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拾麦穗的娘》
文/常跃强(济南)
大妹从老家打来电话,说又到了麦收时节,母亲又要到地里去拾麦子,她左劝右劝劝不住,让我出差时顺便回家劝劝母亲……
我应下,扣了电话,就想起了母亲的许多事情。
母亲一生不容易。她到我们家来不久,就赶上了土改。土改扩大化,我家也被扩大进去了。一天夜里,祖父和祖母被抓走了,关在邻村的一个临时监狱里。土地被分了,粮食也被拉走了,家里断了烟火。其时曾祖父年老多病,父亲年纪尚小,一家人在饥寒交迫的绝望线上挣扎。人要吃饭,要活命,日子要往前过,母亲终于艰难地迈出家门,在村子里沿街乞讨。走过一家又一家,看过冷脸子,遭过白眼,挨过狗咬;人在难时试人心。母亲深深地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很多年之后,母亲给我讲起这段往事,还念着某些乡亲的好处。她说她那时候讨饭不会说“婶子大娘可怜可怜吧,给口干粮”一类的话,只是走到一家门口就仅是站着,有的人家一见她来了,就赶快把干粮送了出来。八月十五那天,母亲讨饭讨到东成老爷爷家,老奶奶一见是她,慌忙从家里拿了两包月饼一瓶酒,放进她那个讨饭筐里,用毛巾盖严实,就催促我母亲说:小家哎,你赶快走吧!
凄苦的路再长也有头。后来落实政策,我家属中农,中农是团结的对象,农会里说是斗错了。这个阴影一直在我家笼罩,影响我入团,影响我妹妹升学。文革期间,我父亲在医院填表,革委会的头头非要他填上“错斗”二字不可,我父亲就急了:错斗,错斗,是谁错了,难道是我们吗!
建国后,我们兄妹四人相继出生,三个妹妹的名字都有一个“霞”字。我儿子小时候,对小姑姑的名字不能理解:小姑姑,你的名字里怎么有个“麦”字呀!我小妹就向他吹唬:我出生的时候呀,正赶上麦收。金黄的麦子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就像金色的霞光一样。这时候,你老爷爷抬头一看,就来了灵感,说:就叫麦霞吧!
我儿子是被吹唬住了,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小妹把她的名字诗意化了。
小妹生在六四年。六四年生活困难,一家人都吃不饱,每逢做饭时,母亲就叹一口气:什么时候能深升子挖面就好了!然这仅是外部困难,母亲能想得开,她知道这困难的日子迟早要过去。问题是后院起火,家庭面临解体之虞,这给母亲造成的精神压力很大。母亲很要强,她在家里伤心落泪,但一走出家门就又换了一个人。那年麦收时,她拖着个笨身子去拾麦子,拾到中午,自觉不好,扛起一捆麦子就回家了。回到家我小妹就降生了,家里没有别人,我母亲自剪脐带,用的是那把十年不换的生锈的剪刀。剪断脐带,我母亲饥饿难耐,于是艰难下炕,拌了一碗“咯嗒汤”喝了。然我母亲平安,小妹平安,命硬得让人头皮发麻!现在我小妹是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大夫,如果她知道她降生时母亲那样艰难,她会作如何感想呢?
母亲一生不识字,但她知道文化的重要,于是省吃俭用苦累一个人承担,供四个孩子都上学。新时期之后,我们兄妹四人先后都参加了工作。父亲退而不休,依然为那一方人治病,于是家境渐裕提前进入小康。在母亲七十岁之前,她还种着几亩责任田,后来她做不动了,我们就无偿送给别人去种了。但她与拾麦子似乎有一种天然的情结,七十岁之后,每逢麦收就到地里拾麦子。有一次她经过一家临街的梢门洞,几个老太婆喊她一块儿打牌,她说她要去拾麦子。她们就说她:你家有在外边工作的,有在家给你挣钱的,大热的天,你还去拾什么麦子呀?!母亲说:丢在地里可惜了……
其实她拾了麦子自己不能打,年年要请人给打。请的那些打麦子的,都是自己家族的人,烟要吸红锡包,酒要喝齐酝春,菜也要七碟子八碗。待到麦子装进布袋里,我父亲算了一笔账,正好收支相抵。
我劝说她:若是为了舒展舒展筋骨也罢了,真要是为了那点粮食,咱家是不缺那几百斤麦子的。母亲像是听劝,总是说:不拾了,不拾了,明年高低不拾了。然而到了第二年,她还是去拾,气得我父亲骂她。有一年麦收我正赶在家里,中午时,母亲从地里回来,她说她拾了一大捆麦子,自己背不动,让我跟她去背回来。我正在气头上,说什么也不跟她去。后来,她竟独自把一大捆麦子背回来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背一大捆麦子回家,让我这个做儿子的,又是疼得慌又是气得慌。我接过那一大捆麦子,心里就感叹了:娘啊,你这是怎么了?!

你说母亲是守财吧,也不是,她借给人钱十分地慷慨。我们那个村子地处偏僻,人都挺穷。他们种地买化肥买农药盖房子娶媳妇,大事小事都找我母亲借钱。有人说我母亲:银行就开在你家里么!后来,竟发展到十家倒有八家欠我家钱。借钱容易还钱难。有一家借钱娶了媳妇,媳妇生了孩子,孩子长得人高马大,又快要该娶媳妇了,欠的钱仍然不还。有一天父亲喝多了酒,让我母亲去给他要钱。他家主人不仅不还,还说出难听的话:你家还在乎这几百块钱吗!你听听,倒像是我家欠了他的钱似的。母亲给我说起这事,让我把她说了一顿,那意思是你压根儿就不该往外借钱。可是母亲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你怎么好说不借呢?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因为穷么!
尽管我老家那个村子里有苦难和贫穷,有嫉恨和勒索,有保守和愚昧,甚至很封建的东西,然而母亲深爱着她,眷恋着那块土地。这种感情像是上帝的赐予。去年父亲在一个小城里买了一套房子,房子是标准房,面河而立,对岸是一条宽阔的柏油大道。我看了说好,然而母亲不以为然:脚不沾土,连块庄稼也看不着,好什么好!搬家时她不同意,好作了一番思想工作。当大妹说到柏油路往东一里就有庄稼了,母亲才算勉勉强强同意了。
我原以为母亲搬到小城里,就再也不会去拾麦子了,她大半生苦难,该享享清福了,然而没想到大妹又打来电话。匆忙赶到家,推开大门喊一声“娘”,娘不在家,父亲坐在沙发上,吹着电风扇,正悠然地抽着烟在喝茶水。我问娘去哪里了?又去拾麦子去了!父亲没好气,脸搭拉老长。我去找母亲。中午地里没有人。待割的麦子很疲倦。躺倒的麦捆在静静地安睡。忽然,我看见远处一个瘦弱的身影。那不是母亲吗?是她,她正在拾麦子!此刻她不知道,她的儿子已从三百里外赶回来了,就为的是劝她别拾麦子。我走过去,喊一声“娘”,她响亮地应了一声,直起腰来,掠去额前的白发,脸上绽出一个无比幸福的微笑。那会儿,我心里突然冒出一句她说过的话:那时候做梦也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呀!母亲是多么容易满足,我劝她的话,竟一句也说不出口。我说母亲回家吧。母亲说咱回家。我背起一捆麦子,走过一块麦茬地,母亲高兴地问这问那,我漫声应着,心里却老是想着一个问题:母亲这是为了什么呢?
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到河边,我伫望着一朵饱满的云从空中飘过,良久茫然……

(作者简介):常跃强,山东莘县人。国家一级作家,已出文集5部。多篇作品获奖,并有作品被选入课本,有的被选入中高考语文阅读试题。且自幼酷爱书法,因书法与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结缘,是魏老的忘年交。在文学创作之余,读了大量的书法理论文章,并根据自己的书法创作实践,写了很多书法随笔。比如:《读帖与临帖》、《米芾那些事》、《从董其昌说到王铎》、《书与“书”》、《书启后学》等。《书与“书”》曾发表在2016年6月13日的《世界日报》(美国)上;《书启后学》是常跃强应《文汇报》编辑之约,写他与魏老启后先生交往纪实的一篇文章,发表在《文汇报》2016年9月19日的《笔会》上,后来又被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2017年第一期《书法》杂志登载;其书法作品在全国多次参展,获奖或被收藏。

巜华夏诗词文学社》通告:
各位诗友:本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平台工作人员的尊重,作为诗者,请尊重自己与别人的每一件作品,不剽窃,不抄袭,不一稿多投,不在群里频繁改稿,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投稿作品请作者要写上(投稿)二字。本群收现代诗,格式如下:
投稿
一.题目
二.文/作者(省份)
三:空一行后
正文******
本群可以投稿也可以分享互动,做到有赞必回。但禁止一切商业链接!本社为纯文学平台,禁止发黄、赌、毒链接!禁止反党、反国家、反社会主义言论!禁止在群中相互贬损辱骂行为!望大家严格遵守群规,守护文坛这片净土,静心创作,携手并进,为打造一流文学平台,而共同努力!加油💪
《华夏诗词文学社宣》
2021年5月12日
华夏诗词文学社团队名单
总顾问: 韩春见
燕赵风云人物,著名诗人。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科技促进会顾问,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诗词大赛评委副主任。“中国改革开放诗词终身成就奖”得主。《韩春见诗词歌赋序论集》《南湖红船赋》等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恩来纪念馆暨社会名流收藏,并在央视、《人民日报》等融媒体报道。其《南湖红船賦》《圆梦园赋》《云岭书画赋》《曙光赋~大钊魂》等名弛海外,声赫文坛。
总社长:鲍桂芊-管玲玲
社长:赵继洲(副总编)
特邀顾问:石生
国家级著名作家,编剧,当代文化名文。
特邀顾问:国家一级作家
常跃强
文学顾问:
付凤云、王相利、段清华
赵继洲
副总社长:王炳华
总监:王炳华
现代诗歌终审: 任泳儒
古诗词终审:总监: 张大千
主编: 朱建新. 陈艳丽.
任泳儒.徐西珂
一分社社长: 朱建新
副社长:王兴文
二分社社长: 张大千
副社长:徐西珂
三分社社长:赵继洲
诵读投稿群社长:梦露
宣传部部长:
梦露:王兴文:赵继洲
英语翻译: 徐思静
特邀:
《金声玉音》文化传播公司杨浩然老师,专业制作音频配音、视频MV。配音员具备中国品牌声音,保证质量和效果,有需要作品配音的诗友,请联系:
13969166185
诗歌朗诵团队:金牌主播
智昊-梦露-惜缘
并非不同.(男主播)
周莉莉- 细细的雨.
编委会收稿人:
全体编辑部人员
作者须知:
1、插图和音频部分来自网络。
2、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
3、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华夏诗词文学社发布,否则请勿投稿。
4、为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作者在投稿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作品,纠改错别字,并按格式等要求投稿。
5、谢绝抄袭、一稿多投。
6、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等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华夏诗词文学社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经济等相应责任和后果。
7、以上条款,请各位作者严格遵守。
8、作者稿费据打赏费决定,10元以上反馈诗人百分之50,领取请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点赞不足一定数量者,本社将不再编辑刊发。
投稿热线:王炳华
13465675384
平台投稿人:管玲玲
13969166185
头条编辑: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