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过年同题上刊诗人:开心、荒烟蔓草、张平、战文山、华伯均、宋梅、李振声、秋天的芦苇荡 、林海、快乐一生、文盅
本期同题组稿:战文山


1,除夕夜
文/开心:

红灯树上挂,
大门两侧对联贴。
顽童堆雪人,
撵的鸡鸭叫喳喳。
妇女蒸年糕,
全家幸福粘的牢。
今秋粮食仓库满,
来年牛羊漫山跑。
好日子在明朝。
邻居都伸手,
丈夫忙把肥猪杀。
亲朋好友都请到邻居拉不下。
大碗酒大块肉,
胜似聚义厅,
裂开大嘴就是造,
管它三高还三低。
除夕一个令,
家家都把饺子包,
积雪半尺厚,
空中仍旧雪花飘。
瑞雪兆丰年农民都知道。
已是午夜时鞭炮响通宵。
孩子滿街窜,
大街小巷灯笼飘。
光留蓠芭墙映红乡间道,
小村除夕夜,
谁恋梦逍遥。
2,过年
文/荒烟蔓草

小的时候,
总是盼着过年:
有花花绿绿的糖,
有压岁钱,
还不用做作业。
等长大了,
过年可真累:
要大扫除,
要花不少钱,
还有很多应酬。
现在老了,
最怕过年:
又长了一岁,
可时间去哪儿了?
年味儿去哪儿了?
3,赶大集 买年货(原创)
文/张平(内蒙古)

伴随着腊月钟声的敲响
便开启了过年的繁忙
年越来越近
年味也越来越浓
腊月里
最热闹的还是集贸市场
终日劳作的人们
终于有了闲暇的时光
外出打工的人也纷纷返回家乡
虽然受疫情影响
严格管控
却依然挡不住购买年货的人们
或三五成群 或独来独往
原本逢三、六、九才有的集市
现在天天都是人头攒动 熙熙攘攘
男女老少纷纷行动
赶大集 逛市场
今年少了烟花的硝烟和鞭炮的鸣响
但各种年货丰盈 依然是满目琳琅
对联福字 门神窗花 添福增祥
水产海鲜 干坚果脯 肉蛋珍禽
蔬菜鲜果 熟食制品 米面油粮
品种齐全 丰富多样
人们争相购买 大包小裹 车载人扛
人人红光满面 个个喜气洋洋
充分展示出我们伟大的祖国
经济繁荣 发达兴旺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2022.1.7日凌晨)
4,回家过年(原创)
文/战文山(辽宁)

久违了故乡
想念的亲人
我揣着一颗拳拳之心
踏着皑皑的白雪
踩着乡村的黄昏
忙啥呢我的爱人
春天我踏着冰茬
揣着希望走出家门
担着全家幸福的愿望
去艰难坎坷苦难中打拼
今天看着小村的炊烟倍感温馨
站在家乡的山岗上
看着扫雪的爱人
有点担心
鸡 猪都杀了吗
老人孩子的衣裳买好了吗
过年的东西购置全了吗……
身生翅膀脚生云
推开家门喊爱人
亲,我回来了
我已挣回了过年的碎银
5,过年(原创)
文/华伯均(四川)

往回看
掰着手指
一天 两天 三天……
转过头
眨下眼
又到过年
小时候
想过年
很长 很远
每天都在念
每天都在盼
时钟就像没转
那年庚
想过年
想吃糖
想新鞋 新裤 新衣穿
而如今
什么都不缺
家中糖果 水果不断
过年已不觉新鲜
上了年纪
一到过年
泪水就在眼里翻
想着的不是过年
想着的是自己还能过多少年
老天公平不公平
我们这代人
刚刚过点好生活
就想好好想点共产党的尾福
岁月就像翻书
翻一篇
就是一年
翻一篇
又向土里走了一圈
每到过年
人就心酸
心就心烦
咋不像小时候
盼过年
很长 很远
6,过 年
文/宋梅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照着
街上忙着购年货的人们
蓝天笑靥相得益彰
改革开放生活质量提高
过年不再一文当作几文用
大人们也不再会为
孩子想要一套新衣
露出窘态而不知所措
随着新旧交替的钟声响起
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们
也携带着一年的积蓄
急急忙忙往家赶
常年留守的孩子翘首企盼
父母能在过年短暂的时光里
弥补对他们缺失的暖暖的爱
日历翻到岁末
用新年的钟声甩掉气馁沮丧
用灿烂的微笑迎接新的挑战
新的征途一鼓作气奋勇向前
新的开始孕育新的希望
轻轻点燃绚烂的烟花
让我们携手创造一切美好
7.虎年的期盼
作者/李振声

岁月如梭,
新旧转换。
当更岁交子的钟声敲响的时候,
我对远去的金牛有诸多不舍。
对虎年的祖国,
则有更多的期盼。
期盼党的二十大开篇,
继往开来,
启后承前。
固本稳基谋大略,
凝心聚力促发展。
不辱使命创新路,
砥砺奋进又百年。
期盼北京冬奥盛宴,
放飞理想,
挑战极限,
用激情拥抱世界,
用炽热融化冰坚,
高举着奥运圣火,
全球同步共时艰。
期盼新冠疫情消散,
山河无恙,
人人平安。
枯木逢春花千树,
寒冬过后抱春天。
众志成城驱妖魔,
同仇敌忾斩凶残。
期盼航天英雄凯旋,
神剑扬威,
志在航天,
中华儿女多奇志,
苍穹浩瀚驾飞船。
世人自古慕星河,
今驻太空把梦圆。
期盼拥抱宝岛台湾,
两岸一家,
同根同源。
骨肉亲情浓于水,
一脉相承割不断。
威武之师铁拳在,
撼山容易谋独难。
期盼,
期盼,
有着太多的期盼!
期盼虎年生虎威,
如虎添翼斗狂澜。
期盼虎年迈虎步,
虎跃龙腾行致远。
期盼虎年虎气旺,
金虎纳福万家圆。
期盼虎年添虎胆,
虎踞龙盘天下安!
期盼,
期盼,
期盼祥和的虎年!
8,年味
文/秋天的芦苇荡 上海

年味
是山村袅袅升起的饮烟
年味
是家乡风味的香肠腊肉
年味
是寓意吉祥的春联和窗花
年味
是小时候家的味道
年味
是游子匆匆赶路时的脚步
年味
是妻子翘首以盼的目光
年味
是欢呼雀跃的压岁钱
年味
是溶进血液里的乡恋
年味
是父亲杯中的老白干
年味
是烛光里母亲的慈祥
年味
是心头酸甜苦辣的总和
年味
是相伴到黎明的守岁
9,乡村年味浓
文/林海

东北的乡村
进了腊月
这年味就浓
推碾子拉磨
做火勺包豆包
炸大果子烙粘饼
杀年猪灌血肠
都放缸里雪埋上
剪窗花买年画
扫房土刷白墙
财神爷.灶王爷
请来财源滚滚香火旺
糖炒栗子和花生
大榛子红枣喷喷香
还有父亲够来
最后年货一大框
鸡鸭鱼牛羊肉
三十饺子馅特鲜亮
孩子们都等候
穿妈妈做的过年新衣裳
奶奶叼着大烟袋坐炕上
只等远道读书的大孙子归来
这年才算人财两兴旺
新春对联颂吉祥
鞭炮爆竹准备好
只等大年早来到
10,穿越——过年
文/快乐一生(原创)

我从小就爱过年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 ,我们家有姥姥 姥爷两个舅舅 ,两个舅妈 ,九个姑舅弟弟妹妹,还有我爸我妈再加上我们姐弟六人,是一个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好一个热闹,而且非常和谐 ,因为都听我姥姥一个人指挥,一家老小都很顺从孝顺敬重她,都非常听她的话。
记得小时候,一到腊八,姥姥就让我们扒蒜皮,泡腊八蒜。然后就安排我妈和两个舅妈开始泡红小豆、泡黏黄米面、黏高粱米面。泡三天后,就陆续的开始包黏豆包,烙黏火勺。因为我家住在郊区 ,人都非常勤奋 ,开了很多荒地,种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粮食、蔬菜,还养了很多家禽的,供自己家吃。 爸爸在单位说了算,又有公家车开,妈妈也有工作,所以比别人家较富裕些。
腊月二十三送走了灶王爷,灶王奶奶之后 ,腊月二十四,姥姥一声令下,爸爸舅舅他们就开始宰杀自己家养的两头大肥猪 ,请来亲戚朋友 ,吃上一顿白片肉、血肠、粉条、酸菜炖冻豆腐,临走还给他们每人拿上5斤肉,剩下的就冻在大缸里,留着自己家吃。
腊月二十五六,爸爸舅舅他们,将买来的花纸糊在棚上,墙璧用白灰粉刷一新。(因当时住的都是平房儿 ,棚顶都是用高粱杆吊的棚做的,每年都要糊上一层,来装饰和保暖)。腊月二十七八,我老舅就给我们用高粱杆做支架,用竹签儿当钉子,将它们穿在一起扎实 。在糊上五颜六色的彩色纸 ,给我们每个人做一个小长方形的灯笼。再做几个各种各样的大灯笼 。有方的灯笼 、圆的灯笼、荷花灯笼,还有走马灯 。我大舅就把做好的灯笼,用彩色颜料墨等,画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和花鸟,特别是在走马灯上,画上唐僧师徒四人 。 腊月二十九晚上,就把蜡烛点起来 ,走马灯一 圈圈地转起来 ,唐僧骑着高头大马在前面走 ,孙悟空翻着筋斗云,猪八戒撅着大嘴 ,挺着大肚子扛着大钉耙子 ,不情愿的走着 ,最后面是沙和尚挑着行李担子诚实的跟着。我们这些孩子们也傻呵呵的围着走马灯,一圈圈地看着孙悟空戏弄着猪八戒,有时都看到脖子发酸,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真傻!

三十早上,我老舅让我和弟弟帮他拿浆糊,打下手,把我大舅二十九写好的春联贴在大门上,和各个房门上。还有猪圈上,贴上肥猪满圈,鸡窝门上贴上金鸡满架。各处贴上大大小小福字。
妈妈和两个舅妈更加忙碌起来,割掉自己家用破旧盆放上沙土栽种的蒜苗,来一个蒜苗炒肉,把自家种的已晒干的黄花菜 ,泡发了,来一个黄花菜炒肉,秋天晒干的云豆泡发,来一个云豆炒肉,杀上两只自家养的大公鸡,敲死两只兔子。来一大锅鸡肉兔肉炖土豆,宰上两只大鹅,来一个鹅肉炖粉条,再来一个糖溜地瓜。把烀好的猪头肉切上两大盘,再切上两大盘自家熬的皮冻,再用猪肝猪肚猪肥肠来个溜三样,猪肉酸菜炖粉条 ,炖上一大锅,爸爸出差买回两条大王鱼,来个鱼炖豆腐,还有把秋天上山捡来的,已晒干的蘑菇泡发,再来一个蘑菇土豆片炒肉。就这样20多口人分两大桌,每桌12个菜。父亲拿出春节供应的白酒,与舅舅他们喝着,唠着大男人的嗑。舅妈们边吃饭边忙着给这些孩子们,添黏豆包,黏火勺的。我们这些孩子们胡吃海塞一顿后,就跑到院子里藏起猫猫,你追我赶的,玩得不亦乐乎 。妈妈和舅妈们洗完碗筷,就又开始忙着剁肉剁白菜和面,开始包饺子了。

姥爷姥姥,爸爸和舅舅们在一起,嗑着自家种的炒瓜子及花生,合计着明年再种点什么能高产,再多养几头猪,多养些鸡鸭鹅兔的。
我们一群孩子们玩累了,跑回来一遍遍地问妈妈们,妈什么时候换新衣服呀!她们不耐烦地说:去把手脸脚都洗干净,换上“新”的吧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要想穿新衣服需要布票、棉花票的,什么都要凭票供应,因此不能每个人都是新的, 所以妈妈她们在年前就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需求做好了衣服。比如:我最大,我的棉裤棉袄衣服的穿小了,就给弟弟妹妹们穿了,我每年都有新衣服穿,大的传给小的穿,一个传一个。小崽们穿得实在不能穿了,就把它拆了重新拼凑做成“新” ,或者换个新的外套。就这样每年还是都盼着过年。
爸爸给我们每个人发一挂100响的小鞭炮,我们拆开,点上一支香,用香火对准小鞭炮上的捻,一个一个的点燃放 ,真怕放没了, 没有玩儿的了 。晚上11点多妈妈们把包好的饺子,煮熟了捞进盘子端上桌。爸爸舅舅们领着我们出去放鞭炮 ,二踢脚 ,还有小烟花 。开始辞旧迎新 ,接财神。回到桌子上,开始吃饺子 。我就偷偷的用筷子按一按 那个饺子馅儿硬 ,就吃那个 。因为饺子馅儿里头包有一分二分的硬币 。据说谁吃到了硬币 ,这一年的财气就最多 。但是,我们家吃饭有规矩,除了自己碗里的饭之外,夹公共碗碟里的饭菜时,只能吃自己饭碗前的菜,不准去别人碗前夹菜的。所以我们这些孩子们一个个肚皮撑的鼓鼓的一个也没吃着 。最后还是被不慌不忙的爸爸 舅舅们吃到了 ,就数我爸爸吃到的最多 ,每一年赚到的钱, 也是我爸挣得最多 。

初一早上起来,得先给我姥爷姥姥拜年:姥爷姥姥过年好!祝你们长命百岁!然后姥姥给我们每人一角压岁钱。再给我爸爸妈妈拜年,给两角压岁钱。最后给两个舅舅、舅妈拜年也给一角压岁钱。我把压岁钱都攒起来,留着买笔本的用。可弟们就偷偷的拿着压岁钱去小铺买玻璃球或啪叽(当时男孩子的一种玩具,是纸克上画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或动物的小圆图片,用剪刀剪下来 ,用来扇着玩儿的玩具)。妹妹们也偷偷的拿着压岁钱到小铺买糖吃了 。所以过去过年是小孩儿们最高兴的时候,也是最盼望的一件大事 。
后来,随着姥爷姥姥的相继去世,我们这个大家庭也随即变成了自然的三个家庭了 。再后来随着我们这些孩子们的逐渐的长大 ,都有了各自不同的事业和家庭,分得山南海北 的,全国各地的都有,还有异国他乡的。虽说现在的日子比过去要好上百倍,但是再想相聚,实在太难了。也只有在高科技的网络的连接下,相聚在手机里。
2021.1.18.
10,年味
文/开心:

年味是什么,
不同的年代有不一样的内涵。
幼年的年味,
是年夜饭和初一饺子的期盼,
为了这顿饺子,
足足等了三百多天。
平时的餐桌上总是粗茶淡饭,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浑腥不沾。
年味,
是高悬的红灯笼,
和房门两侧的红对联,
家家户户都红遍。
这是年俗,
延续了几千年都不变。
图的吉祥盼的红火,
乞求荣华富贵生活富裕的心愿,
都包含在对联的字里行间,
尽管年复一年并无什么改变,
一到春节仍然是通红一片,
山村红烂漫。
年味是亲情的盛宴,
年味是友情的聚餐。
盼儿女回家,
多少父母望眼欲穿,
热泪涟涟。
平时远隔千山万水,
只有过年才举家团圆。
年味,
香气弥漫在厨房里,
笑声荡漾在饭桌上,
红火贴在对联上,
幸福沉淀在内心中。
年味的乡愁,
永远的成为中国人心中难忘的记忆,
神圣的图腾!
11,年味是什么
诗/文盅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红红的福字和春联
年味是火红的灯笼挂门前
年味是儿时的红头绳
年味是本命年的红丝带
年味是男孩手中的小挂鞭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妈妈蒸的白面馒头小豆包
年味是爸爸炸的丸子和虾片
年味是崭新的衣裳身上穿
年味是祭祀先祖传统的怀念
年味是一家人团圆的盛宴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长辈给的压岁钱
年味是挤满人群的电影院
年味是窗花剪纸门上的挂钱
年味是舞狮闹花灯的不夜天
年味是雪雕冰灯的霓彩梦幻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网上逛街的浏览
年味是快递小哥的送货单
年味是商超购物扫码的乐园
年味是微信短信电话拜年的祝愿
年味是除夕夜一家人围坐一起观看的春晚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亲人两地视频饮酒的连线
年味是走亲访友的聊天
年味是春运务工回家的交通线
年味是海角天涯战土的戍边
年味是五十六个民族节日的联欢
年味是什么
热腾腾的水饺
香香喷喷的家乡菜
温壶老酒
一家人
除夕夜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