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毛之地的惊艳
作者:驼铃叮咚
诵读:孔祥会
一座山连着一座山,千仞万壑,蜿蜒起伏,横跨东西三千里。龙头在慕士塔格山舞雪,龙尾在额尔齐斯河戏水。
北疆,一棵青草挨着一棵青草,哈萨克族牧民逐水而居,追随草原五千年。
南疆,一粒石子连着一粒石子,维吾尔族农民在戈壁沙滩繁衍生息五千年。

冰山雪峰凝视着远古,伤心的泪水流成了沟壑。楼兰古城被沙漠覆盖,丝绸南路的驼铃声渐行渐远。大漠戈壁,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也不飞,望尽苍茫。
前行的是岁月的歌声,退却的总是地平线。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永不还家。火红的年代,拓荒者的到来成为必然。
拓荒者手舞牧羊鞭,像耗牛爬高山,顽强向上;拓荒者轮起砍土曼①,像骆驼走戈壁,坚韧踏实。

清晨的旭日冉冉升起,野百合在乍暖犹寒中傲然绽放。冬不拉的琴声冲破寂寞,草原石人露出了笑脸,百灵鸟纵情歌唱,河谷山川不再忧伤。草长莺飞,姹紫嫣红,鸟语花香。
红日高照,雪水河犹如脱缰的野马,驰骋在一马平川的戈壁滩上。木纳格葡萄晶莹剔透,石榴花吐露芬芳。手鼓尽情地敲吧,热瓦甫纵情地唱吧,大漠戈壁绿洲荡漾。
唐诗中,曾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而今,谁能不张开古铜色的臂膀?谁能不把绿色拥抱?从此,我的眸在不毛之地,也能处处惊艳。眺望新疆,有多少悬崖峭壁,就有多少绿色枝头,傲指蓝天......
注释:
①砍土曼,新疆挖土用的劳动工具。

【作者简介】仝文雄,网名:驼铃叮咚。天津市人,现居新疆昌吉。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人民银行退休老干部。天马纯文学铜笔作家。退休后热衷于文学创作,讴歌新时代,绽放一束光。诗歌、散文300余首(篇)散见于各媒体、刊物及网络微刊平台。

【朗诵简介】孔祥会 滨海新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喜欢朗诵、唱歌和舞蹈。在2018年滨海新区举办的环渤海杯朗读大赛中获组合类一等奖。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