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小寒大寒又一年
——唐元龙/文


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其交节时刻是2022年1月20日10:38:56,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0度。
与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此时,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南方,包括重庆,則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民谚有“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冷作一团。”
但大寒节气的15天中,又是民间最热闹的一段时间。这期间要经历小年、除夕与春节。今天我们就先聊一聊小年。

小年是农历腊月(即十二月)二十三日,所以我们称小年为春节活动的开端。从这天开始,人们除了准备年货、打扫积尘外,还要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祭灶。也就是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是祭灶节,又称灶王节。为什么要祭灶呢?这源于古人类对火的崇拜。
火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可以这样说,火的运用,使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方式过渡到食用熟食的文明时代,这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
从使用火的第一天开始,古人就认为这是上天对人类的恩赐,所以在神话中创造出火神祝融。祝,永远、继续也。融,是光明的象征。就是希望火神用火来照耀大地,永远给人带来光明。在这一思想的左右下,一些少数民族在家中设置火塘,还产生了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而汉族则诞生了祭灶节。

这最早祭灶的是张姓家庭。传说,先古时期有张氏二兄弟,小弟是画师,兄长是泥水匠,阐长盘灶。这盘灶,就是四川话说的打灶或者砌灶。张师傅盘的灶又好烧,又耐用,还好看。人们送他一个雅号,叫灶王。这张灶王还有一副热心肠,他给人家盘灶,发觉这家人吵架了,睹气了,他都会采取妥当的办法,予以劝和。凡经他调解过的家庭,均能和好如初。就这样,张灶王的名字在数十年间传遍了百里千乡。
可能是张灶王一生做善事,感动了上天,让他活了整整70岁(有人可能会说,70岁有啥稀罕的,现在七、八十岁的人比比皆是!说这话的人可别忘了,在古代,特别是远古,由于气候、环境、食物等诸多因素,人的寿命是相当短的。有历史学家作过统计,秦朝人的平均寿命约为18岁,汉唐也不过20岁左右。基于此,古人将70岁称为古稀。这张灶王能活到70岁,应该相当于当今的一百多岁了,高寿啊!

腊月23日,张灶王无疾而终。张灶王死后,管理全家的重任就落到了其弟身上。偏偏他这个弟弟只会画画,对家庭事务一窍不通。他的两个儿子儿媳及兄长的儿子儿媳相处长了,不免生出许多是非口角,且越闹越凶,直闹到要分家的地步,画师却无能为力。到了腊月二十三,是兄长的一周年忌日,画师想到兄长在世时,把一大家子管理得井井有条。对照而今,诸事不宁,于是关起门来画画解闷,在不经意间画出了兄嫂二人的画象,这让他心头一震,一个主意诵上心头。
到了夜里,他把全家人叫到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指着墙上的画像告诉大家:刚才大哥告诉我,他已被玉皇大帝封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菩萨,其职责是统管天下烟火,考察人间善悪。如今,我们一家天天吵闹,败坏家风,他将于今夜子时登天,奏报玉帝,除夕再来降罪。这可把一家大小给镇住了,立马表示要改正错误,重新成为和睦的大家庭。

于是,在画师的指挥下,全家连夜举行了祭拜灶神的仪式。因来不及准备三牲,只找到了孙子爱吃的麻糖,就将此物作为供品,希望菩萨吃了麻糖,嘴巴甜甜的,上天言好事。从此,古人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中祭送灶神菩萨就成为惯例,其供品麻糖也取名灶糖,这一天被称为祭灶节。
笔者认为,这祭灶节能沿袭数千年,除了这是人们拜火习信的延续和发展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灶王君要考察人间善悪,这对于保持家庭和顺,社会和谐也是有益而无害的。同时,这祭灶节也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活动的开端,故称小年。古代文天祥有小年诗曰:
壮心负光岳
病质落幽燕
春节前三日
江乡忆小年
岁时如有水
风俗不同天
家庙荒苔滑
谁人烧纸钱
表现了爱国诗人春节时思念故乡的家国情怀。

小年后,家家户户便开始打扫积尘、张贴春联、置办年货,准备红红火火地过一个隆重的节日。朋友,你开始准备了吗?
2022年元月18日


【作者简介】:
唐元龙,笔名荒田,男,汉族,1941年生,中共党员,原重庆市龙门浩职业高中常务副校长,现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重庆市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