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在虎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南岸区作协“文学创作沙龙”聚会于南坪携手旺农产品销售(重庆)有限公司会议室,围绕主题“年味儿”,畅谈文学创作感受,迎接虎年新春佳节,并与携手旺公司举行区作协“文创基地”授牌仪式。
首先,区文联副主席兼作协主席杨金帮介绍了30多年来南岸文学沙龙的沿革:上世纪80年代“南星文学创作沙龙”与“扬子江文学创作沙龙”崛起,90年代合并为“南山风文学创作沙龙”。进入本世纪后,前些年“南山风文学沙龙”曾一度中断,尔后区作协领导下的“长篇小说文学创作沙龙”和“黄桷垭文学社”先后继起。
2021年四季度,区作协决定整合资源。在保持成就丰富影响巨大的“黄桷垭文学社”同时,在南坪地区把“长篇小说文学创作沙龙”改为“区作协文学创作沙龙”。其创研范围,由过去“长篇小说创研”,转变为“长、中、短篇、微型小说及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等多种文学题材”。并委任邹世平、林克于、周永素、王明学、刘祥祺5位同志为召集人,负责组织区作协内外的文学爱好者,长期开展活动。
接下来,由调整后的区作协文学创作沙龙主持人林克于,围绕“年味儿”主题,率先交流发言,他把自己在计划经济年代,同长航跑“东方红”号客运的船员们,长年漂泊在客运船上,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是在船上度过,没能同家人团过年,那船上的“年味儿”,总是在长江上漂泊度过,与而今的“年味儿”,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邹世平,围绕2019年《黄桷小屋》文学公众号平台与黄桷文学社,联合举办“年味儿”主题征文发言,邹世平说:一个半月时间,《黄桷小屋》平台刊发全国各地作者来稿62篇,评选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黄桷文学社为6篇获奖征文作者颁奖了《证书》及奖金。所有征文围绕时代的变迁,舒发了作者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国家、社会、家庭发生的变化,人们的感受是:在贫穷落后年代里,人们“天天日日盼过年”,而今,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后,生活质量好了,“天天日日当过年”。
邹世平说:鼠年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冲淡了2020年的“年味”,今天区作协文学创作沙龙的作家们聚在一起话“年味儿”,得益于重庆疫情的平稳,大家的踊跃参加,让我们一起,把鼠年被“疫情”冲淡的“年味儿”找回来,在即将到来的虎年新春佳节里,祝作家朋友们虎年吉祥!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
刘祥祺代表文学创作沙龙,对沙龙推出的4篇“年味儿”佳作:林克于创作的《记忆犹新的那年团年饭》、周永素创作的《铭记一生的年味:刨猪汤》、李秀玲创作的《儿时的年味儿》、他本人创作《南山风》发表的短篇小说《还愿》,把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年代的“年味儿”,向大家一一分享。
王明学、吴洛家等沙龙成员,围绕“年味儿”踊跃发言,各自分别对时代的变迁,不同年代的“年味儿”,进行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分享。
最后,南岸区作家协会主席杨金帮,携手旺农产品销售(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岸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副会长、南坪私营个体经济协会会长萧兴江,在区作协沙龙负责人,曾经担任过南坪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党支部书记的邹世平以及参会的众多沙龙成员见证下,举行了“南岸区作家协会 携手旺文创基地”授牌仪式。
双方表示,今后一定加强文企合作,共同为发展地域经济,地域文化而互助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