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十问之问答
王端诚 问
万龙生 答
1. 那些内容晦涩空洞无物且毫无音韵节奏的文字会是诗吗?
答:不是!绝不是!!不可能是!!!
2. 那些专门用荒诞、晦涩、梦呓甚至低俗内容制成文字的作者会是诗人吗?
答:同上!
3. 诗歌与散文的区别仅仅在于分行吗?
答:决非如此!
4. 诗歌可以不需要其独具特征的外在形式吗?
答:怎么能不需要呢?毫无疑义,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的足以区别于它物的外在形式。
5. 所谓诗行语言的内在韵律能取代诗句语音外在的韵律吗?
答:内在韵律本身就是虚无缥缈的难以证实的,外在韵律才是可感可知的。怎么谈得上取代?以什么去取代?
6. 格律对诗歌是可有可无的吗?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拿任何一首古今中外公认的优秀诗歌来试试就知道了。
7. 古典诗歌除近体律诗和绝句以外都是“自由诗”吗?
答:否否否!自由诗是美国诗人惠特曼19世纪中叶才创造出来的,就是外国诗歌在比之前也没有什么自由诗。更何况中国?且不说近体诗之前的中国古代诗歌都是有律可依的,无非繁简、宽严程度有异而已,就是近体诗之后产生的词、曲也全都是相当严格的格律诗!
8. 传统诗词对音律的讲究对于新诗不是应该有所启迪的吗?
答:应该有,当然有!而且早在新诗产生之初,一些有识之士如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诸公就注意及此,并开始研究、实践了,而且其影响发挥至今。只是有些人或视而不见,过出于不可告人的动机予以抹杀而已!
9.重温 “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朱光潜)和“唯法则才能给我自由。”(歌德)这两句话,对扭转诗坛乱象,不是大有裨益的吗?
答:当然大有裨益!然而目前因为种种原因,成效甚微,令人扼腕!
10. 上述问题的解答和解决,难道不是当代新诗诗坛兴灭继绝的当务之急吗?
答:兴灭继绝,这四个字说出来太沉重,但是确又并非夸张之词。我愿再加上八个同样沉重的字: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然而,当此之际,我倒还想起了另外道出了事物发展规律的四个字:物极必反!让我再对着苍天,对着大海呼吁:诗魂归来!
——就让我以此结束这次答问吧。
作者简介
①王端诚,号微斋,1941年生。早年起即从事诗词和散文创作,有《端诚诗文卷》和《尘踪情影吟稿》传世;同时对新诗格律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有《秋琴集》、《枫韵集》、《梦弦集》、《微斋十四行》等诗集出版及《格律化是新诗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旧体诗格律之异同》等论文发表。

②万龙生,湖南衡阳人,现居重庆。早年困顿,改革开放带来生机,实现人生理想。早已退休。现为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格律体新诗研究院院长,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诗学》年刊编委,《东方诗风》论坛名誉站长。毕生致力于格律体新诗研究与创作,颇有成绩。
(图文供稿:万龙生、陈建军)
《赣雩文艺》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