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韵和李延福《教师节感怀》
(新韵)
教陪学子一生缘,讲室耕耘大有年。
无悔青春消磨去,万千桃李尽出蓝。
注:出蓝,“青出于蓝”的略语。谓以新的面貌出现,远胜于原有事物。多用以比喻弟子胜过老师。宋苏轼 《与朱康叔书》: “ 天觉出蓝之作,本以为公家宝,而公乃轻以与人。”
附李延福《教师节感怀》(新韵)
一支粉笔半生缘,三尺讲台四四年。
无悔清贫从教育,数千弟子胜于蓝。
七绝*闲坐偶思
念佛修心去六尘,年逾七十日精神。
秋冬不怕西风烈,独坐田园览古春。
注:1、六尘,佛教语。 即色、声、香、味、触、法。 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凈心,导致烦恼。《圆觉经》卷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宗密疏:“六尘是境, 识体是心。” 2、古春,指春天。 春自古而然,故称。唐李贺 《兰香神女庙三月中作》诗 “古春年年在,闲绿摇霞云。” 金元好问 《缑山置酒》诗:“灵宫肃清晓, 细柏含古春。” 明高启 《圣姑庙》诗:“花落闲祠谢古春,蕙帏瑶席掩香尘。”
七绝*祁连怀古
登顶祁连赏雪山,眼前远现嘉峪关。
顾怀昔日征西事,马革收尸几众还?
七绝*夜雨感怀
绵绵丝雨夜寒长,夏转初秋未见霜。
草木新黄君莫怨,世间本自就炎凉。
七绝*教师节抒怀
粉笔扬灰落满襟,栽培学子笃情深。
不求荣华和名利,唯有怀民强国心。
七绝*教师节
誓将身心奉讲台,富民强国育丰才。
青春逝去无怨悔,只愿人间玉李开。
七绝*立夏
云回雨霁现乌阳,莲叶田田带露光。
舞柳娑婆风款款,幼童戏水野池塘。
七绝*白露
一
树静风和月朗明,山空涧寂雀无声。
白露消去炎阳烈,黄叶飘飞惹别情。
二
月透筛帘露气清,金风断续草虫鸣。
水光潋滟秋来早,夜半时听奏乐声。
七绝*处暑
日时更迭似从流,夜起金风暑气收。
柳岸秋虫声渐缓,寒重最怕惹人愁。
七绝*幽居
幽居竹苑去奢华,整日轩窗挂碧纱。
素菜清汤皆美味,提神煎喝一杯茶。
七绝*夜游荷塘
月夜清风透体凉,婆娑绿柳影疏长。
莲花开处池田美,芳气漂浮满野香。
七绝*韵和马忠义
《县文联五届二次全会遥贺》
会宁英才遍赤寰,祖河流水响潺潺。
文豪辈出皆成圣,巨著累累似景山。
注:1、赤寰,赤,赤县神州;寰,寰宇。
谓普天之下。2、景山,大山;高山。
附马忠义《县文联五届二次全会遥贺》
圣地旌旗动宇寰,秋风祖厉起淙潺。
文坛才俊丹青手,硕果累累写故山。
七绝*韵和康怀信
《贺文联五届二次全会》
聚会文人喜饮霞,敲诗觅句咏芳花。
承前启后开新面,育化全民享誉嘉。
注:饮霞,汉王充 《论衡‧道虚》:“ 曼都 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口饥欲食, 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饭一杯,数月不饥。’”后以“饮霞”喻饮酒。唐孟郊 《招文士饮》诗:“相劝罢吟雪,相从愁饮霞。”
附康怀信《贺文联五届二次全会》
祖水清波映彩霞,金风送爽菊开花。
文联召集群贤会,盛世齐襄翰墨嘉。
七绝*和李延福 《村居》
日日晨餐酒米圆,耕田犁地举牛鞭。
逍遥自在朝昏伴,春种秋收贺瑞年。
注:酒米圆,食品名。
附李延福 《村居》(新韵)
霜冷星疏月半残,耕牛在野释犁鞭。
汗泥聊共黄昏路,风雨相催又一年。
七绝*韵和李延福《赏菊》
柳岸观光客席丰,雨停徒旅觅仙踪。
桃花园里霜英美,朵朵妖娆展丽容。
附李延福《赏菊》
陇右秋高草木丰,文人骚客觅芳踪。
傲霜香溢百花后,熠熠娆娆露俏容。
七绝*韵和李延福《庚子中秋》
中秋圆月亮遥遥,金菊凋残落叶飘。
对酒当歌无雅舞,宾朋难得醉良宵。
附李延福《庚子中秋》
清秋明月陇山遥,大雁南飞桐叶飘。
美酒金樽谁起舞,人生几度共良宵。
七绝*闻县文联五届二次会议闭幕有寄
一
雅士高吟玉簟秋,群英赋咏唱风流。
文坛才秀初光道,骚客悬同李郭舟。
注:1、玉簟秋,词牌名。即《一剪梅》。
宋李清照 《一剪梅》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名。2、光道,谓光大圣道。《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臣地属元良,业微三善,光道树风,于焉盖阙。”3、悬同,遥相符合。4、李郭舟,指高朋雅会所乘之舟。喻知己相处,亲密无间。唐高适 《同李太守北海泛舟宴高平郑太守》诗:“每揖龚黄 事, 还陪李郭舟。” 明李贽 《李见田邀游东湖》诗之二:“行人本是遨游客,何况当年李郭舟。”
二
盛会初衷举逴优,妙才魁秀势争流。
诗毫挥洒传千古,赋景吟风愿作牛。
注:逴优,犹卓越。《隶释‧汉山阳太守祝睦后碑》:“功冠帝庭,懿德逴优。
三
唐尊李白宋欧阳,旌纛高擎事业昌。
旧赋新诗怀胜景,奇文雅韵化丹光。
四
致富除贫万象和,会宁学子状元多。
文联盛事如期至,骚客吟诗壮士歌。
五
文联盛会进行中,新秀骚人气相通。
伟世群英图兴举,采风逐景必亲躬。
七绝*农民丰收节颂
序转秋分俗众忙,农人饮酒便乖常。
陌阡机器收田快,各处嘉粮盛满仓。
七绝*秋雨
漫山枫叶红如火,秋分来临褪绿装。
兴雨随心腾细浪,乌云障蔽日无光。
七绝*早秋
万物兴衰有定期,繁华终究难维持。
诗中唯恐秋来早,可惜新凉已告知。
七绝*安宁万寿山行
浓荫树下绿茵茵,秋雨淋漓气象新。
安宁郊游增雅兴,摘桃万寿享丰珍。
徐世海,男,汉族,甘肃省会宁县人,1954年生,197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38年,中学高级教师,参与白银市九五教学科学实验活动,活动及论文通过市级验收。拙作古风两千多首,格律诗一千六百多首曾于《仲夏诗刊》《燕京文化传媒》《福泽五洲》《诗品》《暮雪诗刊》《竹轩诗苑》《草原诗苑CR》《黄鹤诗苑》等五十五种媒体平台发表。被聘为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一百多首格律诗被选入《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第二部、第三部,《中国当代诗人诗选》《芙蓉国文汇》《当代诗人诗选》《诗草集》《新时代中国各省市知名诗人全记录》《暮雪诗刊纸刊》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等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