,如今无再饮之兴致。只愿在家念经消灾。劳苦白衣天使们在抗疫中砥砺前行,让疫情早早过去。
全篇律句,不见丝毫雕凿违和。都是生活语,平近语,眼前语,没有唳气,没有高调,娓娓道来,小民的喜忧与期待全含其中。其高妙之手段,让我佩服。人多说,最高的技巧就是看不出技巧,此作庶几近之。
不过,疑夺彩,若换为犹竞彩呢,我觉得对比会更强烈些,人事与物理反差,产生的效果或会更好。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