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过的是亲情,过的是欢乐,过的是感恩,过的是传承。中国人心中最珍贵的抹不去的爱的牵挂、团圆欢聚,故乡思念、家国情怀,都能在春节浓烈的气氛中张扬开来。年的味道总飘荡在我们的生命里,给予我们火一般的激情,温暖着我们的人生旅途。
”青海人春节大年初一清早点香祭祀,敬天敬地,然后族群拜年。初二出嫁的闺女回娘家其实和内地是一样的,初三以后走亲访友,共叙亲情友情。初五过后,从初七开始,便是令人心醉的社火表演。
青海社火是青海人的狂欢节,看得让人热血沸腾,激动的让人满眼泪花。舞龙舞狮、秧歌、旱船、高台、高跷、太平鼓等等,浩浩荡荡,轰轰烈烈,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气势磅礴动人心魄,显示出多姿多彩的民族因素,像藏族的舞蹈土族的舞蹈和轮子秋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元素都有充分的展现,显示了青海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维系着各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农村的社火常常村与村相互走访祝福拜年,正月十五各路社火到县城走街表演达到高潮。青海交通公路运营管理员郝华动情地说,我们家在河湟谷地的乐都,元宵节过后,农村还有跳火堆的风俗
正月十六傍晚,各家各户拿来稻草摆放在在门前,点燃后,人们从火堆上依次欢快地跳过,寓意送别春节,来年日子红红火火,人们意气风发地走向温暖光明的新的一年。其实,青海人的年或许到“二月二龙抬头”才真正结束。藏族同胞的藏历新年有时也和春节同步,
青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服务中心的副主任更尕成林说:“春节了,手抓羊肉和酥油茶自然是藏族同胞的喜爱,但祖国繁荣富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早已经十分丰盛了,我们共祝伟大祖国更美好。青海牧区的藏族同胞过年要手持经轮、佛珠‘转寺’,上香点灯朝拜,祈福人类和平、世间无灾、家人平安。”而每年正月十五西宁湟中塔尔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酥油花展,实则惊艳了世界,让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观瞻了精美绝伦的巅峰艺术,大开了眼界,丰富了阅历,为春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塔尔寺不对外开放。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参军离开故乡韩城,在青海西宁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我生活了50多年,亲眼见证了高原人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目睹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观看了春节丰富多彩粗犷豪迈的社火表演,享受了浓郁纯朴喜庆祥和的青海特色年味,体会了各民族水乳交融团结友爱的深情厚意,感受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表达的美好祝
福,领略了青海悠久的春节文化里蕴含的积极向上、淳朴厚实的丰富内涵。
青海的年味给予我滋养,给予我惊喜,给予我感动,给予我力量,时时让我倍感温馨。我为幸福西宁的繁华锦绣而欢呼,为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而骄傲,为中华儿女一家亲的民族大团结而自豪!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中国人永远不变的是那流淌在心里的浓浓年味和融化在血脉里的传统文化情节。你看!虎年正昂首阔步走来,我听到了它的脚步声,闻到了它的扑鼻味,心便在热烈的向往和期盼中陶醉了。高原老兵送上真情的祝福:龙腾虎跃!天佑中华!阖家幸福!健康平安



颜宝祥,陕西韩城城古村人。1969年冬季入伍到青海省军区独立师一团,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团政治处新闻干事。1982年10月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历任武警青海省总队第一支队宣传股长、政治处主任、支队政委等职。1998年12月从武警西宁指挥学校政治部主任岗位退休,上校警衔,现定居西宁。
指导审核:杨毅波 策划编辑:张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