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李晓刚咏史绝句100首
精华热点

李晓刚咏史绝句100首
注:①石敬唐: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辽朝)。注:①溺冠:史载刘邦不喜儒生,常在儒士帽里撒尿,又爱骑臣下脖颈谩骂。注:①贾谊被贬,担任梁王的师傅。他路过湘江,写文章悼念屈原。梁王坠马死,贾谊认为自己没尽到责任,抑郁而亡,年仅33岁。注:①芈月:即秦宣太后。②侍巾:侍巾帷房,侍候主人也。芈月本作为楚陪媵而来秦国。 ③事人:指与义渠君私通事。④事秦:使天下侍奉秦国。注:①献女粪尝:史载越王勾践用范蠡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夫差,吴王生病又尝其粪便以验轻重。②纵然鸟喙:史载越王勾践为人“长颈鸟喙”。阴险寡义。注:①季子:指春秋吴国贤公子季札。②让国:史载吴王寿梦病重将卒,因季札贤能,想传位于他。季札谦让不受,后来两位哥哥又要传位于他,他坚辞。后传夫差,不久吴亡。注:①如姬奇货:指吕不韦献自己爱姬给秦公子异人(嬴政之父),以求“一本注:①牧野:武王伐商在牧野决战。②应悔:时商朝军队在东夷作战未回,只好把东夷俘虏编入军队,夷人反戈,纣王灭亡。注:①问津句:《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假如八千子弟在,未必乌江血染红。
注:①灭族亡两句:言霍光受托孤之任,拥昭帝,废海昏侯,又立宣帝。但死后不久,妻子被杀,族灭。②麒麟:指汉代麒麟阁。上有西汉霍光等十一位名臣图像。注:①杨震:东汉名臣,因反对宦官被贬而死,先葬洛阳,后归葬故乡华阴。注:①荆公:指王安石,曾封为荆国公。②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注:①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 ②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 注:①铜山:指金钱。②铁券,是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凭证,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种特别证件,也叫免死券。注:①楚狂: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后常用为典。注:①袁安:东汉袁安宁愿饿死也不乞讨扰民,比喻道德高尚,有操守。 ②蜩螗.蝉的别名。比喻喧闹﹑纷扰不宁。 ③贾生,指贾谊,给汉文帝上《治安策》。注:①共工:远古部落首领,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注:①杨子:指杨朱,杨朱学派创始人。杨朱哭,在歧路悲泣。 ②歧途:对世道崎岖,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注:①国钧:指国炳,国政也。 ②天津桥:宋时汴梁洛水河之名桥,邵雍与儿子伯温在桥上听到杜鹃的声音凄惨,认为是天下动乱之兆。后金人南侵,北宋亡。注:①三代:指尧舜禹三代。 ②虞唐:唐尧与虞舜的并称。③彼苍,苍天。注:①箕颖:相传尧时,贤者巢父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注:①铗弹:指冯谖弹铗而歌。 ②颜回:孔子的学生,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且勤奋好学。注:①求富: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里指功名富贵不可强求。注:①钟期:钟子期,春秋时代楚国人。传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两人遂成至交。子期死,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注:①沧浪歌:春秋时期时已传唱,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比喻人的自身因素很重要。 ②巢由,指史上大隐士巢父、许由。许由河边洗耳,巢父牵牛问之,闻许由因尧欲召为九州长而在此洗耳,巢父很不满,嫌许由污了牛饮之水。注:①黄农:指黄帝和炎帝,炎帝号神农氏。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注:①韩彭:指韩信和彭越,西汉开国功臣。后都被刘邦所杀。 ②留侯:指张良。(一)
千里奔波近古贤,新碑欲比圣人肩。
寝园穆穆风难静,一栋红楼捅破天。
注:①二程:即北宋理学家程颢和程颐。二程墓在洛阳市南约25公里,今伊川县城西荆山脚下,称为程园。(二)
新碑立在古碑前,谁说今人不拜贤。
汗渍白云①游客去,苍生浮梦总为编。
注:①汗渍白云:比喻游人汗流浃背,衣服汗渍成白色,如白云一片。新密县衙①
自古衙门向富开?贫民击鼓喊冤来。
莫言七品芝麻小,不辨东西是我才②
注:①密县(现改名新密市)县衙,位于河南新密市老县城中心,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616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②我才:吾辈也。注:①扪虱:抓着虱子。史载王猛见东晋大将桓温,旁若无人,扪虱而谈。注:①五将山: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前秦皇帝苻坚曾在五将山被俘,后被杀。 ②景略,指王猛,字景略。注:①腰纤:史载赵飞燕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②史传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本句谓因汉成帝宠幸赵飞燕,宫女们也都追求纤细腰身。注:①韶:尧舜时美乐。②秭归女,王昭君是湖北秭归人。 ③霍骠姚:指汉霍去病。被封为骠骑大将军。作者简介:李晓刚,字陶之,号陶轩主。陕西蓝田人。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教授,长安诗人。兼任陕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全国财经院校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诗词百家、小楼听雨诗刊特邀评论员等职务。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工作,兼涉诗词创作,诗词作品多见于《中华诗词》《诗词》《当代诗词》等十余种专业刊物。出版诗词作品集《终南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诗词创作概论》(三秦出版社)、高等教育教材《大学国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等多部著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