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价值,任重道远 36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价值规律在经济领域的最基本表现形式就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价值属于相对固定的大众认同的符合规律的衡量标准或尺度,但价值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大到自然、社会、政治、文化、哲学,小到企业、家庭、学校、人生都需要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塑造、价值选择与价值导引。从人文走近自然,从朝春走向暮秋,从繁华走向萧条,大千事物的一切运行似乎有迹可寻,万象生命都在时空中衍变出灿烂的色彩,人文天文不出其中,君子小人难跃此律。人们常言“君子洗心,小人革面”,其实从丑小鸭变为白天鹅,即需洗心又革面。生命价值既是一个塑建过程,也是一个人示范过程,人生成长不仅仅是从幼苗到参天大树的革面过程,也是由稚嫩到稳健成熟的洗心修心定心过程。《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与君子交,我们学其所长,以增己善;与小人交,我们见其所短,以避己恶。要珍惜我们生命道路上的每一个过客,不管他是君子还是小人,都为我们的生命成熟与价值塑造提供了丰富了阅历。中国自古崇倡太极文化,在太极的世界里,不是阳战胜阴,也不是阴战胜阳,阴阳和谐共生才是最高价值要求。社会永远是阴阳相推,有忠贞就有奸诈,有平坦就有陷井,有正义也有邪恶,有一往直前亦就有勇流激退。宇宙自然的生命链条不是追求平等与公正,而是做到和谐共荣与相互依存,故而《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达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之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就是“中和”二字,这是太极文化中阴阳平衡的最高境界。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与消亡,皆在“中和”之中推进,若违背“中和”之共律,就是背道而驰。

道与术,本体与现象,能量与物质,构成了宇宙的全部财富。宇宙世界处于永恒不变的发展变化中,没有一物会成为生命的永恒使者,变化才是硬道理,而一切变化不离其道,万变不离其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朝为丑小鸭暮作白天鹅,幼为毛毛虫大而蝶恋花,一切皆是规律使然,天道不会为人单独开出长生不死的秘方,我们一生需要依道而行,被经历洗心,被时间革面,生老病死谁也无法抗拒。我们能真正把握的东西就是如何洗心?心是什么?从西医的肉体之心,到中医的五行之心,到哲学的精神之心,到经典的宇宙之心,哪个心才是人生的真正之“心”?此乃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 小小水滴!自私自利,就是水滴;天下为公,就是大海。人心是否具有天地的力量与大海的胸襟,完全在于小水滴的灵魂修养与境界高度。生命是一次修炼过程,让心变得无穷大,以致于“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是水滴归于大海,就是“天人”二心之合一,所有的生命现象皆是如此,万变不离其宗其道其理,这也是万物共有之“性”!礼之用,和为贵,所以人伦之和源于自然之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是什么?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合一。自然性是人性中本性,社会性是人性中的习性,本性的人文蕴涵就是价值因素,习性的人文变幻就是价格因素,宇宙与人生一样,生物链条的存在本质就是交换与共荣,各取所需,互利共赢。人文与自然达致和谐共荣才是一切存在的价值要求,才是一切变化的核心所在。但人性的无限彭涨,人权的过度使用,人力的科学发达,导致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失去平衡,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求与无限欲望超越了自然界的供给能力,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上,最终结果就是人性被天性所灭,世界重塑新的平衡。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讲究“中和”二字,“中”代代人与自然的阴阳平衡,“和”代表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阴阳平衡及和谐共生不需要什么成本,只需要人性的回归自然天性罢了,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自然的怀抱之中,我们人最需要什么!不是人文与自然的冲突而是和谐共生,我们还需要得到同类的尊重,因为生命的尊严比生存本身还重要!而人的尊严构筑,却来自于文化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知识养身而文化养神。 目前知识教育引领世界风潮,一百年来世界文化教育极度边缘化,知识与文化,也亦阴阳失调,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文化构筑,物质文明建设需要知识构筑。 西阳没尽,东日将出,中国世纪不是中国经济军事科技强大,无人能敌,而是让中国文化中蕴涵的阴阳平衡和谐共生的人文价值观成为全人类普世价值观的世纪。这是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必然折射。世界向何走去? 和平、和谐、合作才是人类的精神升华与思想包融,世界需要文化共融而非文化冲突,而能完成人类大统重任文化就是中国太极文化,因为太极文化的同化能力、海纳能力、亲和能力已经被中华千万年文明历史所验证!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从一个黄河部落到今九百六十万国土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从东土到东亚,从与夷族和亲制度到海陆丝绸之路,阴阳互推的太极文化犹如日月般照亮神洲万里,历史的转折与蜕变总需要文化推动者,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传统价值的任重道远之。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全国大型征文于2022年元旦正式拉开序幕!!!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4月底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1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2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3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