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点30起床,简单的梳洗后,火速的奔向菜市场买点易炒的菜(幸亏市场离家很近)。然后四个灶具一同启用,电饭锅蒸米饭,微波炉煮稀饭,一个气灶炒菜,另一个就烧汤,忙的不可开交。自从父亲住到康华,我承担下照顾父亲的重任,每天早上就是这样急急匆匆的。
虽然说“十指不沾阳春水有点夸张”,但是结婚二十多年了,对于厨房我还是提不起任何兴趣,能躲则躲。除了做些简单的饭食,想改善伙食了,那就回娘家,父亲有的是可口的饭菜等着我。父亲病前在居住的那小区是出了名的勤快人,不仅能做一手好饭菜,也快八十的他对于左邻右舍有什么事都是有求必应。父亲身材高大,再加上以前修车,虽然力气不如从前,可补个胎,换个闸还是难不到他。在那小区里,几乎都是老年人,远亲不如近邻。互帮是常有的事。记得父亲刚发病那早上,邻居们来了一屋,也跟着焦急着,担心着,相比下我住的那小区,多少年了人还是认不全。更别说互相串门了。
父亲病倒了,同事打趣的说我长大了。是啊,快五十的人了,才刚刚开始长大。知道承担,知道作为子女的责任了。父亲常说,遇事不能躲。更何况在尽孝方面,各人尽各人心便可,孝不是言语,而是行动。年轻时的父亲便是个孝子,对于祖父母他都是恭敬有加。告诫我们姊妹几个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话虽有点偏颇,但父亲的孝心可见一斑。可能我更多的秉承了父亲的这种优良品质,所以对于照顾父亲,我没有半句怨言。照顾是一项很烦琐的技术活,除了饮食起居方面,更重要的还要开导思想。都说陪伴是最好的爱,父母之于子女,是相互的。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我从未让你骄傲,你却总是把我当成你手心里的宝。爸有时会愧疚,感觉拖累了我,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恨不得把全部的爱都给子女,而不图任何的回报。
看着父亲从当初的半边身子偏瘫,到如今的拄着杖能慢慢的走,一天天的在康复,笑容也多了起来,即便我有再多的辛苦,感觉也真的值了。尽管我的厨艺仍是很差,饭会偶尔的糊,菜会偶尔的咸,但爸吃的津津有味,每天早上的匆忙也是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