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柳永
第二章
柳永在科考与仕途上找不到快乐,找不到成就感,在青楼酒肆却能找到。纨绔子弟逛青楼,是用大把银子征服妓女的身体,而柳永却用横溢的才华征服她们的心。柳永的才华能当饭吃,谁有幸能成为他歌咏的对象,身价就会成几何式倍增。同时柳永又是作曲家,寻求合作的首选对象,“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身传一时。”可见他靠的是软实力,相当于现在靠专业水平吃饭的个体户,类似于当今的所谓风水大师,命理学大师。自我价值能在艺术中得到体现,这已是相当成功的人生。以致妓女们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得柳七面。”有人戏称,如果当时主办“夜总会小姐梦中情人”这样的大型活动,柳永无疑会夺得冠军。
总之,青楼里暗变柳永的女子多的是。
表达暗恋的方式就是向柳永索词。索词的场合,一般是酒宴。趁着柳永歌舞欣赏过了,酒也喝得微醉了,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刚才还在吹拉弹唱的女子,变戏法一般,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叠香笺,含笑地站在柳永跟前,向他索取新词。人是那么美,笑是那么甜,语气那么温柔,带着崇拜,带着娇嗔,更带着一种撒娇般的耍赖!
还有不少女子主动找上门来与柳永约会。我在一套《野史》书中看到柳永写过一首《中吕调 燕归梁》,其中说得较明白:轻蹑罗鞋掩绛绡。传音耗,苦相招。语声犹颤不成娇。乍得见,两魂销。
匆匆草草难留恋。还归去,又无聊。若谐雨夕与云朝。得似个、有嚣嚣。
女子用心良苦,与情人约会,为了不被人发现,脚穿一双不会发出声响的小罗鞋,身穿暗色绸衣,借助夜色掩护,扑到情人怀里。因为太激动,又担惊受怕,语声微颤,恩爱又比较草率,所以柳永很期待再次密约,从容一点,不留遗憾。
一个艺名叫虫虫的歌女,就是因为将柳永的《鹤冲天》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一曲成名,成为当时歌坛中的超级女郎。当时走在北宋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听到有人在吟唱这首曲子。文人雅聚时,《鹤冲天》绝对是保留节目。
要说柳永好不容易入进士之围,却因发了一句牢骚而断送了自己的进士之路,这位皇帝也未免太过小气了吧。但我又从另一本《后山诗话》中看到的又是一种说法。书中说,柳词纤细婉转,而且通俗,不仅天下传唱,就连仁宗皇帝也是他的“粉丝”,“每每使侍女歌之再三。”究竟谁的故事才是真相,我们至今也不得而知。
按照我的观点,正史和野史要结合着看。我一向在看正史的同时,喜欢看野史的原因,就是觉得野史之中的故事有些比正史还要真实一些。
据说又是后来仁宗皇帝特开了一次恩科,放宽了录取尺度,才给了柳永中进士的机会,不过这时的柳永已经年过半百,头发都白了。
无论仁宗皇帝是否贬柳了柳永,至柳永屡试不第,不过也多亏了这样,我们的历史上少了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官员,却多了一位“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的大词人。
朱昌永,1956年2月生,湖北英山人,中共党员,公务员退休。学过篾匠,当过油漆工,参过军,教过书,任过村干,30岁由民师考入师院,转行从政,历任县教委办副主任,县公安局法制科长…。喜爱文学艺术,诗词楹联,易经命理风水有深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