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播期间,我县遭遇六十年来最强秋淋天气,多数小麦播期偏晚,较常年推迟10至20天,加之11月底12月初全县降雨量为3-5mm,气温偏高2至4℃左右;2022年1月总降水量为2-5mm,平均气温1℃,多为无效降雨,不利于小麦生产,导致全县小麦冬前苗情总体不如常年,因此广大农户要加强冬春管理,实现小麦苗情促弱转壮,确保小麦丰产丰收。一、冬季麦田管理。有灌溉条件的坚持“冷尾暖头”、“夜冻昼消”原则,选择无霜冻的晴天下午,适时灌溉,灌水量以当天灌完当天入渗为宜,不宜大水漫灌,严防上冻伤苗。针对三类苗、晚播特别田块,由于苗情过弱,应尽量避免开展农事操作,适时适量进行节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二是严禁低温化学除草。冬前没有喷施除草剂的麦田,可采取春季喷施除草,严禁冬季低温化学除草,防止出现药害。二、春季麦田管理。一是抓好促控结合。没有灌溉条件的麦田,返青前急时喷施《光碳原浆》肥,补充养分,增强光合作用,无论一类苗麦田还是二类麦田,必须坚持稳促稳壮,因苗因墒进行喷施施肥光碳原浆肥。施喷肥分两次进行。间隔十天左右,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7℃时进行,有条件的春灌喷施,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宽幅沟播麦田要采量少多喷模式,光碳原浆用量不宜大,二是抓好病虫草防控。及时开展春季化学除草。对于没有进行冬前化学除草的麦田,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小麦拔节期禁止施用防除节节麦、燕麦杂草除草剂,以免发生药害。春季化除一般选择3—5日气温连续稳定在5℃以上,晴好天气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无风或微风天气时,顺风喷药。三是抓好“倒春寒”预防。在降温前12小时内,叶面喷施《唤醒》、防冻促根,增加田间有益菌,唤醒叶面肥,增强植株抵御能力,预防倒春寒冻害,补充小麦生长所需营养并及时喷施二氧化碳捕集剂,促苗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四是抓好药害田块管理。对部分小麦田块喷施除草剂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发黄的田块,要加强春季管理,可增喷光碳原浆,以利分蘖,抗病,促进小麦的生长,补充小麦的生长发育,尽量不要用激素内药物刺激植物生。那样的农产品有其形无其神,对人体健康有害。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