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坡/永远的老三届之九
——陈昌华朗诵诗选
原创 陈昌华
古都老城有句老话
从小卖蒸馍
啥事没经过
小时候不太懂其中含义
长大后才慢慢懂得
老爸老妈的工资不高
八口之家的生活有些窘迫
弟兄四人一个小妹
紧巴巴的日子凑凑合合
哥几个还算有些懂事
放假后一合计就去拉坡
现在的孩子哪见过这个
恐怕连听说都沒听说过
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至今还是那么印象深刻

一根粗粗的麻绳
一个小小的铁钩
一头勒着稚嫩的肩膀
一头拉出沉重的车辙
助辛劳的拉车人一臂之力
帮滿载的架子车分担负荷
拉过皑皑白雪
汗珠砸落冰冻的路面
拉过炎炎夏日
哗哗的自来水尽情猛喝
在货场通往市里的大街小巷
拉过一路的艰辛坎坷
拉一个短短的上坡五分钱
不舍得买一根冰棍
拉一个长长的涧西八毛钱
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活
一群群小伙伴争先恐后
一趟趟从日出拉到日落

一双小小的脚板
丈量着生活的磨难
一副柔弱的肩膀
分担着家庭的重托
有过拉到地方的如释重负
有过压着空车回家的快乐
哥几个用拉坡的零钱
装过矿石收音机
买过画书和小说
那是哥几个用付出
积攒的奖赏
那是哥几个用劳动
换来的所得
光阴似箭,日月穿梭
从拉坡到骑自行车
从骑车到开小汽车
从开车到免费坐车
日子过得风驰电掣
岁月的车轮匆匆驶过

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
拉坡的记忆从未褪色
当年拉坡的小伙伴啊
早就失联的老家伙
这些年过得还好吧
是到了该歇歇脚的时刻
虽然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尽管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太过幸福的小字辈啊
別老抱怨生活的不易
不要责备父辈的罗嗦
老一辈吃过的苦
已一去不返
年轻人有自己的
活法和选择
以父辈的名义温故而知新
但愿我这首不合时宜的小诗
能带给你们一些思索
孩子们啊,你们可得珍惜
这今天的生活
2017年12月19日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宝安风》杂志社社长,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青春》《牡丹》《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出版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文集《企业常青藤》。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五集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18集电视剧《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

(诵读:张鉴,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政工师,石油企业退休职工,朗诵爱好者,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团员。以真挚的情感,朴实的风格,传播正能量,讴歌真善美,陶冶精神,感动他人。曾获洛阳市诗歌朗诵大赛“最佳朗诵奖”、《大唐杯》诗歌朗诵大赛一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