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学刚,湖北省崇阳县人。195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现代苏学学者、当代学人、民间文艺学家、文艺评论家。黄冈师范学院教授/编审。原全国多个文化学会理事,现黄冈市多个文化单位顾问。出版《苏东坡在黄州》《曲艺创作漫谈》等专著8部,文艺作品300余篇。曾获中华文学奖和上海飞鹰优秀论文奖。学术著作连同个人名字,一齐进入新华网、国学网、东坡网,影响辐射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国。接受中央电视台、湖北卫视、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和新加坡王永元、日本内山精也、韩国赵诚焕和安熙珍等国外学者的访问。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四海论诗】区总顾问、《香江诗潮》《香江诗评》《中华古韵》顾问。

且把吟鞭换教鞭
——戴军人生诗痕《愚鲁斋吟草》拙评
饶学刚
特级教师戴军《愚鲁斋吟草》(以下简称“戴诗”),非同寻常。它不单纯是一部随意闲聊的“新台阁体”诗集,而是赏诗、书、画、石的多元艺术结晶。有《老来乐》《观帖习书吟》《戴军书墨海游龙》《忆家中堂屋父藏山水国画》《购得广弄西大化美石》和《赏石》可证。从世事、国事、家事的时代变迁到山水、田园、花卉的审美情趣,从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前瞻到题赠、唱和、寄远的亲情友情,从咏史、怀古、追缅的历史回音到民俗、陈迹、山居的文史渊源,“阅古观今情满怀”(《诗书好》)。诗、词、曲、联,还有组诗、次韵齐上台,用心打造这部史诗,呈现着万花筒世界的五彩缤纷美。赢得了广泛赞誉:“黉园有我戴军兄,酌句斟词夕照红。搦管舞来行草美,铺签漫咏赋诗工。”(涂普生)“半辈教书苦行僧,吟坛奉献塑精英。乐培桃李遍天下,玉树冰心万缕情。”(王建明)“五载同俦笑语扬,为人忙做嫁衣裳。羡翁桃李满天下,一卷书香伴桂香。”(王琼)
一、以身垂范树师魂——艺术化人生
严格说来,“戴诗”是一部以教育、师道为经线,以丰富阅历、雄厚知识为纬线而编织的人生诗痕。教育,为教育工作者按一定要求培养教育下一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一门艺术,或许是戴军写诗起点较高的先天优越条件。
艺术,包括诗词曲联、书画金石对人生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美学家朱光潜对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做过深刻的剖析:“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戴军出身于书香门第与师道世家。“吾父青年时期从事教育工作。”“好书法、诗词、收藏之类。”“因血缘关系秉承了他的这些雅兴。”(《怀念吾父戴学甫先生》注)以人类灵魂工程师之范模来塑造自身。中学读黄冈师范学校,“同窗聚会举壶觞,忆旧呼名笑语扬。白发潇潇呈雅态,皱纹隐隐刻时光。”(《黄师63(4)班部分同学聚会》)大学读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风雨人生甜后忆,苍茫岁月乐中欣。相邀再赏沙湖月,好话当年一片心。”(《忆武汉师院历史系1978级诸同窗》)
大学毕业后执教于黄冈中学塑造英才。“银线连千里,师生久别离。岭南风物异,沪上更绮奇。尔正忙授业,吾亦续教席。此日同一事,学圃细耕犁。”(《在惠州与往昔弟子上海师大何精华教授通话》)“传记篇篇笔绽芳,描人记事谱华章。成才全靠烛灯照,智慧凝成翰墨香。”(《谢老弟子汪幸福屡赠其大作于吾》)
塑造儿孙。“身居异域尚思家,此日中华灿若霞。正盼学成归国后,好将春色报邦家。”(《接冠春儿从纽约寄来联合国明信片》)“万里归来探至亲,七年不见倍温馨。”“衷言寄望未来日,兼善双修莫忘根。”(《外孙女朱黛含自加拿大来京探望亲人》)
通过这些真切、朴实、贴心的诗词,来表现师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以身垂范树师魂”(《想念中师时班主任胡自箴老师》),“播雨施霖卌载勤”(《教师节感吟》),造就一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创作与戴军的师道人生同行的诗篇。真可谓炉火纯青,点石成金。
二、阅古观今情满怀——社会化人生
“戴诗”,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视角,剖析社会生活的悲喜、恩怨、荣辱、美丑,引导人们正确深刻地察看昨天、关注今天和预感明天;且融入到他贴身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自然、民俗等方方面面;并以白描简笔,去再现他经历过的世界风云、国家大事、身边人情,观照当代社会生活。
纪录世界风云,心忧天下。爱的是:“鸭绿江边敌焰狂,儿郎英武向前方。真金岂惧硝烟罩,纸虎频添利剑伤。太白山头旗不冻,上甘岭顶气犹彰。血拼皆秉炎黄志,打出军威国势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恨的是:“胡言喷口甩锅来,不救生民鬼点歪。美国优先成泡影,环球引怨布尘埃。”(《怒斥美国无良政客蓬佩奥》)
赞誉国家大事,祖国为上。“七十征程赤帜扬,风云纵览见沧桑。险滩早过涛声啸,宏远方兴国势强。”(《新中国七十华诞颂》)“信念扛旗,初心不改,抗役征袍岂解;先锋垂范,使命常肩,平妖利剑犹擎。”(《题抗役收官之战》)
浓缩亲情友情,和谐大同。亲情,指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儿孙,血缘最接近的人之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戴诗”以虔诚的家语,忆现那挚孙、孝子、贤夫、慈父、爱祖等嫡亲的襟怀和风采,写得是那么深沉、温馨、体贴、风趣。写德艺双馨的父亲情溢难禁:“毕生好学忆文仓,翰墨诗词桃李芳。结友交朋求谊厚,觅珍藏宝寄情长。乡邻厚赞仁慈性,拙子难聆教诲肠。雅趣真传吾尚继,子孙常忆是书香。”(《怀念吾父戴学甫先生》)写那可爱的学霸女儿喜出望外:“喜讯传家父母欣,少年夙愿现于今。好生研究三农事,莫负乡间稼穑人。”(《闻长女迎春考取农业经济博士》)可谓亲情无价,淳厚绵长。
友情,是世间超越血缘、地缘,对所有人皆可平等奉献的交往情。“戴诗”以赤诚的心语,忆现那诗友、老革命、退休老人、族兄嫂表弟、小学中学大学同学、黄高校长同事和弟子等友人音貌和常情,写得是那么挚朴、入微、清淡、如面。写名师高徒关系的冯天瑜教授敬意油然:“忆昔吾师正茂年,谈经论道意翩翩。”“旁征博引生徒羡,卌载犹闻笑语喧。”(《敬呈冯天瑜先生》)写风趣幽默的学力三哥欢声笑语:“学力三哥幽默多,南腔北调似条河。乘凉月下龙门阵,听者如痴笑呵呵。”(《赞本家学力三哥》) 可谓友情无比,地久天长。
乡情,为乡音,乡谊,乡梦,乡愁,思乡的心情。“戴诗”以热诚的叨语,忆现那童年读书、戏水、放牧、砍柴、养蚕、采菇,度除夕、元宵,登神仙寨,登大石板,以及晚年拜访敬老院等古韵和新风,写得是那么泥土、乡音、童真、惬意。写儿时夏夜乘凉趣味殊多:“晚来洒水地生凉,青石板前架竹床。卧听纺姑鸣唧唧,仰视皓月亮煌煌。左邻右舍龙门摆,老伯黄童笑语扬。最喜娘亲罾网起,鱼虾跳动口盈香。”(《忆儿时老屋池塘边夏夜纳凉》)写神奇大石板古韵犹存:“‘仙人尿迹’赫然现,残半‘神车’卧眼前。玩伴今时何处觅?炊烟阵阵忆联翩。”(《登老家后山大石板所见》)可谓乡情无限,山高水长。
这些凸显世事国事家事的诗篇,颇富有国家领导人提倡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的家风流韵,还寓有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旧联新声。
三、月下朦胧情正酣——自然化人生
我们两鬓斑白,思维乃至痴情走向衰退。曾经自思多的梦幻和追求,世事和往事,利禄和功名,俱如过眼云烟。该退休了。这时大自然正好给了我们绿荫的庭院,原始的童真,我们无忧无虑地游山玩水,回归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大自然成了我们的童真心灵的摇篮。
戴军也是如此。他人生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和历史的哺育与恩赐。他把大自然看作是自己的生命源泉,把写大自然看作是自己美好心灵的展露。他的旅游及其诗词艺术创作与旁人大不一样,目的性强,起点较高。在欣赏如画江山自然风光的同时,还特别注重精神源泉人文风物的瞻谒。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他选择全国最著名的山岳河海神游,天山、嘉峪关、雁荡山、天柱山、张家界、神农架、都江堰、九寨沟、青海湖、遗爱湖、海南三亚、广西漓江、山东蓬莱、敦煌月牙泉等几十地。你看,“人称天下第一泉,水润月牙绿意添。壁立沙丘着意护,万年不凅草花鲜。”(《赞鸣沙山下月牙泉》)你看,“熬暑斗寒数百春,伤痕累累铸钢身。沧桑历尽精神在,只把残荫护母亲。”(《天山南胡杨礼赞》)即使组诗,也是立足点很高的。山西纪行组诗,选择的是平遥夜景、晋祠古柏、悬空寺、雁门关、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云冈石窟等这些著名景观,寓意非凡。
戴军瞻谒的人文景观不仅是全国最著名的,而且是有高瞻性的。这是显示他大学所学历史专业优势。“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戴军笔下的长城、岳阳楼、遵义会址、黄梅五祖寺、戚继光故里、曹雪芹故居、陈潭秋故里、炎黄艺术馆、多地书画展、多地博物馆、多地抗战纪念馆、多地东坡纪念馆、多地廉政教育馆、摩梭人古村落等怕有几十处。“遵义城头映瑞暾,乌云一扫别沉氛。毛公妙算赢天下,四渡赤河定乾坤。”(《遵义会址吟》)“闲观世上风和雨,静听人间是与非。总把慈容朝远客,惠心常伴旅人归。”(《咏乐山大佛》)戴军所写的人文景观,饱含着深厚的革命传统文化精神,寄寓着昂扬的爱国主义情愫。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2016年4月12日,人民网)“戴诗”与时俱进,有超前意识,正好迎合了这一时代精神。纪录、宣传、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论时代形势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戴军始终载着美梦戴着笑走到今天,可谓一路风光一路诗。“告休喜退自蹁跹,且把吟鞭换教鞭。”(《退休乐》)戴军的广博社会阅历,高深知识境界,纯朴浑厚情感,清醇流畅诗墨,深为老师叹服。戴军属吾得意门生,然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无须惊怪。有道是:“且看黉门人气旺,承先启后亮乾坤。”(《首届黄冈中学校友峰会记》)
著名诗人雷抒雁说得好:“新田园诗成绩很大,但要力戒标语口号式的反映农民拥护哪个文件,力戒对农民生活肤浅的、观光式的反映。诗人要真正关注农民的疾苦在哪里,希望在哪里,才能写出更多打动人的好诗。”(在全国新田园诗歌大赛1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9年03月23日)我借此话与戴军共勉。写诗最忌讳的是雷同一律、直白浅露的粗俗;最可贵的是形象生动、风趣含蓄的风格。像“戴诗”中的“清风明月随君取,近水摇山任尔游”(《老来乐》);“丛丛似火燃山野,片片如诗入锦囊”(《初冬临遗爱湖边抢拍红叶即书所见》)“伙伴相扶聊自慰:蓄精养锐又芬芳”(《枯荷咏》);“闲观世上风和雨,静听人间是与非”(《咏乐山大佛》);“识字岭连井冈路,霞姑千载是骄杨”(《纪念杨开慧诞辰一百周年》)等这些诗句,可谓灵感中的精彩,值得张扬。
(戴军,笔名愚鲁斋主,湖北省黄冈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湖北省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黄冈市诗词学会、东坡赤壁诗社常务理事,《东坡赤壁诗词》《东坡赤壁楹联》《香江诗潮》《香江诗评》《中华古韵》副主编,《漱玉》特邀编审,黄冈市巴河文化学会银河诗社副社长,黄冈中学青云诗社副社长,《青云吟草》主编。有诗词见于《湖北诗词》《东坡赤壁诗词》等杂志和诗词专集。出版诗集《愚鲁斋吟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