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被战友杨光中尘封43年的战斗故事,作为经历这场战火的他,每到2月17日,他从箱底把几十年前纪录部队指战员在自卫还击作战的英勇顽强的小册子翻一翻晒一晒……
每当翻阅一次,一个个战友的形象总是浮现眼帘……
2021年,杨老战友从网上看到我在《和平树下》刊发“滇南雄师 红河堡垒”受到启发,联系我视时机刊发他珍藏40多年的“宝贝”,传播给广大读者和老战友们。
在自卫还击43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将公开尘封几十年的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六团这支英雄部队的作战故事。
《和平树下》编辑部 艾宗升
2022.1.19
前 言
为保卫祖国边疆的和平安宁,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这次作战,陆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六团奉命在金平方向敌赛善地区与敌初战后,挥师向东,在河口方向越南七号公路左侧的朗勒、为麻地区加入战斗。主要任务是直插郭参,断敌后路,阻敌增援,炸毁南卡大桥。由于上级正确指挥,全团指战员坚决执行命令,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密切协同,团结奋战,英勇顽强。战胜了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敌情不明等重重困难,连续战斗六昼夜,在3.5公里的正面上推进纵深15.5公里,攻占了敌14个工事坚固、防守严密的高地和3处兵营(团、营、连各一处)。毙敌中尉军官以下256名(含金平方向41名)伤敌96名(含金平方向15名),俘敌1名,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弹药及军需物资。郭参地区之敌,345师124团第3营除少数逃窜外,大部分歼灭,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我团的作战任务。作战中,涌现出一大批功臣单位和个人:三连荣立集体二等功;一连、六连、八连荣立集体三等功;三连三排荣立一等功;四个排八个班荣立二等功;二十二个排、七十一个班荣立集体三等功;四人荣立一等功。二十三人荣立二等功,五百四十五人荣立三等功,占全团参战人数的百分之二十点九。参战民兵两个连荣立三等功,一个排、四个班荣立三等功;三人荣立二等功,七十六人荣立三等功,占参战民兵百分之二十三。
为庆祝自卫还击作战的重大胜利,表彰功臣单位和个人,教育部队向英模学习,“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保卫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立新功,当英雄。我们将全团三等功以上的连队和二等功以上的排、班及个人的事迹编印成选辑。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肯定会有误之处,敬请首长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九十六团政治处
一九七九年四月
流血牺牲无所惧
前赴后继歼顽敌
坚决拖住敌人
惊慌万惧的敌人在遭我一阵猛烈、稳准的痛打后。如梦初醒。错误的认定一连是一支主攻部队,押下赌注,很快的纠集了两个连的兵力在左侧居山防守。七、八挺轻重机枪喷吐出一道道火舌,数十发八二、六0迫击炮对我倾泻而来。刹那间,无名高地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党考验我们的时刻到来了,紧要关头,一连的勇士们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牢牢地钉在阵地上。他们谁都知道,此时此刻,只要稍稍往后撤离几十公尺,就可避开敌火力,安全无事。但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在鼓舞着他们,不能撤!佯攻哪有不付出代价,那有不流血的。多拖住敌人一分钟。就能为右侧主攻部队多争取一份胜利的把握,人在阵地在,誓与敌人血战到底。连长、指导员……冒着密集的弹雨一边调整部署,一边组织救护伤员。一排不顾敌火力的严密封锁,硬是占领了第二个小山包,全连集中火力射向环形工事之敌,支撑点上的重机枪被他们打哑了,战壕深处的火箭筒也宣告报销。对面是敌人的一片哭叫声。敌人那里知道。他们的对手不但没有被铺天盖地而来的炮火吓退,而是越打越勇猛。敌人又倒下了一片。战斗整个经历五小时,高地上被炸得焦土纵横。一连指战员水没喝一口,食未进一粒。在中午十三点三十分胜利完成任务。奉命撤出战斗,他们及时清点了人员装备,全连阵亡3人,负伤18人,一部分同志护送伤员外,只剩下17个人,17条枪了。还能不能继续战斗,怎样组织指挥战斗?连党支部想到了毛主席的教导是:“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在阵地前沿开了支委会,统一思想,提出了简短有力的战斗动员口号。严惩越修,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指导员杨光宗及时给部队进行了动员,要求党团员要起好模范先锋作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轻伤不下火线。支部临时决定把17个同志编为一个排,一排长李继新担任排长,三排长和积华任副排长,由连长、指导员副连长率领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前赴后继 英勇顽强
连长王林根和战士冲在一块,战斗在一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样便于观察敌情。指挥部队。在遭敌人猛烈炮火袭击时。他沉着果断。一面令身边的步谈机员将情况立即汇报给上级,一面组织战斗。那里危险,他就冲到那里,他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烈士和继贤、自光平,伤员武绍能三人一个一个地从火线上背到阵地的反斜面。其余干部,人人都是冲在前面指挥战斗,个个背过伤员。正是这种身先士卒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了全连即使在最困难的时侯都临危不惧,英勇战斗,始终保持建制不乱。狠很地打击了人。
敢打敢拼痛歼敌寇
三连是一个长期执行军农生产任务的建队。在全团接到扩编参战的命令后,才从下甸师生产基地归建。在这次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中,指挥员果断地进行组织指挥,党团员模范带头冲锋陷阵。全连同志不怕艰难困苦,战胜饥饿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敢打敢拼。在兄弟单位配合下,连续攻占了十、十二号高地,毙敌32名、伤敌21名,缴获重机枪3挺、轻机枪9挺、冲锋枪19支、六O迫击炮3门、四O火箭筒10具、各种子弹5万余发、手榴弹300枚、及部分军用物资。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为表彰三连全体指战员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学习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革命精神,经团党委研究决定。报请师党委批准,给予三连记集体二等功。
首战建奇功
三月三日拂晓,潜伏在八号高地一侧的三连,冒着迷雾和微微的细雨向前挺进,他们是营的前卫连。第一仗就是攻打十号高地。
十号高地,是通往郭参的咽喉要道,敌人在这里构筑了有以坑道为主体,交通壕、地堡相连接的环形防御体系,设防坚固。左右两侧的无名高地上,也有交通壕和暗火力点。与十号高地成犄角之势,互为依托,如不尽快拔掉这颗毒钉,就会使全团主力攻克郭参失去战机。党支部研究了战斗部署,决心由一排从左侧迂回,占领左侧环形工事后,牵制敌火力。掩护连主力正面进攻十号高地。二排为加强火力排从正面进攻。三排为预备队。
明确任务后,一排长张可新立即带领一排向前运动。在十号高地主阵前面的沼泽地。遭敌火力严密封锁,子弹横飞。他当即命令二班用火力掩护。全排拉大距离,单个跃进,通过了沼泽地,首先抢占十号高地左侧前沿的一个小山头。敌人发现后。轻重机枪一齐向他们猛扫过来。跟随一排战斗的六班付班长邓启荣同志负伤(后牺牲)。张可新同志观察了地形,并和带九班赶来支援战斗的三排长扬树聪交换意见后,迅速组织各班交替掩护,向敌攻击。很快突破前沿,占领了十号高地左侧的环形工事。这时,从正面进攻的连主力两次进攻受挫,营属炮连即向十号高地实施急袭。因视度不良,观察受限,三班长龚平冒弹雨把观察到的偏差量,迅速报告给炮兵。经过修正,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直砸敌阵,打得敌人鬼哭狼嚎、血肉横飞。同时,三班又用缴获的重机枪向敌猛烈射击。压制了敌火力,掩护了正面部队的进攻。在十号高地正面,当炮火袭击时,五班副班长叶华发扬孤胆作战的精神,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身体,向敌前沿运动。在离敌前沿70米的一块大石头后面隐蔽下来。待我炮火一停,立即勇猛地向前冲击。距交通壕约35米左,他发现敌人一挺轻机枪正喷着火舌。迅速投掷一枚手榴弹,乘着浓烟冲了上去,十米处又扔了一枚手榴弹,打一梭子,敌人的机枪哑了。两名越寇被打死在战壕内。四班副班长周克勤,带着本小组战士和两名火箭筒手,边观察边向前运动,炮击一停,就勇猛地冲上战壕,消灭了两名正装换弹盒的机枪手,缴获了一挺轻机枪,接着,八班第二班长李朝元也冲了上去。撂翻一个敌人,缴获了一挺班用机枪。壕内残敌未来得及组织反扑,就被消灭了。整个战斗历时三小时,全连击毙守敌11名,伤13名,缴获轻重机枪各3挺,六O迫击炮2门,火箭筒5具及部分物资。首战告捷。
一个出奇制胜的歼灭战
攻下十号高地,打扫完战场,三连又马不蹄地向十二号高地进发。一排担任尖刀排,排长张可新同志带领尖刀班走在最前面,途中与敌遭遇。后又遭侧面和正面火力的压制,张可兴同志在观察地形的过程中不幸中弹牺牲。旧仇未报,又添新恨,全连干战怒火万丈,宣誓一定要狠狠打击越寇。向敌人讨还血债,为牺牲和负伤的战友报仇。
一排长牺牲后,预备党员、三班长龚平同志接替指挥。他迅速组织轻重火力,向企图阻止我前进的敌人发起猛攻,敌人的防御很快被打垮了,仓惶地拖着尸体往后逃窜。
夜幕降临了,全连就地宿营。指导员刘启荣同志分别找干部骨干了解思想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宣扬了烈士张可新等同志的事迹,表扬了作战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重伤不哭不叫,轻伤不下火线的同志的事迹。鼓励大家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争取在明天的战斗中杀敌立功当英雄。
四日黎明,三连重新调整了组织,决心拿下十二号高地。命令三排担任主攻。排长杨树聪同志给全排传达了任务。进行简短动员,就带着大家出发了。他同尖刀班边走边观察,从一片地形陡峭的树林中,攀藤附葛,隐蔽接敌。当进至一条约150米左右的冲沟时,被敌人发现,正面及右翼的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封锁了他们前进的道路。子弹吱吱在头上乱飞,炮弹在前后左右响个不停。杨树聪同志一面命令大家迅速隐蔽。一面往前运动到一个视界比较开阔的地段。仔细观察了敌阵地周围的地形情况,分析了特点。他看到十二号高地西北侧,敌人构筑了一道环形工事,还在掘土加固。与主阵地构成犄角之势。工事正面及左右侧,坡陡路滑。火力封锁比较严密。部队运动困难。要从这里发起进攻,会增大伤亡,而且不易奏效。在环形工事的正面有一孤立的山包,光秃秃的,没有遮蔽物,上面未见工事设施。这里比环形工事和十二号高地主阵地都高。他通过分析判断,在孤立的无名高地上,敌人担心被我分割围歼,防守比较薄弱。于我进攻有利,但它与敌主阵地和环形工事相聚较近,两面的都可以对它控制,山顶较为暴露,危险性很大。他想,战士面前无险阻,为了严惩越寇。可以抛头颅洒热血,担点风险更算不了什么。略思片刻,杨树聪果断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首先占领这个无名高地。当即命令七班担任掩护。八、九班及配备的火箭筒手从右侧迂回,抢占无名高地。
果不出预料,无名高地上并无守敌。八班抢占高地后,迅速占领阵地,八班长高喊了一声“打”,机枪、冲锋枪、步枪、火箭筒一齐砸向敌人,敌人遭到这一阵出奇不意的打击,纷纷倒下。九班占领山半腰后也猛烈开火了,担任掩护的七班趁此机会向前运动,七班长岳本成同志最先冲进战壕,用两颗手雷消灭了残存的敌火力。这一阵出奇不意的打击,三连仅上了一个排的兵力。在没有火力支援的况下,就毙敌18名,伤敌8名,环形工事之敌,基本被全歼。还缴获了冲锋枪16支、火箭筒1具、火箭筒弹18发、各种子弹7100发、手榴弹200枚、望远镜1具、电话机两部、收音机一部,重机枪备用枪管2根。环形工事一失,高地左侧敌人看到失去依托,十分恐慌,所有火力向三排阵地压来,三排同志临危不惧,巧妙地用现有的工事与敌周旋,八班机枪射手张元保,吸引敌人一挺重机枪达一个多小时。
下午,全营向十二号高地发起了总攻,一阵炮火炸得敌人血肉横飞。三连的同志们在兄弟连队的配合下,首先攻占了十二号高地。
至此,郭参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拖不垮 打不散
在几天的战斗中,三连组织不乱,指挥不断。拖不垮打不散。始终拧成一个铁拳头。
指挥靠前,果断处置各种情况。作战中,连指挥所一直跟在攻击排的后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战斗的情况,作到情况明、决心大,处置得当。遭敌人突袭时做到层层有判断。有口令、不是盲目隐蔽。三连在一排与敌突然遭遇时,排长立即命令,发现敌情,做好战斗准备。班长随后发出口令“抢占有利地形”,几秒钟就把全排散开,先敌开火,掌握主动,张可兴同志因观察地形中弹牺牲,三班长袭平代替指挥。连长卢绍文及时掌握了这一情况,迅速组织重火力支援一排战斗。有了伤亡,本班排自救互救,分工明确,临危不乱。无论情况怎样复杂多变,班排连建制不乱,是一个打不散的铁拳头。
五个昼夜在枪炮声中行军作战。同志们身被汗水浸、雨水浇。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渴了喝不上水,饿了吃不上干粮,困了得不到体息。但是,同志们始终精神饱满,斗志旺盛。
五号,连队奉命从十二号高地撤至四号阵地待命,从下午七点到次日凌晨,经昼夜急行军到达目的地,途中老战士帮助新战士,体力强的帮助体力弱的,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从打十号高地,连长卢绍文一直扛着一挺缴获的班用机枪。指导员刘启荣身体差,体重不到45公斤。他不仅走前跑后,组织部从。宣传鼓动,还帮战士扛枪。战士们以烈士为榜样,战胜饥饿疲劳,勇敢克服困难。后来又至团指挥所受领任务,到十号高地组织防御,防敌反朴。阵地刚构筑好,又奉命进至十七号高地,协助三营炸毁楠卡大桥,并掩护大部队撤退。四、五个小时的时间往返20多公里,两次构筑工事。干部战士以惊人的毅力,战胜艰难困苦,坚决执行命令。
战斗中,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遇事有研究,有处置。战场上开了两次支委会,一次党员大会,表彰先进,提示要求。党员、干部模范带头,成为全连的核心和榜样。
无私无畏上战场
在这几天的战斗中,三连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十班长刘光告在攻打十号高地时,左臂被弹片扎了有五公分,一公分深的口子,一直坚持战斗,摧毁了敌一个火力点,毙敌一名。一排长张可兴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共青团员九班机枪手张龙胜,两次受伤不下战场。最后,为了更好地发扬火力,掩护战友冲锋,顾不上隐避身体,不幸中弹牺性。共产党员、七三年入伍的老战士岳本成长期患病住院,临战前回家探亲,又得知弟弟因公牺牲,母亲病危住院,接到“火速归队”的电报,他毅然离家归队。赶到营房。部队已经出发。他风尘扑扑的追赶部队。参加战斗,战斗中食指负伤,连扣扳机都困难,还一直忍着疼痛,狠狠打击敌人,用手雷炸毁了敌一个火力点,毙敌2名。
八班长张怀富,一直拉痢疾。枪声一响,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痢疾,冲锋在前,带领全班毙敌9名,其中他就毙敌2名,还两次冒险抢救战友。八班战士刘亚东在打环形工事时,敌人的子弹在他的头上乱飞,他豪不畏惧。越打越起劲。副指导员拖运伤员。哪里危险哪里冲,与本连失去联系后,还帮兄弟单位运送伤员烈士。炊事班的同志既是炊事员。又是战斗员。在阵地上想方设法让大家吃上饭菜,还拿枪参加战斗,扛弹药,预备党员,七班副班长陈晓伟战斗中勇猛向前,负伤后,还想到交的党费,在转运中,让别的伤员先运,自己忍着巨大的痛苦,一声不吭地躺了三个多小时。这巨大的力量,是那里来的呢?因为他们对越修无比的恨。对祖国人民无限的爱。
二等功荣立者,五班副班长叶华说:“越修杀我边民,掠我边疆领土,破坏我四个现代化建设,罪恶累累,我决心用鲜血和生命向越修讨还血债”。八班团员彭承其说:“需要我炸碉堡,我就做董存瑞,存需我堵枪眼,我就做黄继光;需要我踏雪开路,我就学罗光燮”。烈士、共产党员六班副班长邓启荣决心时说:“生命是宝贵的,祖国的尊严和领士完整更宝贵。我决心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而斗争。”三排长杨树聪说:“人民战士忠于党,严惩越修上战场。为保人民得安宁,愿将鲜血洒疆场”。
有了这样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无私无畏的坚强战士。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消灭?
前卫前先锋 杀敌见战功
一份战表上这样填写着:“连续攻克四、六、七、八号高地。毙敌24名(其中中尉军官一名),伤敌多名,缴获班用机枪2挺,冲锋枪3支,半自动步枪3支,榴弹枪1支,火箭筒2具,步骑枪2支,指北针一个,敌火力配系图一张,普通弹41980发,枪榴弹50发,重机枪弹16000发,电雷2个,火箭弹126发,高机弹3600发,手榴弹169枚,被复线5捆,及军用物资一部份,这是团前卫连——六连全体干部战士团结战斗用鲜血填写起来的。
树雄心 勇挑重担
部队从金平转战河口,六连被上级党委定为前卫连。接受任务后,党支部召开了支委会。摆在支部“一班人”面前严峻的问题是:怎样完成好上级党委交给本连的艰巨任务!他们认真地进行了讨论。六连参战前夕才从边防十团编入我部。过去连队长期分散,训练与野战军有所不同,这次担任前卫任务。大家深知任务的艰巨性,可是大家更懂得,上级把这一艰巨的任务给我连,这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党培育自己多年,现在党和人民考验自己的时刻到了,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上,也要闯。六连的干部在艰巨的任务面前。他们没有豪华的语言。但是,人人都表:“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自己在,任务就一定完成”。二排长和建主动要求承担了尖刀排的任务。
出征的前夜,指导员潘保昌向全连作了动员,提出了“用胜利的捷报向党和人民汇报”的战斗口号。听了动员。战士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全连干部战士对胜利满了信心。
出敌不意 克敌制胜
三月一日,六连奉命沿越七号公路向郭参方向攻击前进。当进至友军正与敌接火的三号高地时,敌人几挺机枪组成交叉火力向他们袭来,同时用炮火拦截我通往四号高地的道路。六连拉大距离,迅速抢行通过敌炮火封锁区,经过一片沼泽地后,到达了四号高地右西北侧的无名高地,隐蔽在丛林之中。四号高地是敌扼守的一个要点,山高坡陡,杂草丛生,尖兵组发现敌人约一个排居守在上面,而敌未查觉我行动。根据敌情、地形、连长李风鸣马上召集了各配属分队开会,研究确定了打法:由二排在左担任主攻、侦察配属分队在右为助攻,在给所属炮兵指示目标和规定了协同信导后,二排成后三角队形,利用丛林隐蔽地迂回到了距200公尺处的冲击出发位置。只听连长一声令下:“打”!无后座力炮,迫击炮一齐稳、准、狠地砸向四号高地,敌人遭我突然的打击,惊慌失措,四个敌人慌忙从掩蔽部拖出一挺重机枪刚一架好,就被我迫击炮命中,4个火力点先后被摧,敌人乱作一团,一面向我疯狂射击,一面沿战壕南窜企图逃走,二排立即发起冲击,扑向敌人,四班首先冲入敌阵。敌人狼狈逃跑,六连攻克了四号高地,毙敌9名,首战告捷。
前赴后继 连续作战
初战的胜利,更增添了全连干部战士保证完成任务的勇气。三月二日,全连继续向六号高地发展。上午十时左右,连队进至六号高地一百多公尺处,副连长和占强、排长和建率领二排向六号高地实施冲击,这时敌人的炮火突然向我袭击,二排长和建身上四处负伤,倒在地上,他全然不顾。用尽全身的力气向前爬了十多公尺,机枪手陈修文发现排长负重伤,赶过来给他包扎,和排长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管我,快占领阵地”。五班长张建鹏也赶到排长身旁,排长立即对他说:“你现在代理我指挥,赶快带领全排从右侧抢占六号高地。”副连长和占强脖子中弹片,他左手捂住伤口,右手提着冲锋枪指挥二排冲入战壕、追歼逃敌,敌人丢下三具尸体,连一张机密的火力配系图都来不及收走,就已跑得无影无踪。
五号高地的敌人见四、六号高地失守,仓惶逃命,六连直插八号高地,敌人弃甲丢盔,微弱抵抗后,进一片密林逃走。六连干部战士马不停蹄,连夜抢占了七号高地,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党委交给的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
忍饥饿抗疫劳 飞兵炸大桥
在我军严惩越修,奋起还击到预期目的,即将班师回防的三月六日,我团八连(加强火器配属)以神速巧妙的动作,在预定的时间内,深入郭参前四公里,将楠卡公路大桥一举炸毁。完成任务坚决,全连荣立集体三功。
楠卡大桥位于斋河西侧,是座横跨在七号公路四十四公里处奔河上的公路大桥。大桥全长70余米,宽八米,周围三面环山,地形险要。它东抵安沛、西连老街、北接北河,为连接三地的咽喉要道。我军在进攻时,沿路桥梁均遭敌人破坏,唯独这座楠卡大桥完好无损,可见它在军事上的价值早己路人皆知。敌人妄图在郭参地区阻击我进攻的计划告吹后,重新纠集了仓皇潜逃的残兵败将,凭险踞守在楠卡大桥四周的山头上。并不断向我实施炮火袭击,试图卷土重来。
为防敌骚扰,确保我军胜利回防祖国边境。上级首长经过周密运筹,决心除掉隐患。在团主力的配合下,炸毁楠卡公路大桥,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八连全体指战员。受领任务后,八连指导员关明君立即主持召开了有配属分队干部参加的紧急支委会,连长李祖碧将上级的命令和团指挥所转友军关于楠卡大桥一线的敌情通报向支委进行了传达。支委会研究了爆破方案,确定了爆破人员和协同动作。当时全连在炎热山林中整整经过了六昼夜的迂回穿插,连续两天没有吃到何食物。饥饿、疲劳一齐向他们袭来,有一半以上的同志双脚被打起了血泡,少数体单力薄的战士曾几度昏倒过。然而,在听到马上执行炸桥任务,全连干部战士顿时精神振奋。紧接着指导员向全连干战士作了及时有力的政治动员,指出:在我十多天来的沉重打击下,越寇早丧魂失魄,节节败退。中国人民说话是算数的,在给越修以惩罚性的打击后,我边防部队将搬师回防,严守祖国边界。上级党委把炸毁楠卡大桥的任务交给咱们连,我们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坚决完成任务。为保卫数以万计的大部队安全回撤,我们要不惜一切牺牲,拼命也要炸掉楠卡大桥。即使战斗到剩下后一个排、最后一个人,也是光荣的。他号召共党员、共青团员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指导员同志的话音刚落,全连同志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沸腾的怒火。几天来,全连同志耳闻目睹了忘恩负义的越南侵略者。猖狂反华、仇华、以我中国人民为敌的庄庄罪证,越寇在边境一线,早已修筑好的一个个明碉暗堡,那一个不是对向我国领土;他们吃的穿的,甚至到手中使用的武器绝大多数是我国人民省吃俭用支援他们的,而今天,正是这帮人面兽心的饿狼,用我国制造的枪弹反过来屠杀我边疆人民,打死打伤我们的战士。旧仇未报又添新恨,什么饥饿、什么疲劳早己抛去。同志们纷纷向连长、指导员请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恨不得生双翅直捣楠卡大桥。
正当他们紧张地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时,八连部分坚守在八号高地的同志也归建参加执行任务,并带来了团首长、团机关工作人员节省下来的一包包干粮。手捧干粮,干部战士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这那是普通的干粮,它凝结着全团指战员的共同心愿和决心。新的鼓舞增添了新的力量,朦胧的黄昏,全连沿着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开始向楠卡大桥进军了。
连长一马当先带一排和工兵班在前开路。指导员边行军,边鼓励战士们再加一把劲,坚持到胜利完成任务。在距大桥只有两公里时,唯一能接近桥头的只是公路了,公路左边是滔滔急浪,右是陡坡断壁,敌人不时地用机枪封锁路口。连长随即传下口令,令全连拉大距离静肃前进。穿过敌人火力封锁区后,很快接近了桥头。这时营主力也从侧面抢占了制高点。开始向敌实施炮击。八连按事先预定方案,由副连长付兴弟带二排抢占西面的两个小山包,以火力控制大桥四周;由团八二无后座力炮连连长田孟坤任组长。带该连一排和八连炮排及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组占领有利地形,随时准备摧毁对面山头的敌火力点。指导员关明君带三排担任后方警戒,连长李祖碧、副连长张德贵带一排以及特务连工兵班组成的三个爆破小组迅速把炸药俏俏地运到大桥附近。然后首先派出四名同志隐蔽地运动到桥头摸清敌情。观看大桥主体结构,以作对策。当发现敌人还未弄清我重兵逼近的用意,都集中龟缩在对岸山头的战壕内。不敢动弹,连长当机立断,机不可失,趁惊慌的敌人还在发呆,亲自带领第一爆破组和工兵班直扑大桥。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单孔桥。要把它拦腰切断,一是不好选择适当的爆破位置,二是至少需放置三百公斤炸药,而全连仅带了一百二十公斤。新的困难没有吓倒爆破组的同志,连长在与工兵班班长黄立希交换意见后,决定把一百二十公斤炸药和随身带上的六枚手弹,五根爆破筒捆在一块以加大药量。增强效果。接着,选择两面桥墩与桥面的结合部作为爆破位置。将一箱箱的炸药和手榴弹、爆破筒安放捆好后,为防意外,灵活采用电雷管与火雷管同时并用的方法,进行爆破。整个作业过程有条不紊。
一声巨响,横跨在外奔河上的楠卡大桥终于被齐头炸断了。八连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奔向回撤的路上。
故事提供:杨光中
编辑:艾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