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安兴
抗疫在渔樵山居画图中
从腊月二十七起,客寓木兰乡小寨村蔡胡湾舅弟家。这一片丘陵拥抱的河畈盆地,武陵胜概的化境之中。一恍,过去了五十天。
封城封路,羁留在这里,仿佛回到了农耕岁月,田园诗意生活之中,品味着血缘公社的饕餮盛宴,几乎是都市人难以享受的葛天氏之乐。
村官们例行公务,入湾到户登记外来人员信息;村卫生员骑着电动车,来家拿量温枪逐一检查;宣传车来回广播着防疫事项;蔬菜粮油团购配送到指定地点,各家自己派人去取。一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村庄坐落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之中。防疫的气氛笼罩着上空,路上没有行人车流,听不到鸡鸣犬吠;只有喜鹊喳喳,白鹭在天空盘桓,野凫在溪中游弋。月亮初上中天,有人目击,二十多头野猪冲下山来,在田畈里帮助拱地呢!那田中留下的痕迹,就是这些不速之客“到此一游”。
湾里没有疫情出现,附近村庄也无传播感染的信息,在平静中洋溢着祥和。只是中青年农民工期盼早日复工复产,毕竟坐吃山崩啊!但是,在非常时期,着急也没有用啊!不如静下心来,趁着闲暇,安排一下,打持久战。
刚来过年,一清点,十六人围桌一团。热火朝天举杯祝福,小字辈们的嬉戏,这种场景,在一百五十户的大湾,没有第二。
日久天长,在湾里有房子的弟兄三个,爱华、爱国、治国形成默契:轮流做东,当值轮主席,负责大家的每日三餐。他们都变着法儿,拿出自家的储存,展示自家的手艺,鱼肉蔬菜品种纷呈,热气腾腾摆在桌上,诠释家庭大团结。有父母这老根在,就有家的归属感,该多好哇!

乡村是农耕文明传帮带的课堂。腊月二十七,老弟兄四个:爱华、爱国、保国、治国示范着九十年代后小字辈胡越、天风、天一、张弛打糍粑。蒸了100多斤糯米10蒸的现场的亲身体验,在石臼中挥汗如雨,品尝原生态的年味浓浓。
大年除夕与正月元宵,乡村用烟花爆竹接年与送年。让人听到大地的声音,春的气息。绽放在天空中的绚丽,才是人间降妖伏魔的战鼓,人间正义的轰雷,扫除阴霾密布的铁帚。
过了初五,老弟兄们一合计,趁着天晴搞点家园建设。翌日,家园班子一起行动,折除门前路边的破旧围栏。老弟兄班掌墨执刀,幼弟兄班搬砖和水泥,当配角协作。连干了三天,一道30多米长、70公分高的围院拔地而起,粉葺一新,一改破旧烂的面貌。
山后的野草丛生,在枯萎中诉说秋冬的冷酷。被风雪摧残的树木,等待着最后的归宿。老爷子磨镰,姑嫂妯娌们打要子。浩荡的砍柴队伍上山霍霍,大担往家门挑。那枯萎没有生命力的树木,放倒拖到门前,锯的锯、劈的劈。老弟兄做的范儿,幼班跟着学。热火朝天的场面,码成垛子,把一个星期的劳动,码为巍峨,将防范森林火灾消除在未雨绸缪。
集体资源,放在那儿,生火做饭,随时去拿,没有分彼此。血浓于水绵延着亲情,殆荡着和睦。大同理想,才是大家庭的追求。
自家菜园子,有三亩方圆的面积。两老留守在家中,打理好土地供应的储备,盘算着家大口阔的过年。餐桌上的不断档,红黄紫绿白都有的蔬菜,换茬在餐桌上的新鲜。姑嫂从菜地摘出来,无任何流转的程序,洗净炒好,登上餐桌。

鲜鱼是桌上的大菜,每天轮番着换新,不愁没有来路。五斗田面积的鱼塘,五、六年前年放的鲭、鲢、草、鳊、鲫、鲤等的繁衍生长,有的已达上十斤。每逢佳节,不时去打一网,丰富了年年有余的寄寓。
这次在家滞留时间长,隔三岔五去拉网。全员老幼的投入,大兵团作战,引来了湾里的好奇与围观。活蹦乱跳的锦鳞多了,没忘送三姨四舅,叔伯仲昆分享。调剂余缺,互通有无,媳妇们把娘家的美味佳肴、鲜果时蔬传输到婆家分香温馨。这种亲情,依然浓烈,如二锅头一样,让人沉醉。乡村的亲缘关系,是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
潜移默化的家庭内部分工,沿袭着世代的职能,角色定位的自觉。清明茶叶的呼唤,妯娌们开赴剪枝的战斗。还釆撷了蒲公英、鱼腥草、茵陈篙洗净晒干,储存方便应急,周全他人。
每天做饭,他们不约而同聚集在一起,摘菜、洗菜、洗碗,打扫门户卫生。小字辈的天风掌勺,每天操办着家庭盛宴。二老说,胜过旧社会地主富农的日常。胡越、天一当起了督学,负责辅导恒敬、张弛的线上作业。主厨的天风,专点大伯替他烧下灶。各尽所能的融恰,在大家庭中的笑靥。
取乐逗乐,是每天的节目。胡越、天一在课余拿张弛开涮,找话题开心,天风与大伯抬杠,父子叔侄忽然争得面红耳赤。堂叔伯志华、建文夫妻也参加了大辩论行列。吃饭时,隔壁自己房下老人也端着碗过来,参加大合唱的热闹。端碗串门是黄陂北乡的习俗,延续着乡情的亲和与无拘。共享欢畅在相聚,是城市钢铁森林截然不同的天地。

每天淸晨与日落,总看到一个人最早出湾,最晚归来。他就是胡德位老人,83岁了。没有耕牛,就用耙一耙又一耙地挖,10天时间把3斗田挖出来备耕。这种愚公移山,无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民的代表,田园牧歌的夕唱。
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桃花芬芳在山野,招来蜜蜂的劬劳;油菜花的金灿,托举着初升旭日;杨柳吐出了嫩蕊,等待燕子来梳理春光的画轴;乌云慢慢散去,大地耕耘拉开了帷幕。
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茶余饭后,踱步林间小道,看斑鸠与乌鸦争巢,家犬追逐野兔,十余犬队围猎野猪的大战,小猫撩山羊的逗趣,动物世界的洪荒转化,向人类靠拢的演绎进程。
抗疫期间,湾路口横拉着布标:今天回家不出门,是为了明天出门能回家。还蛮有哲理,富有人情味的规劝。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善良的百姓,未逾雷池一步。
陶渊明写了篇《归去来兮辞》曰: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我向往田园生活,最大的心愿是回归故里,落叶归根。在家乡的老屋,重拾童年的回忆!在疫情中修行自己,皈依自然。听溪水抚弦,松风鼓浪,作烟霞赤子,岂不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