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青春修湘黔
沅州古井

(十三)
我们修理连住的是后勤部隔壁的那个院子。
院子的天井里有一口井,那里面的水好极了,晶莹纯净,甘冽清凉,口感极好。尤其是到了夏天,井水冰寒沁骨。
于是就有人把西瓜浸在井水里,几十分钟后再捞出来,大块朵颐,吃得不亦乐乎。

井边住的是搞冷作电焊的伍贤儒和王岐国,他们就常干泡西瓜这种事。
但有一天,他们发现辛辛苦苦冰好的西瓜不见了。
他们拼命捞,就差没有把井淘干了,也没找到西瓜。
这才明白,是那些得了红眼病的人再也无法容忍他们如此地享受,把瓜偷走了。
以后他们再泡西瓜的时候,就会像解放军战士站岗一样,忠实地守候在哨位上,直至他们确认西瓜已经冰好了。

小伍是从邵阳电动工具厂借调过来支援三线建设的正式工人,焊工技术很好,为人豪爽,而且很关心同志,大家都很喜欢他。
他也很喜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消息灵通。
他不知道从那里了解了许多关于芷江的情况。他说,芷江的水井全国有名,光城里就有三百多口井,而且水质特别好。夏天老百姓把新鲜猪肉放在井里,放三天肉都不会臭。
我没有看到那么多的井,但是我们修理连院子里的那口井确实是特别好。
后来在网络上查资料方便了,我查阅了不少资料,映证了坊间的传说,一些说法甚至更夸张。
据史料,芷江古称沅州,自古以来以城中星罗棋布的优质水井著称,有“南方水井之乡”的美名。

他们的水井称为“吊井”,有许多深达十多米。在没有冰箱的古代,人们就是把水井当做冰箱来使用的。史料称:鲜肉放入水井三月而味不变。
整个芷江有古井280余座。至2016年,仍有62座在正常使用。

在芷江城东还有一座叫“洪武井”的,据说是当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率兵攻取沅州并镇防贵州苗民起义时曾驻扎在这里,由官兵们掘挖的一口水井。这口井的水质特别好且出水量大,据说是徐部一万余名将士的主要生活水源。
现在信息发达了,只要在手机上打出“芷江水井”或“沅州古井”,便可获取大量的资讯。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