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信号弹的故事
(系列故事之十)
薛云瑞
初春的塞上,乍暖还寒,午夜的营房,万籁俱寂,大家睡的正香,嘟嘟嘟嘟····!一阵急促的哨子声,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只听刘连长大声命令:二排长,紧急集合,抓特务!大家一头雾水,不知发生了什么。有老兵猜测:又是在搞演习吧、、、、、?
原来午夜十分,一颗诡异的信号弹划破漆黑的长空,忽闪着蓝紫色的光栅,像一颗流星,更象一团火球,像长了眼睛一样,径直落到连队哨位附近,这还了得!哨兵赶紧将“敌情”汇报到连部。加之刘连长已接到地方武装部门电话,说是石嘴山市区上空同时发射数枚信号弹,整个市区映红了半边天(市区仅几平方公里),请求部队紧急赴可疑地点搜索!外号“刘二豹”的老连长是个急性子:他妈的,真够嚣张的,竟敢欺负到老子头上!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二排长丁华坤人高马大,精明强干,军事技术过硬,所属二排五班长杨涛正好是当夜值星班长,一位标准的关中大汉,他机敏过人,处事果断,由他带队排长心里踏实。二排长接到命令后,立即与杨涛一起,紧急集合二排五班人马,丁排长在前,老连长断后,向着预定的大致方位飞奔。据当地武装部门提供的情报,可疑发射点大致框定在原石嘴山市区南部,紧邻退水渠旁边苹果园至安乐桥附近,距驻地大约三四公里····。丁排长命令:全副武装,跑步前进!大家先沿柏油路向北,转而向西,很快到达水渠边一座简易钢索桥边。便桥桥面狭窄,几根钢丝绳,铺上简单的木板,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想打秋千,由于承重受限,人多了会有反转的危险。看着下面湍急的水流,个别年龄小的战士独自走上去胆战心惊,只能半蹲着向前挪动。丁排长第一个冲过桥面,紧接着:五班长杨涛、固原籍战士王志国等带头冲过钢索桥······。过桥后,大家沿着水渠对岸仔细搜索,从四面包抄,向着可能的目标围扑。战士们如临大敌,打开刺刀,子弹上膛,猫着腰悄无声息地搜索前进····。有情况,在那里!突然有眼尖的战士率先发现目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在靠近水渠边上,影影绰绰,似有人影晃动,大家屏住呼吸,小心靠近,仔细观察,确有人影闪动,在距那人五米左右时,老连长大声喝道:干什么的,是不是特务(这问话真够滑稽的)?黑夜中突然喝问,竟把对方惊呆了,神兵天降啊!冷不丁出现这阵势,那人顿时吓得语无伦次,几乎瘫倒,断断续续的回答说他是打鱼的····,跟我们走一趟!连长厉声喝道,他回应说还有自行车呢,两名战士半拖半架把他弄到不远处水沟上头马路边的自行车跟前。突然,咔的一声脆响,似乎是拉动枪栓的声音,老连长立即手枪上膛,指着他大喊:不许动,举起手来!靠近他的战士回应说:他在开自行车锁呢······,又是一场虚惊!反复询问无果后,只好将这个可疑的“俘虏”连同渔具自行车等一起带回连队待查。后经反复核查,并联系到所在单位核实:“俘虏”确是石嘴山当地矿务局的老工人无疑。折腾了大半夜,这位五十多岁的特务“俘虏”已是满脸的疲惫和沧桑,脸上还带着几分无奈和惊恐,看来无论怎么说,他也与狗特务不沾边了·····。
那时讲究出身,堂堂工人阶级,而且工作积极,几乎年年都是劳模先进,不可能是坏人嘛!对不起,误会了!我们是在搞军事演习,希望您能理解配合。好在那时军民关系融洽,工人阶级更是十分地相信并支持部队的军事活动。没办法,只好委屈他在隔壁卫生员房间呆到天明放人了事。
兴师动众,折腾一夜无果,连一根特务毛都未见到,这令老连长等干部们很是郁闷。说起来这位老连长可是有来头的,六十年代参军的他,据传曾在大比武时担任尖子班的班长,军事技术过硬,在甘南剿匪时亦曾经过历练,算是见过大阵仗。可面对这诡异的信号弹,他却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这狗日哈的(陕西方言)信号弹三番五次在附近出现,像幽灵飘忽不定····。尤其是后半夜,似乎总有一只神秘的眼睛,专门瞄向军营等敏感地段放冷枪,这不是挑衅叫板嘛?明里不敢,暗中捣乱,算什么球本事!
可这鬼东西究竟躲在哪里呢?这令身经战阵的老连长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据传,不仅我们营房周围,就连地处深山的国防阵地也经常出现类似情况,有的信号弹竟然神奇的落到榴弹炮炮位附近,但究竟是什么人所为,一直未能破题,直到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好转,才有了些许答案,这是后话。
那时,国际形势波涛汹涌,北方强邻在边境陈兵百万,作为国防第一线的军人们自然要瞪大双眼,枕戈待旦。当然对方也不会闲着,或是放几颗信号弹,企图扰乱军心,或是投放传单,散布谣言等等、、、、。记得有一次,杨副连长悄悄交给我一个卷的很严很硬的小纸卷,并低声告诉我:这是反动传单,不准偷看!更不准扩散!像是嘱咐,更像是命令!他告诉我:这是临近的知青们从荒郊野外捡来的、、、、。我大吃一惊,看来“敌情”就在眼前啊!我既惊讶又好奇,小心翼翼的把它藏好。夜深了,我还一直惦记着那张反动传单,看到对面的通信员王志邦已开始扯呼,我悄悄下床,走过去推了几把,确认他已睡着,好奇心促使我大着胆子开始“作案”。我悄悄取出东西,躲到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小心翼翼的打开神秘的“宝贝”。这是一张比一百元人民币略大,黑白色调,纸张和印刷水平与当时的人民画报相仿,正反两面印着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画像,再配上最恶毒的语言,大肆攻击抹黑领导形象,挑拨人民与领袖的关系、、、、。那时可是讲究全国山河一片红,形势大好,不是小好,而且越来越好·····。宣传舆论更是一边倒,加之部队政治教育甚严,正能量满满!听惯了顺耳之言的我,哪见过如此敏感刺眼的内容啊,直看得我目瞪口呆,惊诧不已!我赶紧照原样卷好,次日一早,乘地方班车直奔地处贺兰山深处的清水沟团部,把他交给军务股的值班参谋。至于那传单的内容,我一直遵照杨副连长的命令,守口如瓶,从未向任何人提及。
外有强敌压境,内部的阶级斗争形势亦十分的严峻!隔三岔五,不是部队内部就是应邀参加地方的敌情通报会,据公安保卫部门的同志介绍:伟大领袖去世后,在猪圈里发现了可疑的白花。有个老太太竟然用鞋带拴着伟人的石膏头像等等、、、。 据学校反映:课间休息时,一位三年级的小男孩,竟然学着电影里战士打飞机的样子,眯着小眼睛,瞄向路过学校上空的飞机,嘴里还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边防地区大多是空军的战机,这还了得!这一幕被警惕性高的同学发现并及时报告老师(那时政治气氛浓厚大义灭亲的事时有发生何况同学之间),后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严厉批评:质问他为什么瞄准我们的飞机开枪,连敌我都不分?并严令写出检查,在班会上检讨,受到全班同学的批判,直到留下悔恨的眼泪才算告终···。可见阶级斗争的苗头在小孩子身上也不可忽视。据说这小男孩还是革命军人的后代,爸爸在部队指挥千军万马,在家里对孩子亦十分严厉。小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自然不敢回家诉苦,只好一个人默默承受。本来性格开朗,品学兼优的他很是憋屈,像被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闷闷不乐,好长时间抬不起头来···。
部队也不是世外桃源:听说一位来自山区的新兵晚上在哨楼站岗时瞌睡打盹,肩膀上半自动步枪刺刀竟然划破了贴在身后的伟人像,在眼睛的部位戳了好几个洞,天亮后幸亏被接班的哨兵及时发现,才未造成更大的影响。经保卫部门破案,涉案新兵立即被撕下领章帽徽,在连队监督劳动。最苦最累最脏最臭的活都要由他来承担。屎尿的脏臭已经习惯了,但塞外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他用双手搬运厕所后面屎尿冻住的冰块,手被冻成紫红色,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哪里还顾得上脏和臭啊,难以忍受的冰冷和疼痛,痛的他眼泪汪汪······,自知罪孽深重的他,再苦再累也感觉是罪有应得,从不敢有半点懈怠·····。而大家也不敢流露丝毫的同情,否则就可能是同流合污,就是背叛!连一起参军的老乡都像躲瘟疫一样尽量躲着他,生怕粘包惹祸,引火烧身。那时讲究对阶级敌人要彻底划清界限,就是至亲也要痛打落水狗,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唉····!等着吧,对于类似他这样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一定会毫不留情的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不论开除军籍遣送回家,还是上军事法庭,反正都够他喝一壶的。一夜之间,从人人羡慕的解放军战士瞬间蜕变成了人人憎恶的坏蛋,反转之快,令人咋舌!看来这阶级斗争真个是无处不在啊···。公安保卫部门越说越玄乎,弄得人心里紧绷绷的。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形势的缓和,睦邻友好成为国家外交关系的主基调,部队裁撤,铸剑为犁,我们虽有些许不舍,但从心底理解并支持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至于当年那诡异的信号弹也基本有了答案。据说,当时人家国家发达,那信号弹极有可能是定时、定向、无人操作的(他们越过边境,通过收买渗透我方变节分子为他们服务),而我们那时还停留在传统的,在现场由人手持信号枪发射的思维方式上,自然连一根特务的毛也抓不住!现在想来,我们当时是多么的落后愚昧,被人奚落却浑然不知,又是多么的悲哀啊!足见那时我们在军事科技上的代差之大!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海湾战争,更是彻底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那时要是真的打起来,我们还不知要吃多大的亏呢····,这又一次验证了那句名言:落后就要挨打!
至于阶级斗争新动向:事后想想亦十分的可笑:白花极有可能是被风吹到猪圈里,如果主人出身不好,可能就会有大麻烦,这自然就成了阶级斗争新动向。至于那个老太太,她好不容易花几快钱买了一个伟人的半身石膏像,准备拿回家中祭拜,捧在手里怕失手摔了,放到篮里怕碰了,最后干脆用鞋带挽了一个活扣套在石膏像的脖子上,挂在胸前,觉得这样做最保险,结果被想象丰富的人发现,这还了得,古代十恶不赦第一条就是:大不敬!对皇上大不敬可是杀勿赦啊!老太太竟敢把伟人像做上吊状,这比大不敬更甚!幸亏老大娘根正苗红,否则,又不知会掀起多大风浪。还有类似那个三年级的小孩子,被无辜判刑的新兵·····等等等等,孰是孰非,相信读者自有判断,无需赘述···。那时这类凭想象杜撰,人为制造的阶级斗争千奇百怪,人们似乎已经麻木,早已见怪不怪了·····。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演绎出特殊的故事,制造出特殊的悲剧!让人欲哭无泪,啼笑皆非····。
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更加强大,让那些荒诞离奇,光怪陆离的故事永远不再重演。
薛云瑞
2021、9、于广州
作者简介
薛云瑞:山东临沂人,曾在原兰州军区陆军20师步兵第58团高射机枪连任战士文书等职,后转入宁夏石嘴山发电厂,先后在工人、秘书、团委书记、宣传科长等岗位工作。后在宁夏电力建设公司、宁夏电力公司机关等单位工作,相继供职于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宁夏电力行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等岗位。战友联系电话:18922107808
编辑提示:
尊敬的读者朋友,如能对作品给予少许打赏,将是对作者辛勤劳动的肯定和鼓励,我代表作者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不要忘了点击下面的红手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