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根源在于自己
唐建武(甘肃合水)

我们一遇事,习惯性地抱怨:甲怎么样我了,乙怎么样我了,父怎么样我了,母怎么样我了,师怎么样不好了,夫怎么样不好了,妻怎么样不好了,子女怎么样不好了,七大姨八大姑怎么样对我不好了,领导怎么样对自己不好了,一直到最后,老天爷怎么不公了。还记得项羽吧,死到临头,还怪罪起老天来: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学了心理学,我才知道,一切根源在于自己。好多人都善于为自己的失败拼凑理由,却忘记了自己是内因,别人与外在只是外因而已。究竟外因是决定因素,还是内因是决定因素,这是不言自明的。想做事的人是自动自发的,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弱点,一步步走向胜利。比如刘邦有很多流氓习气,可他善于驭人善于统兵,他通过扬长避短,成就了自己的大汉基业。而项羽呢,师心自用,盲目自大,妇人之仁而又优柔寡断,他视此种为优点,而不加以克服与避免,所以必败无疑。好多人甘于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连项羽也不如了。所以我敬重行动者失败的英雄项羽,而鄙视光说不练的懦夫。
一切根源在于自己。不管多难,决定权都在自己手中。有些人最善于向困难低头,终了却怪罪别人和老天,岂非愚者之论!
向内求
唐建武(甘肃合水)

社会初级阶段,物质短缺时代,人们往往向外求,此之谓猫吃糖瓜嘴上抓。人只有满足了最低层次的需求,才会顾及或想到高一级的需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大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后又把五阶扩大为八阶,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知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超越的需求。社会初级阶段、物质短缺时代,所追求的主要是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安全感。所以吃大餐、穿名牌、住高档小区和别墅,有些许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就是第一层次生理需求和第二层次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两个层次都属于向外求,基本属于物质层面。
后面的六阶: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知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超越的需求是第三至八层次,大体属于向内求,基本属于精神层次。当人们开始喜欢读书、看电影、旅行、健身、听音乐会、办读书沙龙的时候,不以职位权位官位为念的时候,物质生活让位于精神生活的时候,就是向内求了。比如第八层次超越的需求,做公益、做慈善、成佛成圣,就是最高需求,人们在助人中精神和灵魂得到净化,自感一种道德的升华,相当于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人生的四个境界一一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一一之一的天地境界。
中国有孔子、老子、庄子、竹林七贤、陶潜、王阳明以及佛教徒道教徒等有很高境界的向内求。国外有佛陀、基督、穆罕默德以及圣徒等一些修行者有很高境界的向内求。
现阶段,追名逐利就是向外求,修心安己就是向内求。人只有向内求,才会把心安住,内外一致,走向内外和谐的澄明之境。

唐建武,七零后,甘肃合水人,中学语文教师。喜好读书,业余写点文字,记录情感,记录生命历程。曾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作品。《孤寂怡人》是第一本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