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赤壁,又名黄州赤壁,文赤壁,俗称赤壁公园,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湖北省黄冈市公园路。因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之为赤壁。因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闻名。

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东坡赤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集文物保护、山水观光、人文体验、休闲等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区。东坡赤壁也一直作为黄冈的标志,黄冈市旅游宣传的logo也采于东坡赤壁。由于历史上长江多次改道,已经无法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和“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但通过新一轮的扩建改造工程,这一景象会再现在游客面前。

位于黄州区赤壁矶头,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此写有《赤壁怀古》词和前后《赤壁赋》而得名,又称文赤壁。赤壁矶背依青山,面临长江。现建的赤壁公园中,拥有剪刀峰、白石龟、二赋堂、东坡陈列馆、栖霞楼、留仙阁、碑阁、酹江亭、坡仙亭、睡仙亭、放龟亭、问鹤亭等景观。到坡仙亭,可看到苏轼的《赤壁怀古》这首词的石刻。二赋堂里,《赤壁赋》的木刻真是字字如珠玑。而东坡陈列馆,则收藏了不少有关苏轼的文物,尤其是苏东坡手书《景苏园帖》的全幅石刻,称得上是稀世珍宝。登上问鹤亭,只见赤壁之下的一弯回环曲折的荷花池,西南岸的樱花园以及玉带般的长江和眉黛般的远山、一碧万顷的原野。
此地是否是赤壁之战的发生地还有待更多史料及文物出土验证。《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所说的“故垒”就是指的黄州城。苏轼给他的朋友范子丰的书信中解释说:“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所败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与范子丰书》)在这段话中,曹公所败的赤壁在黄州之西的说法,是取用“传云”,也就是传闻,并非依据史料记载。然而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古往今来有无数名人游览过赤壁,唐代大诗人李白,黄州刺史杜牧;宋代黄州刺史王禹偁,韩琦、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元代元好问、赵景文、李纯甫;明代张以宁、方孝孺、杜庠、解缙、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袁宏道、杜茶村;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状元刘子壮、陈沆,何绍基、张之洞,近代的秋瑾、宋教仁、吴佩孚、王葆心、蒋介石等历代名人游历赤壁,并创作大量的诗词歌赋,形成了传统文化与山水名人情感的独特东坡赤壁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