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呢很多朋友私信我说,大唐王玄策一人灭一国,那后勤保障怎么办呢?后防怎么办呢?当时天竺的其他诸侯国那都什么反应呢?
阿罗那顺就那么不抗揍吗?是他们当时特别落后吗?
首先告诉大家,当时啊,中天竺的战力那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古天竺的历史上,因为总挨揍,所以也积攒了不少的抗揍经验值。
天竺位于南亚次大陆,三面都是印度洋,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屏障。本来是一个战略十分安全的国度,然而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旁边啊,阿富汗附近的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之间呢,居然有一个天然的缺口。
这就好像一座坚城,但大门呢是洞开的,无数的外族通过这个缺口啊,侵入并征服天竺。
公元前12世纪左右啊,雅利安人离开了中亚草原。来到了伊朗高原,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兴都库什山脉的缺口。
说起来这个兴都库什啊也是他们命名的,意思就是杀死天竺人。雅利安人通过这个缺口战胜了达罗毗pi荼tu人。这段时期呢也被称为吠fei陀tuo时期。
这个种姓制度啊,就是雅利安人逐渐发展出来的。四种姓是按肤色深浅而设置,其中的婆罗门和萨帝利即来源于征服者浅肤色的雅利安人。
接着啊,波斯的大流士和准备打中国,后来走丢了的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又相继入侵了天竺,后来呀,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月氏ròuzhī人,白匈奴人,又分别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过兴都库什山口进入天竺,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总而言之啊,三哥由于总挨揍,那还是比较见多识广的,所以啊,结合其他民族的战法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出了不少具有本地特色的战法,比如说战象部队,重骑兵,重盾阵等等。
大唐王玄策这次攻打阿罗那顺呢,虽然只有区区1万借来的兵,但是那得看谁指挥呀。王玄策打下华氏城之后啊,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安排。
首先呢,通过那罗迩娑婆寐戳穿阿罗那顺的阴谋,揭露这个大魔王的野心,让广大人民群众啊,充分认识到阿罗那顺的丑恶嘴脸,从而呢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可,安定华氏城的民众。
其次啊,留下少量驻军防守,同时通知吐蕃和尼婆罗抓紧时间派兵协防,保证后方安全。
第三,让纳罗尔娑婆妹去东天竺和南天竺游说,能结盟为上策,就算不能结盟,至少要保证另外两方不能与阿罗纳顺联合。
第四,派出使者,以拉莫朱为人质,保证被关押的30名大唐士兵的生命安全,我大唐的士兵走到天涯海角也不能让任何人给欺负了。
这个该说不说啊,这拉莫朱啊,他还是阿罗那顺的大舅哥,价值啊还是有一点儿的,虽然做人他不咋地,那做人质倒是挺好。
闲话少说吧,这个王玄策当即决定兵发茶镈和罗城,另外呀遣使至书于阿罗那顺,拉莫朱现在在我们手中,那情绪相当稳定,你们如果不想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必须保证30名大唐使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双方人质能够和平交换,然后再返还大唐礼物,我们将就此退兵,不再追究。否则,大唐天兵一道,必将玉石俱焚,身死国灭,莫谓言之不预!
再说这个终极大boss大魔王阿罗大顺。他根本就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王玄策能够击败拉莫朱的3万大军,一定是意外,我大天竺的军队,又会叠罗汉,又会踢飞脚,每个战士都自带车辆外挂功能,而且我们又新从外国买了不少的新式武器,那简直就是天下无敌的存在,它怎么会败呢?一定是拉莫朱太不小心了。
此时此刻,阿罗那顺身穿黑袍,阴沉着脸,拿着王玄策的书信去看来看去,旁边啊,静静的站着一身戎装的元帅豪尔•辛格和参谋长比平•拉瓦特。
阿罗纳顺看了半天,缓缓的抬起头来,冲着这个比平•拉瓦特就问道,莫谓言之不预,啥意思啊?
这个比平•拉瓦特呀,是中天竺军中名将,号为智囊,也是中天竺的象军部队的指挥官,因为前一段时间呢,前任参谋长啊,他骑着战象视察的时候从大象上掉下来了,摔得那叫一个惨呐,送到医院就死了。
所以拉瓦特成为了继任者。当时啊各城邦舆论是一片哗然呐,但是阿罗那顺都没当回事儿,因为中天竺训练战象部队和搞军事演习,他哪年不出点儿事故摔死几个高官,这大天竺的高级军官摔死的一直都比战死的多呀。
咱们再说呀听到阿罗那顺的问话,拉瓦特参谋长是当即慷慨陈辞。
末学——雄鹰★铁骑
看完记得点点红心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