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自成一派,初访中西合璧领军人,著名画家唐长山
四九寒天,天空飘着雪花,洋洋洒洒,随风飘舞,好一派北国风光的美丽画卷。清风在雪天里漫步,接到一多年好友来电:“你在哪?可否来唐长山绘画工作室一聚?”雪在下,风正紧,天正冷,想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首诗,照着导航,按图索骥来到唐长山工作室。

此前对唐长山了解不多,只在一些公众场合偶有接触,但这一次不经意间的访谈,却给了笔者无限的震撼和无穷的遐思。

唐长山是山东济宁人,多年来他曾游历各地,遍访山川,阅尽繁华,但在他看来,还是他的家乡颇有名气,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运河之都、李杜遗风和水浒文化。生活在这样的艺术土地里,既有家传又有正宗门脉的名师指点,一般人可能认为,只要安心照着老师指点,努力发奋,临摹临摹再临摹,读书读书再读书地学习中国画的传统路子,以笔墨有长自许,以有古人面目自荣,就可以安心自得了。但,唐长山却不是!通过外出求学,唐长山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不同于我们中国传统绘画的西方艺术体系,于是脑门大开,仿佛进入了一个人生的新天地。

此时的唐长山,正在工作室里创作新作品,他取青绿、水墨、浅绛三者精华,又合理运用西洋画光影透视和油画层积厚染的技巧。在酣畅淋漓的笔墨中,在率意挥写的氛围下,将通过写生而感悟出的理想道德、人生价值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充分融入到作品之中。

在技法上,唐长山上溯隋唐,对展子虔、王维、王治等人的作品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渐掌握了青绿、水墨、浅绛几种不同的画法。然后顺流而下,对北宋范宽、王希孟,元代的黄公望、王蒙以及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等名家作品心摹手追。这些年,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国画山水上,一方面潜心研究优秀传统作品,同时将绘画内容伸向生活,采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方法。

唐长山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乍一看像是传统水墨画,但细细欣赏,你会发现,作品既有传统水墨画的写意风格,又有西方油画的厚重色彩感,画面中的风景浓淡相宜,很有灵气,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唐长山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油画专业,但他对于风光画非常感兴趣,渴望用画笔绘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此一来,油画的表现形式就不足以满足他内心表达的意境,他想到了传统的中国画。

“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可重可淡,虚实结合,能够把大自然的风光结合自己的感情发挥出来,就好像写一首诗一样。”唐长山告诉我们,因为一直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所以他很快进入到了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中,但创作久了,总觉得“缺点什么”,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后来,他考虑到自己在院校时期学习过的油画专业,萌生了“中西合璧”的想法。

大自然中很多美好的风景,其实用油画的色彩块面来表现,更加打动人,摸索了好久,最终采用中国画的笔法技法、水墨晕染、诗意构图等表现形式,融入西方油画的色彩、透视等元素,形成了现在的绘画风格。

唐长山认为,“中西结合”,不是简单的技法借鉴,更不是牵强的形式杂交,而是应该进入心灵领悟的层面,首先从灵魂的深处,修炼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遗承的辉煌,放开心扉,不存偏见地理解学习西方艺术精华,对我才是正确之道,自己之道,才可能有突破,有新的创造。唐长山把自己的艺术理念归结为“心结中西”,面对绘画创作,一切以心为上,用心真诚面对,用心真正领会,用心虔诚敬畏,才是唯一的选择。而目的就是,让作品经得起时代和人民的检验。

纵观唐长山的绘画风格,融传统水墨与西洋画于一体,浓墨重彩,厚重典雅,既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又不失传统笔墨的继承,并且有所发展提高。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不论是北宋山水还是南宋山水,所表现的意境与功能无不如此,或是仙境一般的缥缈神奇,或是悠闲农夫渔樵的隐居之所。

观赏唐长山的山水画是一种动态的、沉浸式的体验,观者进行了一场虚拟的旅行,令我们的心灵遨游于方寸之间。借用北宋郭熙《林泉高致》的话说:“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

早有学者认为,西方文化艺术的三大永恒主题“战争、死亡、爱情”,而中国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是“和”,即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唐长山的画,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兼具意象、抽象和具象。挥笔几十年,砺志砺笔,唐长山探索了一条新的绘画艺术路径,“画传统的东西,对象几乎固定在风景与人物,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唯有抽象的,才没有约束的条框。”

有专家认为,唐长山的画有创作技能,有中国画的技巧和笔墨传统,然后受西方熏陶,并将两者结合了起来。“从审美的要求来看,他的画很明朗,有北宋画风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人的东西,很到位。

相对于那些一味在古人笔墨里做文章的山水画,唐长山的山水探索无疑具有上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向现实转换的变革特征。他在传统中探索,在探索中融合,他所追求的这种融合是雅俗共赏、中西共赏,不是简单地拿传统理念迎合西方的要求,也不是把西方的东西简单掺入,而是把中国青绿山水和水墨的表现力结合在一起,更为深入地去表现。因此唐长山的作品中既有他自己的灵动语言又有传统绘画的坚实厚重,同时也融入了富有理性主义的欧洲人文精神以至造型和色彩。

画家简介:
唐长山,职业画家,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于北京中国画山水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高级油画师、北京名家画院理事、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院士、山东儒家画院副院长、中国教育电视《水墨丹青栏目组》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中国教育部关工教授于“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其作品多次在省、国家美展中获奖,省市电视台专访,国家、省市报刊网络多次刊登,深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并购买收藏。2014年9月国画《微山湖日出》《高山流水长》等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国际商务部、泰山书院先后展示并收藏。

《中国名家书画报》《新晨报》各三版刊登。《中国艺术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大辞典》《山东中国画家书画展播》作品收录、济宁台《闫红访谈》《明慧专访》《爱秀达人》《鲁西南著名实力派山水画家》系列片等专题报道。

《羲之书画报》、《时代书画报》、《山东商报》都曾多次发表作品。

近几年国画、油画、作品被国内外人士购买,收藏。曾多次参加世界各地绘画艺术研讨会和个人展。

国画《微山湖日出》《高山流水长》等作品被泰山书画院等国家重要机构先后展示并收藏,山水画《秋月山水》《荷花》被神州时代艺术杂志社永久收藏;众多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大辞典》《山东省中国画家书画展播》收录,被《羲之书画报》《时代书画报》《山东商报》等报刊发表;济宁电视台《闫红访谈》《明慧专访》《爱秀达人》《鲁西南著名实力派山水画家》等进行了系列专题报道。多次参加世界各地绘画艺术研讨会,并举办个人展。

(清风 金芳)
202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