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心不足蛇吞象
文/白菊敏
人心不足蛇吞象,指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做出蛇去吞象的事情;指人贪心,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这是个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今回顾起来,还是觉得很有教育意义,故此复述一遍。
相传宋仁宗年间,在一个村庄里,有一户相依为命的母子。
一天,儿子打柴时,在草丛里发现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浑身是伤,动弹不得。
儿子心生怜悯,把蛇抱回家,给它治伤。小蛇逐渐痊愈,一天天长大。蛇,似乎通人性,快乐了母子寂寞的生活。蛇越来越大,见到他们母子,头晃晃,总像是有话说似的。
忽然有一天,小蛇憋闷不住,到院子里晒太阳。变得又粗又长,十分威猛。母亲见状,惊叫一声,吓昏过去。蛇恢复了原形,等儿子回来,它着急地说:
“我失礼把母亲给吓昏了,你赶快从我身上取下三块小皮,再弄些野草,在锅里煎熬,让母亲喝下就好了。”
儿子说:“不行,那样会伤害你身体!”
花斑蛇几番催促,儿子只好流着眼泪照办了。
母亲苏醒后,母子俩感激又纳闷。儿子回想到每天晚上蛇篓里放金光的情形,更觉得这条蛇不同凡响。
原来,它是一条大蟒蛇。于是,就把他放回山上。临别时,蛇依依不舍。并告知,以后,如果有需要帮助时,就到山上的一个洞穴前来找它。
话说宋皇帝不理朝政,张贴告示,不惜金银财宝和封官悬赏,急需要一颗夜明珠把玩。儿子揭了告示,去山上找蛇。蛇沉思了一下说:“我一直想报答你的救命之恩,现在总算能为你做点儿事了。我的双眼就是两颗夜明珠,你将我的一只眼挖出来,献给皇帝吧。你升官发财,母亲也可安度晚年。”
儿子听后非常高兴,但不忍心下手。蛇说:“不要紧,我能顶住。”
随着蛇的惨叫声,儿子挖了蛇的一只眼,竟真的变成了稀世珍宝夜明珠,于是他献给了皇帝,被封为朝廷大官,得到很多金银财宝。
没想到,西宫娘娘见了夜明珠,也想要一颗。皇帝下令:“献夜明珠者,可以当丞相。”
儿子想:“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弄来献上,那我不就是当朝丞相了吗?”于是,他又到山上找蛇。
蛇,碍于情面,又把剩下的一只眼睛化作宝珠给了他,他如愿当上了丞相。
无巧不成书,当朝正值妙龄的公主得了怪病,说需要四两大蟒蛇的肝胆才能活命。皇上下诏:“谁若能治好公主的病就招为驸马,并封王。”
此时身为丞相的儿子,已经利令智昏,贪婪无度。欲望的大网罩牢他,如一把欲念之邪火,把他烧焦。他不顾一切地上山去,他对大莽蛇说明原委。已经双目失明的大莽蛇听后,哀怨地含泪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我把我的肝胆给了你,我会丧命?”
“可我救过你的命啊!”丞相继续哀求:“你理应报答我的。”
蛇听说后,叹气道:“那好吧,我张开嘴,你自己来取吧!”丞相钻进蛇嘴,蛇却突然闭上了嘴巴,丞相就永远消失了。
“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流传开来,不知何时,人们把丞相的“相”误作大象的“象”,于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传至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放纵欲望会走向罪恶,不知满足会招来祸患;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
所以,人不快乐,往往因为忽略了拥有,而想要的东西却太多。计较算计烦恼多,知足常快乐。人啊,万勿贪心不足!否则,必遭祸乱和灾殃。
2022年1月20日

白菊敏,河北,教师,早年作品发表于报刊杂志百余篇。近年报刊微平台发表数百篇。上都市头条近百篇,均精华、热点。多篇文学作品获各级各种奖励,曾获各级各种荣誉无数。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沧州作家协会会员等。作家地带签约作家,世界汉语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