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堂观音寺位于惠济乡窦楼村委会林堂村西侧,是一处清代末期建筑。该寺为台上建筑,面阔三间,长9.6米,进深一间,前后宽5米,有出厦,檐下有明柱,青砖叠砌墙,硬山顶,青色布瓦房顶,砖雕大脊,双排青色布瓦反扣饰山脊。前墙中立一对扇门,门上额有格棱饰透窗,门两侧对称饰格棱窗,内为两架梁,檩椽结构,檩下有枋,八砖覆顶。
据当地人追忆,原观音寺占地48亩,建筑有观音大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大雄宝殿三间,宝殿前东、西厢房各六间,庭院内两侧有钟鼓亭,前有山门三间。院内外松柏林立,常年香客集聚,是方圆百余里之内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
相传在北宋初年,赵匡胤部将石守信奉命乘船走运河(今废黄河)南下押运粮草,在返还京城途中,路经柘城县林堂西侧运河段,突起北风,强降暴雨,粮船无法北上,只好停泊至林堂观音寺避难。因奉旨期限在即,石守信即在观音像前焚香许愿,言称若次日天晴,北风转南风,顺风及早抵达京城,他将重修观音寺。次日果然应验,石守信如期回京城,获皇上嘉奖厚封,于是便返回林堂观音寺兴修扩建。
2011年4月,林堂观音寺被商丘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代口战役指挥所〈秘密接触点)。
代口战役是解放前夕中共柘宁商支队与国民党新五军在代口村展开的一场战斗。战斗发生在代口村的十字路口,街道曲径迂回,仍与战争时的情况相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1948年1月27日夜在林堂观音寺西屋,豫皖苏军区第一分区柘宁商支队先宿营林堂村观音寺院内,而后进驻代口打,天将拂晓,国民党新五军368团唐运奇同当地土匪武装千余人,突然将代口村团团包围。宁柘商支队队长王飞霄急令兵分两路向正西与西北方突围。此时,年仅19岁的支队文书、王飞霄之妻李平果断请求掩护部队过河突围,与敌人奋勇拼杀。部队安全突围了,但李平等十余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李平牺牲后葬在济渎池村村东,1987年,柘城县人民政府在李平烈士墓前立碑加以保护。代口村作为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县政府已组织专门人员负责保护。原柘宁商支队宿营地现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以保护。

林堂村民6o年代打粮用的石磙


商丘市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